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何在芬蘭吃大虧?美國記者總結了四點

很多在蘇聯駐紮過的西方記者,都在驚歎一件事。

《紐約時報》記者寫道:

和在赫爾辛基的幾個去過芬蘇前線的同行一樣,我曾在莫斯科多次觀看蘇聯閱兵。在過去的五六年中,蘇軍大閱兵一直是個軍事奇觀。地上是前進的士兵方隊,還有數百輛坦克和其他戰爭機器隆隆駛過,天下有轟炸機編隊飛過……接受檢閱的都是蘇軍精銳部隊……受檢閱的坦克,包括輕型戰車和巨大的重型坦克,看起來都所向披靡。天上的戰機遮天蔽日。

(蘇聯閱兵老照片)

正是有著這樣的軍隊,所以西方記者們實在想不通,為何他們在進攻芬蘭的時候,竟然打得那樣艱難。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時報記者總結出了幾個原因。

其一、芬蘭出乎意料的頑強抵抗。

跟德國合謀瓜分波蘭時,蘇軍沒有遇到多少像樣的反抗;差不多半個波蘭到手,蘇軍的鐵蹄又踏向波羅的海沿岸的幾個小國,自然又是手到擒來。

他們怎麽會想到,芬蘭人竟然那樣不怕死,竟然不學前麵那些國家一樣,迅速放下武器,保一條小命。

不但抵抗,而且極其激烈。他們利用自己的優勢,給了蘇聯一個下馬威。

其二、蘇聯政府混亂得難以置信的調配機製。

其實這一條是上條的結果。

為何蘇聯在進攻波蘭和波羅的海的時候,就沒有混亂得難以置信呢?

如果芬蘭很快就屈服了,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蘇芬戰爭)

其三、蘇聯幼稚地把希望都寄托於機械。

我們前麵提到,西方記者看過大閱兵之後,覺得蘇聯真是超級強大啊。

而蘇聯顯然也頗為自負,認為在武器方麵,肯定不輸芬蘭。

但顯然,戰爭不全由武器決定啊。

歸根結底,它由有頭腦的人決定。

這就要說到第四點了。

其四、大清洗使蘇軍和整個蘇聯遭受災難式的打擊,蘇軍現在缺少謀略之士。

大量在一戰和內戰中成長起來的軍官——上至元帥下至排長——死於非命,此刻很多帶兵的,都是強扭的瓜啊,怎麽可能甜呢?

如果那些人不死,如果還有人能出來說真話,他們還會在大冬天裏往北方打嗎?難道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嗎?

記者還提到一個細節,把蘇聯的小聰明,表現得淋漓盡致。

戰爭之初,芬蘭碰上的第一支蘇軍部隊,是來自蘇聯殖民地的士兵,即中亞士兵。

他們為何要讓中亞士兵上?人家根本就沒受過那種徹骨的冷啊。

本質當然是輕敵。輕敵之下,就想著拿中亞人去當炮灰,保留主體民族的實力。

結果,聰明的被聰明誤,不但害了中亞兵,也貽誤了戰機。

盡管,後來派上去的,戰鬥力強了些,可仍人心不齊。

記者從幾個俘虜的物品裏看到信件,“裏麵表現出了他們的極度不滿”……

(蘇芬戰爭)

畢竟,這麽冷的天,窩在兵營烤火它不香嗎?

是的,天氣,是記者未能總結到的。

也許,他認為,芬軍也是在同樣的天氣之下。

但實際區別很大。

因為那是他們的主場。

盡管他們極度疲憊,盡管缺槍少彈,但仍讓蘇軍吃了大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