資源是關鍵短板,日本陸海空三軍內訌,互相克製,互相拆台,也是重大因素。阿留申的二艘航母,陸軍不放行,海軍也沒轍。

來源: 吃素的狼 2020-08-18 11:13: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69 bytes)

中途島之戰,陸軍堅持要登陸作戰,海軍必須提供掩護,所以航母不但要顧及海戰還要擔負登陸作戰,帶了一堆轟炸機。

正是左右手互博,才給美軍製造了巨大的機會,以弱勝強,日本聯合艦隊遭受巨大損失。

這不僅僅是飛機武器的事,是體製和軍事理論,作戰管理的事。

日本軍閥自始至終,就木有一個有效指揮協調各軍種的總部。

美軍也有類似的陸海軍爭執的“內鬥”問題。

在如何進攻日本本土上,陸軍的“麥克阿瑟攻勢軸線”和海軍的“尼米茲攻勢軸線”,吵得不亦說乎。

但是,美軍將領服從總部決策,而不是像日軍那樣,各搞一攤,愚蠢平衡,無疑在戰略全局上更勝日軍一籌。

再者,不能同意如果中途島美軍戰敗,日軍就可掌控太平洋的結論。

太平洋之戰,最後勝利必然是美軍的。

這不僅僅是武器和軍事的較量,而是國家資源,動員能力,戰略縱深,工業潛力,人口素質,許多許多綜合因素的決鬥,美國深厚的戰爭潛力,絕不是日本可以望其項背的。

僅就人力資源而言,日本聯合艦隊打到馬裏亞納海戰,合格航母飛行員幾乎都死光了,剩下的殘頭剩腦菜鳥飛行員,成了美軍獵火雞的靶子,打著玩。到了萊特灣,幹脆把航母當作誘敵的靶子,不要了。

而美軍在宣戰後,高中生都可以去航空俱樂部學習飛行,僅加州戰時民用業餘機場達近千家,大量年輕人受到初級航空飛行訓練,為空軍飛行員提供了巨大的戰機飛行員後備軍。結果是,美國空軍大牛飛行員越打越多,越打越精,全麵碾壓日本空軍。

其實,二戰太平洋戰場,有很多教訓對今天仍然有效。

譬如,尼米茲攻勢軸線,軍事上優於麥克阿瑟攻勢軸線,但是,計入美軍偵察發現,忽悠台灣人幫助美軍的傳單,被台灣人交給了日軍。如果10%的台灣人武裝抵抗美軍登陸,美軍占領台灣要付出巨大傷亡,政治上不合算。放在今天,中共要武統台灣,也是必須要計入的巨大人命代價,而且會造成很多家庭變成“絕戶”,不會像是香港那樣,打打鬧鬧而已。即使占領台灣,戰後的後遺症必然令當局尷尬。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