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el in the Snows》- 雪域高原上的決鬥(下)

7. 進入江孜

江孜曆史上是繼拉薩和日喀則的第三大城市,是由亞東通往拉薩的重要門戶。在英軍到達江孜的當天,一個叫Tailing的宗山城堡藏軍代本來到營地說拉薩命令他不能放棄城堡必須武力反抗,盡管他和部下都不想打。Younghusband告訴Tailing必須在明天早8點投降,否則的話就要武力進攻。第二天早上當英軍到達宗山城堡前時發現城堡已空,藏軍已經撤離。隨後英軍又進駐了白居寺。這樣,英軍不費一槍一彈地占領了江孜。江孜城的藏人似乎對前來的英軍不太在意,商鋪仍然開門做生意。英軍一些軍官對白居寺很感興趣,特別是寺內的白居塔,塔體外牆為白色,塔身呈金字塔型,底大上小,共九層,塔內有十萬多佛像 又被稱為“十萬佛塔”。白居寺藏語叫“班廓曲德”,所以英語翻譯為Palkor Chode。

江孜城全景,左邊近處的建築是白居寺(Palkor Chode),右邊遠處在山上的建築是宗山城堡

在搜查宗山城堡時,英軍發現了一個屋裏堆滿了各種小型宗教形象的俑(small religious images)和一 些畫卷(painted scrolls)。根據“rules of war”(書中沒有寫明是什麽),那些俑和畫卷成了合法的戰利品(legitimate booty)。除了一些留給英國的博物館外,Younghusband 和MacDonald每人得到十多件,其餘的軍官每人都分到兩,三件。

在來到江孜五天之後,認為形勢已經穩定了,MacDonald帶領一大部分英軍撤離宗山城堡返回亞東的春丕村去征集後勤給養。留在江洛林卡的是Younghusband,550名官兵,兩挺瑪克辛重機槍以及能吃三個星期的食物。

留在江洛林卡的部分英軍軍官和隨軍記者,坐在第二排右數第六人為Younghusband

MacDonald(坐在中間者)和其他英軍軍官在亞東春丕

幾天過去了,沒有藏人前來談判。Younghusband在來江孜的路上遇到的那位清朝官員告訴他,西藏政府不同意清朝駐藏大臣來談判,也不提供他從拉薩到江孜的交通工具。4月22日,Younghusband發電給英國政府表示最有效的迫使藏人談判的辦法是去拉薩,但沒有得到回複。

5月3日早, Brander中校帶領400多英軍到離江孜東部50英裏的卡如拉山口去摧毀藏軍壘築的阻止英軍向拉薩方向前進的石牆。隻留有150名英軍駐守江洛林卡。5月5日淩晨4點半左右,隨著“Ki-hu-hu-u-u! Ki-hu-hu-u-u!“ 的大聲喊叫,幾百名藏軍突然從四麵發動進攻偷襲江洛林卡,在英軍布防的鐵絲網外向睡在屋內的英軍射擊。站崗的士兵也許是睡著了竟事先沒有發現藏軍的到來。英軍連忙從房頂和屋內向藏軍還擊。天亮後,藏軍撤離。盡管這場戰鬥有134藏軍被打死,英軍也死亡3人,這也是英軍進藏以來的第一次戰鬥減員。雖然Younghusband沒有受傷,他也感到了形勢的威險,他動員所有的人都要武裝起來以防藏軍的再次進攻。

與此同時,英軍在卡如拉山口也打死上百名藏軍,英軍死亡5人,包括一名上尉軍官。Brander的部隊於5月7日夜間返回江洛林卡緩解了那裏兵力的不足。

在以後的二十天時間裏,藏軍和英軍圍繞著江洛林卡不斷進行著包圍和反包圍的零星戰鬥。

8.宗山城堡爭奪戰

宗山城堡自英軍撤離後,又被藏軍重新占領。有消息說從日喀則和拉薩有近一萬藏軍向江孜集結。為了保證軍事上的絕對優勢,英屬印度政府又從印度向西藏增援了一個營(轄四個連)的英國皇家陸軍部隊。 6月初這隻部隊進入西藏後,在亞東春丕與MacDonald的部隊會合。6月12日,整個英軍部隊離開春丕前往江孜。 6月25日部隊經過江孜南部的南尼寺時,為了保障後勤供給道路的安全與暢通,英軍向寺內的藏軍發起了攻擊,擊斃擊傷藏軍200餘人,占領了寺院。6月26日,英軍到達江洛林卡並安營。

由於宗山城堡居高臨下,對營地造成了威脅,英軍決定奪回它。為了防止藏軍從日喀則方向增援,MacDonald認為他們要首先拿下紫金寺(Tsechen Monastery)。紫金寺位於江孜城西北約4英裏裏的一個山坡上。6月28日早上英軍分兩路,一路在山坡上從後部發動進攻,另一路從正麵進攻寺院。寺內的僧人的抵抗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下午,英軍占領紫金寺。盡管MacDonald戰前重申不許搶劫(looting),寺內的大部分文物還是被士兵據為己有。

英軍準備進攻紫金寺

為了避免發生更大的衝突,不丹國王Tongsa Penlop希望調停英藏雙方的衝突,已經來到了江孜。7月3日,談判被安排在江洛林卡。出席這次會談的是:英方代表Younghusband,藏方代表西藏噶夏政府的噶倫兼達賴喇嘛的總管Lobsang Trinley 和不丹國王。這也是英軍進藏以來的首次高級別的會談。出乎意料的是,Younghusband在會談中要求藏軍在48小時內撤出宗山城堡作為先決條件,談判沒有取得成果。為什麽不占領宗山城堡就不能談判了呢? 大概是Younghusband故意不想讓談判在江孜取得成功,這樣他就有理由去拉薩,或許有可能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直接談判,這不僅有利於他個人的聲譽和升遷,而且也會滿足他對拉薩探險的欲望。在此之前,由於Younghusband重複要求去拉薩,引起了上層的不滿,加之他與MacDonald在一些決策上的分歧,英屬印度政府一度曾想要撤換他,但短時間找不出合適的接替他的人選。

7月5日中午12點,要求藏軍撤離宗山城堡的時間已到,沒有跡象顯示他們已經撤離。Younghusband命令架設在江洛林卡一個房頂上的瑪克辛重機槍向城堡發出警告射擊。為了防止藏軍重新占領紫金寺,英軍把寺廟放了火,所有建築很快燃燒起來,大火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

架設在江洛林卡房頂上的瑪克辛重機槍,槍口指向遠處的宗山城堡

英軍進攻宗山城堡的行動開始於7月6日淩晨3:30。每名士兵額外發給了50發子彈,並自帶兩天的幹糧。當英軍從南部借著夜色接近城堡的山腳下時,被藏軍發現。藏軍從城堡上往下投擲石塊並開槍射擊。英軍現在的兵力比以前增加了一個營,瑪克辛重機槍也從兩挺增加到4挺。天亮之後,英軍的山炮開始向城堡轟擊,重機槍也不停輪番掃射。藏軍憑借城堡居高臨下的地形頑強堅守。到中午時分,英軍停止進攻。下午2點,英軍集中所有山炮火力猛轟城堡的城牆。一些英軍士兵沿著陡峭的山坡往上爬,當第一個敦克爾士兵爬到城牆時,被藏軍用石塊擊中滾落下來。緊接著,一個英軍中尉在爬到城牆時也被石塊擊落下來。那個中尉叫John Grant,敦克爾士兵叫Havildar Karbir Pun。兩人後來分別被授予這次遠征西藏的最高榮譽獎勵:英國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和印度一級功勳勳章。

英軍隨後調集了瑪克辛重機槍向城內猛烈射擊。在強大火力的掩護下,英軍得以翻越城牆進入城堡內。藏軍的防線被攻破,被迫撤出城堡。接近傍晚,宗山城堡重新被英軍占領。在這場戰鬥中英軍死3人,傷17人,藏軍傷亡人數不祥。

第二天,英軍對江孜城進行了大搜索,發現城內的居民大都跑了,白居寺的僧人也不知去向。緊接著發生的便是英軍的一些下級軍官和士兵對空無一人的白居寺文物的搶劫。盡管以前MacDonald也曾嚴令不許拿寺內文物,但這種事情還是又一次發生了。也許是出於懺悔之心,一些人後來把文物捐到了博物館,並被注名是從江孜掠奪來的。

9. 進軍拉薩

7月13日, Younghusband得到英國政府的同意前往拉薩。7月14日,在瓢潑的大雨中英軍一路縱隊離開江孜。這隻隊伍包括91名英軍軍官,521名英軍士兵,32名印度軍官,1966名印度士兵,1500名民工和3000多頭騾子,從頭到尾綿延8英裏長。

在去拉薩的路上,盡管已是7月高原上仍有積雪

出江孜向東30英裏,他們來到了Ralung(今熱龍鄉)。這裏的一個寺院(Tatsang Gompa)很特殊,既有僧人,也有尼姑(nuns)。尼姑都帶有假發頭套,對到來的英軍比較客氣,給他們喝奶茶和青稞酒。

熱龍鄉一個寺院裏帶頭套的尼姑們

7月17日,英軍接近卡如拉山口。兩個月以前被Brander 中校率兵摧毀的藏軍防禦石牆,又被藏軍重新修複,並有約2000藏軍在山口把守。這也是藏軍防止英軍前往拉薩的最後一道防線。

卡如拉山口,由英軍中尉Norman Rybot繪製

卡如拉山口海拔16600英尺,僅有一條在山穀中狹窄的山路,兩邊是陡峭的高山。藏軍的石牆就建在山穀中和山坡上,易守難攻。有了上一次的戰鬥經驗,英軍分別從山穀兩側的山坡和穀底往前行進。在接近石牆時,藏軍首先開火,英軍用瑪克辛重機槍和山炮進行還擊。在火力的掩護下,英軍從兩邊的山坡上攻占了石牆,藏軍棄牆撤退。一些布置在遠處山崖頂部的藏軍,繼續頑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抵禦英軍的進攻,或被打死或受傷。英軍占領卡如拉山口後,藏軍已經無險可守,通往拉薩的大門已被打開。

7月18日,英軍到達浪卡子(Nakartse)城堡,離城堡不遠處就是西藏人心中的聖湖之一,羊卓雍措(Yamdor Tso)。湖水清澈純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明亮的藍色(azure)。在這裏Younghusband又遇到了前來要求談判的噶夏政府的噶倫Lobsang Trinley。雙方約定談判在第二天舉行。 7月19日,雙方進行了一天的正式會談,對一些條款進行了談論,但Younghusband仍然堅持要到拉薩。7月22日,英軍到達白地鄉(Pete)。7月25日,他們到達雅魯藏布江的南岸,準備坐船到北岸。因為隻有兩條船,渡河速度緩慢,用了整整四天所有人才渡過河。渡河過程中有五人被湍急的河水衝走死亡,其中包括一名英軍少校。英軍在雅魯藏布江北岸休整了幾天直到7月31日才繼續行進。

8月3日上午,英軍來到了拉薩市郊的聶當鄉(Nethang)。拉薩作為西藏的首都對外國人來說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城市。在這以前,很少有外國人到過拉薩,曾有許多外國探險家喬裝打扮希望能到拉薩都在半路上被發現並被遣返出境。今天,這支有三千多人的外國遠征軍正在列隊向拉薩城走去。下午3點,在西藏高原強烈陽光照射下,他們看到了不遠處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Younghusband拉薩探險的野心實現了,他終於來到了拉薩。

英軍步兵和騎兵列隊進入拉薩城

布達拉宮前的石台階

10. 簽定條約

來到拉薩後,Younghusband會見了清政府駐藏大臣(滿語稱昂邦,英語譯為Amban)。昂邦告訴他希望達成一個條約。Younghusband看到昂邦住的是拉薩除了布達拉宮外最好的房子,也以自己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代表的身份要求住羅布林卡(達賴喇嘛的夏都),但被拒絕。西藏政府給了Younghusband在布達拉宮以北半英裏的Lhalu mansion做為他的辦公地點和住處。英軍的營地就在離此東北方1英裏處。

拉薩示意圖,圖中標有British Camp和Lhalu,布達拉宮就靠近Lhalu mansion,但圖中沒有標出

在隨後的許多天裏,談判一直在進行。參加談判的有,Ti Rimpoche(達賴喇嘛的全權代表,據說他有達賴喇嘛留下的金印),西藏噶夏政府的噶倫,尼泊爾駐藏官員和曾在江孜參加過談判的不丹國王Tongsa Penlop。Younghusband當然沒有機會和達賴喇嘛直接談判。在英軍進入拉薩前,他已經離開拉薩前往蒙古。也許是想表現出一些誠意,西藏政府在Younghusband麵前釋放了1年前越過國界被當作間諜逮捕的兩名錫金人。  到8月底,雙方對多數條款達成了共識,但對Younghusband要求賠款一事, 西藏方麵形容是“給一個驢馱太多東西了,它根本馱不動”,認為要價太高無法接受。這時,西藏高原已經是秋季,雖然白天天氣還比較暖和,夜裏已經漸漸變冷。拉薩周圍的山上也下了小雪。通往亞東路上海拔高的山口已經被積雪覆蓋。

西藏噶夏政府的四位噶倫,最右邊的那位是Lobsang Trinley

9月1日,在Lhalu mansion的一次會談中,西藏方麵再次對賠款一事提出異議。Younghusband提出了最後通牒,給西藏方麵一個星期同意他提出的全部條款,否則的話,他就“take measures to compel them”。三天以後,9月4日,西藏政府在武力的威脅下表示同意條約的全部條款,包括其中兩項赤裸裸的強盜性條款:

第六條款要求西藏政府向英國政府交付賠款50萬英鎊,分75年還清。

第七項條款規定英軍在春丕河穀駐軍直到賠款付清。

9月7日為條約的正式簽字日期。西藏方麵和昂邦希望簽字地點在清政府駐藏大臣的駐地,但Younghusband堅持要在布達拉宮簽字。下午3點左右,前來布達拉宮簽字的人員有:Younghusband,MacDonald,Ti Rimpoche,噶夏政府的四位噶倫,西藏三大寺院的主持喇嘛,清朝駐藏大臣,不丹國王Tongsa Penlop和尼泊爾駐西藏大使。簽字儀式上,在藏方和英方代表分別簽字蓋章後,拉薩條約(又稱為The 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ibet)正式生效。

9月23日,英軍離開拉薩按原路返回印度的大吉嶺。從大吉嶺到拉薩近400英裏,他們用了8個月的時間。返回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他們不用擔心藏軍的襲擊了。10月28日,英軍回到大吉嶺,結束了這次西藏遠征。

英軍進軍西藏的路線:大吉嶺(印度)- 則裏拉山口 – 亞東 – 江孜 – 拉薩,距離約400英裏

11. 拉薩獎章

英軍返回印度後,1905年英國政府對所有參加遠征西藏的人員盼發了獎章,又稱為西藏獎章(Tibet Medal)。獎章分銀質和銅質兩種:銀質獎章授予英軍參戰人員,銅質授予非戰鬥人員和民工。銀質和銅質獎章的設計相同:正麵有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頭像,反麵鑄有布達拉宮建築造型和“TIBET 1903-4”字樣。獎章綬帶有一印有“GYANTSE”的掛件,是專門授予參加江孜爭奪戰人員的。總共頒發了大約3350枚銀質獎章和2500多枚銅質獎章。

銀質獎章正麵,綬帶上有“GYANTSE”的掛件(個人收藏)

銀質獎章的反麵(個人收藏)

銀質獎章反麵的放大圖(個人收藏)

銅質獎章的正麵(個人收藏)

銅質獎章的反麵(個人收藏)

備注:文中除了注明出處的圖片外,其餘均來自《Duel in the Snows》一書中的插圖。

參考資料:1.《Duel in the Snows》by Charles Allen

                       2. Wikipedia: Sikkim Expedition

                       3. Wikipedia: Expedition to Tibe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