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希臘共產黨為什麽沒能在希臘建立社會主義政權?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0-07-19 02:41: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26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 在 2020-07-19 02:53: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二戰末期,歐洲的共產主義運動借著蘇聯紅軍大反攻的東風,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整個東歐以及巴爾幹半島,在蘇聯的幫助以及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努力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於曆史舞台。彼時巴爾幹最南端的希臘,共產主義運動同樣盛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民族解放陣線”及下屬武裝力量“希臘人民解放軍”,作為戰爭期間希臘國內的主要抵抗力量,在戰爭末期一度控製了百分之八十的國土,“民族解放陣線”發展成員高達160多萬,“解放軍”擁兵五萬人。然而這支希臘共產黨領導的強大政治軍事力量卻最終淡出曆史舞台,政權落入保皇派的資產階級手中,希臘由此投入西方國家懷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環伺的巴爾幹半島中的一朵資本主義“奇葩”。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盛極一時的希臘共產黨勢力將唾手可得全國政權拱手相讓呢?

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分布圖

一、惡果初釀

(一)被稀釋民族解放陣線

德國占領希臘後,親英的希臘國王喬治二世和他的內閣成員逃亡埃及,並在開羅成立一個受美英盟軍承認的流亡政府。希臘共產黨(以下簡稱希共)則在國內成立了“民族解放陣線”組織(以下簡稱“民陣”),並建立了聽命於共產黨的“希臘人民解放軍”(以下簡稱“解放軍”),拉開了了武裝反抗德國侵略的戰爭序幕。希共成立不久後便加入蘇聯主導的共產國際,蘇聯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加持下,對各國共產黨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希共也不例外,即便是在共產國家解散後,它對蘇共的的命令仍是言聽計從。在蘇聯的號召下,民陣廣泛吸納非共產黨人士,成立了一個廣泛的反法西斯聯合戰線。此舉雖壯大了希共領導的武裝反法西斯力量,但是民陣中的共產黨員比例急劇縮小,最後演變成一個連希共不能完全控製的組織。

(二)成分複雜的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

除了希共領導的反德武裝外,希臘國內還有多股敵視希共的抵抗力量,他們分別是前政府舊軍官領導的“希臘全國民主同盟”(以下簡稱“民盟”),反共分子領導的“民主與社會解放”(以下簡稱“民解”),以及一些右翼軍事組織,實際是一些搖擺投機分子。希共解放軍不但打擊德軍及偽政府軍,還與上述的小股抵抗力量作戰;其中稍顯正派的“民盟”企圖依靠盟軍力量驅逐德軍解放希臘,並趁機掌握政權;民盟的主張被詬病為“通敵賣國”, 妄圖竊取希共的勝利果實。民盟在得到了流亡政府及英國人的支持後與希共的衝突日益加劇,抵抗力量之間的火並逐漸演化成激烈的內戰。為了鞏固反法西斯統一戰線,1944年2月,英國人開始調停希臘內戰,各衝突方簽署了《布拉卡協議》,曾經相互敵視的抵抗力量達成了諒解。

希共在反侵略鬥爭中迅速壯大,至1944年初控製了希臘的絕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蘇聯紅軍的兵鋒直指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等國,德軍的失敗已成定局,照此形勢發展,希共掌握全國政權指日可待。民陣審視奪度,於當年3月在解放區內建立起具有臨時政府性質色彩的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以下簡稱民委)。在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和《布拉卡協議》的推動下,曾經敵對希共的抵抗力量成員紛紛進入希共建立的民委,民委成為魚龍混雜的大雜燴。民委的首任主席是民解的軍事領導人埃夫裏皮澤斯·瓦基爾齊斯,不久社會黨領袖亞曆山大·斯沃洛斯取代了他,瓦基爾齊斯任職了副主席。

希臘共產黨標誌

(三)黎巴嫩會議上共產黨人的尷尬

1.英國與蘇聯的利益交易

歐戰末期,得益於紅軍的大反攻,蘇聯掌控了整個東歐,並積極向中歐和南歐滲透。蘇聯掌控的中東歐地區在戰前向來是西方國家的勢力範圍,不過木已成舟,西方國家也是敢怒不敢言。為了阻止蘇聯蠶食西方世界的“自由領地”,英國於1944年5月和10月與蘇聯就劃分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範圍進行磋商,蘇聯出於鞏固現有成果並獲取西方國家承認的目的和英國人簽訂了《五月協議》和《百分比協定》,根據協議希臘為英國人的勢力範圍,蘇聯不得染指,更不能支援希臘共產黨奪取政權。民委成立後,希共曾致電蘇聯,希望獲取承認,而此時的蘇聯正忙於拿希臘和英國做勢力範圍的交易,它明確表示了將繼續承認流亡政府。

希共勢力的急劇膨脹令視希臘為自己勢力範圍的英國人如坐針氈,眼看希臘逐步被“赤化”而英軍又鞭長莫及,精明的英國人便祭出嫻熟的政治手腕為法寶,以為希臘長久和平的名義,不失時機地建議民委與流亡政府聯合成立所謂的“民族團結政府”。 英國人和流亡政府計劃在即將召開黎巴嫩會議上團結所有資產階級黨派形成反共陣營,削弱共產黨在新政府中的影響力,使新政府成為代表資產階級利益且親西方的全國性政權。

除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外,東歐及巴爾幹半島社會主義國家的成立,蘇聯的支援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毫不誇張地說,歐洲國家是否能走上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均取決於蘇聯的態度。民委不被蘇聯承認基本宣告了這樣一個事實——希共即便取得全國政權,也將麵臨不被世界承認的風險,唯蘇聯馬首是瞻的希共被迫放棄在民委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計劃,便同意了英國人關於以民委和流亡政府為首聯合國內各黨派成立民族團結政府的提議。

2.不受希共控製的黎巴嫩會議代表團

為了參加旨在建立“民族團結政府”的黎巴嫩會議,希共派出了由希共,民陣及民委三方共6名代表組成的代表團,其中希共代表僅一人。希共勢力在代表團中勢單力薄,這就決定了代表團基本不受希共控製,也不會代表希共的根本利益,為黎巴嫩談判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代表團出發前希共通過民委舉行的會議,確定了民委參加新政府的底線條件:民委在新政府要有一半的部長席位軍隊由一位能激發全民族自信心的司令統帥(暗指共產黨人)。③民委主席亞曆山大·斯沃洛斯要出任新政府的副首相;

1944年5月,希臘各派代表匯集黎巴嫩共商國是,代表中包含一些未與希共達成諒解的右翼及反共派別,引起了希共的不滿,希共公開譴責他們的“通敵”、破壞抗德鬥爭、篡奪勝利果實等行徑。蘇聯則充分照顧了英國人的感受,以避免損害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名義指示希共允許這些派別參加新政府。黎巴嫩會議上,代表團出於自身實力和解放國家貢獻的考量,提出了民委成員在新政府要占有一半的部長席等一些希共的底線條件,結果被流亡政府操縱的會議拒絕。代表團不僅沒有完成希共通過民委定下的談判任務,反而在反動勢力的威逼利誘下超越了民委的授權,在政府成員比例和軍隊問題上做出了錯誤的妥協,竟鬼使神差的簽下《黎巴嫩憲章》,憲章針對希共做出以下不利的規定:民委在新政府中占四分之一的部長席位;希臘解放區所有的遊擊隊遵照民族團結政府的命令進行改編和訓練。

代表團簽署的《黎巴嫩憲章》與希共會前規定的原則相違背,代表團回國後遭受民委的責難,希共拒絕批準《黎巴嫩憲章》,也不委派參加新政府的部長。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裏,希共就“民族團結政府”的部長占比和軍隊掌控等問題提出一係列修改意見;無奈苦果已釀成,流亡政府以代表團簽署的憲章具有法律效力為由拒絕了希共的提議。《黎巴嫩憲章》不僅從事實上剝奪了希共參加新政府的政治優勢,還從法理上取消了希共軍隊的獨立性,為《卡塞塔協定》剝奪希共對軍隊的領導權埋下禍根。

黎巴嫩會議拉開了希共失敗的序幕

二、蘇英兩國的組合拳

(一)蘇聯為了自身利益逼迫希共參加新政府

黎巴嫩會議後,希共主導的民解和民委拒絕參加新政府。正當希共為自己利益奔走呼號之際,蘇聯代表團於1944年7月空降解放區,給希共帶來了蘇共的指示,斯大林要求希共避免公開反對《黎巴嫩憲章》,並早日參加新政府。斯大林的指示是英國人依據《百分比協定》同蘇聯密謀得出的結果,即英國人支持蘇聯在羅馬尼亞的行動,換取蘇聯對希共做出有利於英國人和流亡政府的指示。被蘇聯和英國聯合出賣的希共最終派出五人出任新政府的部長,當時新政府有二十個部長職位,希共代表人數明顯處於劣勢,且五人所擔當的部長職位均沒有實權,也未進入權力核心,共在新政府中便沒有任何政治優勢。

(二)英國人召開了旨在剝奪希共軍隊領導權的卡塞塔會議

英國人和流亡政府雖然剝奪了共產黨在新政府的政治優勢,但是希共手中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令反動勢力投鼠忌器;所以在黎巴嫩會議後,英國人緊接著在意大利卡塞塔主持召開名為“統一希臘全國武裝力量”的會議。參會人員包括了希臘各黨派武裝力量的代表,流亡政府的軍隊代表及英軍代表,會議上英國人提出“一切現役部隊要置於希臘民族團結政府的管轄之下;希臘政府將這些交給盟軍最高司令任命的希臘武裝總司令斯比科(英國人)將軍統轄”。作為加入新政府的自然結果,同時受迫於蘇聯的二次壓力,希共被迫簽署了《卡塞塔協定》,根據協定希共將交出了軍隊的指揮權,喪失了軍事上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並承諾了不“奪取權力”的義務,否則就“將被視為犯罪而受到相應的懲罰”,這為日後的“雅典十二月起義”的失敗埋下禍根,並為政府軍的鎮壓行為提供了法理依據。

丘吉爾和斯大林的利益交易出賣了希共

三、希臘共產黨昏招迭出

(一)希共坐失掌控全國的大好時機

《黎巴嫩憲章》和《卡塞塔協定》的簽署雖然從法律層麵上剝奪了希共的政治軍事優勢,但並不意味著希共沒有機會翻盤。因為1944年10月前,希共掌控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地區,它擁有龐大的政治團體,強大的軍事力量,流亡政府和英國人在希臘沒有一兵一卒。1944年下半年,德軍迫於紅軍的壓力開始撤出希臘,希共迂腐的恪守上述協定,並沒有派遣軍隊占領雅典等戰略要地,而是自覺地等待英軍和流亡政府接手德軍撤退後的權力真空地區。

10月英軍打著解放希臘的幌子攜流亡政府登陸希臘,並開始迅速搶占勝利的果實。反動勢力雖然占據一些戰略要地,但是相比較希共控製區仍是小巫見大巫,希共仍有控製全國的實力。雖然希共領導層對英國人和新政府充滿了戒備,廣大解放軍士兵卻將英國人視為解放者;希共上下並沒有與英國人和新政府衝突的意願,同時斯大林指示希共領導層試圖避免和新政府陷入僵局,更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破壞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斯大林的真實目的還是確保希共的活動不要刺激到英國人,避免影響到蘇聯在中東歐及巴爾幹的勢力擴張。

(二)占盡優勢的希共發動政變卻意外失敗

英國人早在黎巴嫩會議後基本確定了必要時刻采取武力鎮壓希共的方針,同時他們一直認為民陣是希共進行共產黨革命的掩護工具。參加新政府的共產黨人對新政府中的其他成員並不信任,其控製區地方政府對這個空降的新政府也是百般掣肘;此外希共很擔心英國人和右翼分子用武力或用欺騙的手段迎回國王,破壞民陣在戰時發展的人民運動。在不和諧的氣氛中,真誠的合作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引發雙方衝突的導火索卻是解散希共軍隊的問題。根據《卡塞塔協定》希共同意各黨派的軍隊不應效忠一黨而是應該效忠新政府,雙方就如何轉變軍隊效忠對象的細節問題進行過談判,談判細節至今仍未公布,但是雙方在該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1944年11月30日,希共開始調動軍隊對新政府施加壓力;與此同時新政府和英國當局則把《卡塞塔協定》中賦予盟軍駐希臘司令斯科比將軍的各黨派軍隊的統帥權,引申解釋為授權盟軍駐希臘司令斯科比對全國軍隊的處置權,121日,斯科比非法下令解散解放軍。121日和2日的晚新政府中民委部長們集體辭職,表示抗議。希共開始考慮推翻新政府,為了給可能到來的新革命造勢,於12月3日在雅典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伴隨著衝突的升級,警察當著美英記者的麵槍殺了幾名示威者,媒體輿論紛紛譴責新政府,同情希共及其主導的民陣,這一事件為希共和解放軍采取激進政策提供了很好的道義根據。

12月4日斯科比威脅解放軍必須在12月7日前撤離雅典;12月5日淩晨,丘吉爾指示斯科比采取行動鎮壓希共的群眾運動;當天希共高層經過激烈地爭論做出了反對《卡塞塔協定》的決定,即堅決違抗斯科比的命令,並計劃在斯科比最後通牒到期前發動政變推翻新政府;但政變計劃沒有將英國人的幹涉納入預案,希共和解放軍也沒有和英國人公開作戰的想法。在實際的政變行動中,解放軍沒有得到向英國人發起攻擊的授權,守衛政府大樓的英軍就這樣輕鬆瓦解了解放軍的攻勢。希共推翻新政府的政變宣告失敗。

希共組織的群眾運動是雅典起義的前奏

(三)麵對英國人屠刀仍畏手畏腳的

12月6日,英國人援引《卡塞塔協定》聲討希共違反了不“奪取權力”的承諾,將希共的群眾運動和政變行徑認定為“犯罪”,並以《卡塞塔協定》的名義在通牒到期前出兵懲罰希共及解放軍。英軍的攻擊強化了希共鷹派的抵抗決心,但是鴿派主張政治解決衝突,他們寄希望於美英輿論的壓力和蘇聯人的外交幹預。但是鴿派的政治解決方案隻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因為斯大林早就拿希臘和英國人做了利益交換,是不會為希共而開罪英國人的;沒有蘇聯的輿論和外交支持,僅靠英美等西方國家的輿論力量是不足以迫使英國人妥協的,雖然他們標榜言論自由,但是涉及國家利益,一切就不是那麽自由了。

鴿派和鷹派的不一致使希共便陷入兩難的窘境,在隨後的一周內,解放軍的軍事行動被限製在規模較小的騷擾上。如果希共在12月中旬之前堅決實施武裝反抗,解放軍將獲取全麵的勝利,因為英軍在希臘的兵力過少,且分散在各地,政府軍更是少的可憐。希共的猶豫不決給英國人和新政府以喘息之機,英國得以從意大利調集兵力逆轉不利態勢,希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12月15日發起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結果被英軍挫敗,戰場形勢就這樣被逆轉。12月17日,英軍還在比雷埃夫斯地區發動了一次進攻。

丘吉爾在聖誕節當天飛往雅典,以政治談判解決衝突的名義召開了希臘政界領袖會議,丘吉爾的目的隻是敷衍媒體,緩解壓力,根本無意和希共和談解決衝突問題,結果雙方不歡而散。1227日,英軍在雅典發動了一次大攻勢,解放軍連連失利,被迫於194515日挾持大批資產階級人質退出雅典。英國人同希共軍隊的作戰牽扯一大批無辜群眾,一個多月的對峙中,英軍屠殺希共及愛國民眾達六千多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雅典大屠殺”。但是希共製造人質危機和早先追殺“賣國賊”的擴大化牽連無辜,導致雅典起義後,一些卓越非共產黨人士的離開民陣,希共的支持者急劇下降。丘吉爾則趁機幹涉新政府首相帕潘德裏歐宣布辭職,並於13日扶持了堅定的反共分子尼古勞斯·普拉斯提拉斯組織了一個沒有共產黨參與的反動政府。希共在喪失軍事優勢後,緊接著喪失了進入政府的政治資格。

(四)希共簽署了具有投降性質的《瓦爾基劄協定》,並解散了解放軍

英國人在希臘的一係列野蠻幹涉行徑,蘇聯不但沒有譴責英國,反而私下批評希共的激進行動;大勢已去,外援無望,希共在1月15日被迫與英國人及反動政府簽署停戰協議,根據協議解放軍將讓出一大片控製區。基於停戰協議雙方在次月展開了一次和平會議,希共在盟國(美蘇英)的壓力下於2月12日被迫簽署了《瓦爾基劄協定》。協定涉及希共的規定主要有:①希共在繳械後解散軍隊;②赦免“政治犯”,承認希共為合法的政黨,可以參加政府選舉;③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保留君主製,隨後進行議會選舉重組政府。這個看似美好的協定卻充滿了政治欺騙和陰謀,希共以手中最大的籌碼——軍隊,換取了英國和反動政府對希共利益的空洞保證,這表明希共對通過合法選舉奪得政權仍然存有幻想。但是這一不切實際的空想卻是與虎謀皮,反動勢力將以最卑劣的手段給予希共最致命的一擊。

(五)反動勢力的肆意迫害與希共的猶豫

希共解散軍隊後猶如拔了牙的老虎,空有一副威風凜凜的皮囊。而那些曾經被希共的革命恐怖鎮壓的“自由主義”分子紛紛躥跳出來,效仿希共鎮壓他們的方式迫害希共及一些左派進步人士。當政府軍開進各省,從解放軍手中接管控製權後,這些反革命勢力就愈發顯得猖狂,他們對《瓦爾基紮協定》裏所載明的對共產黨施行大赦的條款根本不予尊重。這些反動勢力以極端的“右派”恐怖代替了以前希共的革命恐怖。麵臨這一嚴峻的形勢希共主張合法的政治鬥爭外,還謹慎地出台一些“自衛”措施,即重新組織武裝力量,但是希共卻投鼠忌器,反對激進。

希共重要領導人之一的阿雷斯·維盧基奧蒂斯鼓動老遊擊隊員開始第二次鬥爭,五千多解放軍骨幹相應號召將武器藏匿於深山中,並撤到了南斯拉夫保存實力,但武裝鬥爭卻一直沒有得到希共的首肯,阿雷斯·維盧基奧蒂被反動政府暗殺後,希共甚至宣布與之斷絕關係。希共的意圖很明顯,他們自始至終優先考慮政治鬥爭,對武裝奪取政權缺乏信心和魄力。

將要被解除武裝的希共軍隊

四、來自世界新任攪屎棍的陰謀

二戰結束後,美國取代了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國開始接手英國的世界“攪屎棍”角色。《瓦爾基紮協定》簽訂之前,美國便料到希臘可能就公民投票決定政體和隨後的議會選舉邀請主要盟國參加監督,美國早就已經下定決心幹涉希臘內政,並通過英國點醒希臘政府,美英兩國已經做好準備,希望它避免多此一舉再邀請盟國監督選舉和公投;實際就是把蘇聯排除監督之外,為自己操縱公投和選舉提供便利。美國人的行為顯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為蘇聯絕對不會派人出席監督希臘公投和選舉,因為它害怕給東歐其他國家樹立一個對選舉進行監督的先例,這樣不利於蘇聯控製其衛星國。

當時希臘國內存在三股強大的政治勢力,一是希共;二是自由中間派勢力(基本反共);三是國王的右翼勢力。如果根據《瓦爾基紮協定》的要求先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政體,君主製及右翼勢力基本就會被判處死刑,勢單力薄的中間自由派很難敵得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積累強大政治影響力的希共。為了避免政權落入希共手中,19457月美國便向英國人提出,調換公民投票和議會選舉的先後順序,即選舉在前,公民投票在後。如此一來美英等國便可以利用監督之便為國王的右翼勢力在選舉中的舞弊行為提供庇護,使他們在大選中獲勝,然後再利用右翼政府操縱公民投票。

美國同時逼迫希臘政府宣布在1946年1月20日進行大選,意圖不給希共時間積蓄力量反製美英的偷天換日的陰謀。希共對英美及右翼勢力的計劃有所察覺,公開質疑選舉的公平性,並抵製了這次選舉。選舉當天,隻有49%的登記在冊選民參加了投票,英、美、法等國組成龐大的觀察團進行監督,美國人約占一半,結果顯而易見,右翼勢力獲得大多數席位。隨後選舉產生的右翼政府在公民投票當天派出大量軍警進行現場彈壓,投票結果是國王被允許回國,流亡在外的國王喬治二世返抵雅典,君主製在希臘複辟。

1946年複辟的希臘國王喬治二世

五、秉性難移的希臘共產黨

(一)搖擺在政治鬥爭和武裝鬥爭之間的希共

被英美操縱的選舉戲耍後的希共,於1946年2月做出組織新的武裝鬥爭,反對保皇法西斯暴政的決定;1946年3月30日,從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邊境山區向希臘滲透的原“解放軍”老戰士在色薩利地區打響了武裝反抗右翼政府的第一槍,他們由解放軍”老戰士馬科斯·瓦菲阿迪斯領導,這支遊擊隊有了一個新名稱—— “希臘民主軍”。盡管希共和右翼政府已經撕破臉皮,但是希共的鬥爭方向仍未完全明朗,希共高層仍希望通過政治談判進入政府,直至1947年政治鬥爭仍是希共的鬥爭重點,希共領導人仍滯留在雅典為希共的利益展開談判,他們將馬科斯·瓦菲阿迪斯領導的遊擊戰作為和右翼政府進行政治談判的籌碼。

自由黨充當了希共與右翼政府談判的媒介,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自由黨很快和希共決裂了。希共通過政治鬥爭進入政府的企圖徹底破滅,希共領導人逐漸秘密地撤離各大城市,到山區加入遊擊隊,將希共的遊擊戰爭推向了一個高潮。即便如此,希共仍多次向右翼政府提出和平方案以結束內戰,由此可見,希共依然缺乏武裝鬥爭奪取政權的堅定決心。

希共民主軍領導人馬科斯·瓦菲阿迪斯

(二)蘇聯坑希共千百遍,希共待它如初戀

至1946年底,希共遊擊隊已發展至一萬多人,他們主要活動在北部山區,雖然希共中央來回搖擺於武裝鬥爭和政治鬥爭之間,給遊擊隊的壯大造成不利影響,但是遊擊隊在1947年給接受美援的政府軍造成極大的壓力,戰爭的天平已經有開始向希共傾斜的跡象。19479月希共總書記紮哈裏阿澤斯召開會議,將黨的活動重心轉到軍事政治方麵,並不顧馬科斯·瓦菲阿迪斯的反對將遊擊戰爭轉入正規戰爭階段,意圖在最短時間內在整個希臘北部地區建立一個自由的希臘12月24日,希臘臨時民主政府宣布正式成立,馬爾科斯任臨時民主政府總理兼軍事部長;希共總書記孤注一擲的決定,恐怕還是蘇聯事先許諾過的支持刺激了他的自信心。希共的割據行徑惹怒了右翼政府,右翼政府宣布希共為非法政黨,並查封了希共的出版社,打擊希共支持者。

而蘇聯卻再次放了希共的鴿子,不但沒有支持希共,反而再三指出要希共盡早結束戰鬥,同時指責南斯拉夫對希共及其武裝力量的支持。此時的蘇聯不但遵守它和英國人的分贓協定,而且有意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緩和緊張關係。1947年共產黨情報局成立,希臘共產黨被排除在外,且情報局第一次會議決議中,沒有任何援助希臘鬥爭的意思。整個希臘內戰中,蘇聯僅在1946年2月為希共發聲一次,而且是為回擊英美攻擊其在東歐的政策,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抗議英軍在希臘暴行。1948年6月,隨著蘇聯和南斯拉夫交惡,希共最大的支持者南斯拉夫被開除出共產黨情報局,希共必須要在蘇聯和南斯拉夫當中選擇站隊。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人選擇了不靠譜的蘇聯,馬科斯·瓦菲阿迪斯因選擇最堅定的盟友——南斯拉夫,被希共撤銷了一切職務。

南斯拉夫和蘇聯決裂後,美國與鐵托的關係開始微妙起來。當美國表明將對南斯拉夫擴大貿易和放鬆出管製時,不失時機的指出鐵托停止對希共的援助符合美國的關鍵利益,作為回報,美國將對南斯拉夫展開。鐵托心領神會,在忍受希共一年多的羞辱後,於1949年7月11日宣布將逐漸關閉希南邊境,並將活動在南斯拉夫的希共民主軍全部驅逐出境。南斯拉夫與希共決裂後,希共加緊清算黨內和軍中的鐵托主義人士,希共內部一時間人心惶惶,民主軍的士氣逐漸低落,軍紀開始渙散。南斯拉夫斷絕了希共的援助後,民主軍被迫以阿爾巴尼亞作為後方基地,但是阿爾巴尼亞條件艱苦,不足以支撐民主軍的發展壯大,民主軍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

希共得罪了鐵托後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六、美國的致命一擊

1947年初,英國因財政困難對維持希臘局勢已感力不從心,便把“接力棒”傳給了美國。美國的軍事援助成為壓垮喪失外援的希共民主軍的最後一根“金箍棒”,希臘是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幫扶國,但本應用於希臘經濟複興的資金因希臘內戰被轉用於軍事開支,政府軍和民主軍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美國的資金、軍事顧問和武器裝備在不斷地流入政府軍手中,在美國人的指導下,一係列大規模攻勢在希臘中部山區展開,給民主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1949年8月,政府軍以六倍於民主軍的兵力對希共的維特西和格拉莫斯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圍剿。民主軍與占有絕對優勢的政府軍進行陣地消耗戰,結果主力部隊損失殆盡,元氣大傷,失敗已成定局。殘存的民主軍逃往阿爾巴尼亞後,卻告知他們已經不能再以阿爾巴尼亞領土為基地展開軍事鬥爭了。希共民主軍在困難中又堅持戰鬥兩個多月,於10月16日以“以保全整個希臘不被徹底毀滅”的名義宣布停火,實際是向政府軍投降,希臘內戰正式結束,希共至此在政治和軍事上遭遇了全麵的失敗。

希共早期鬥爭遭受的困局與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經曆頗為相似,同樣是反動勢力言而無信,中國共產黨由此悟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革命成功的基石;而希共卻抱薪救火放棄軍隊領導權,滿足反動派的要求。麵對蘇聯包藏禍心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豪邁對反革命勢力窮追猛打;而希共卻將“老大哥”奉若神明,遵其命令,引頸待戮;兩黨境界判若雲泥。希共在希臘範圍內建立社會主義政權計劃的失敗,跟蘇聯的掣肘,美英列強的橫加幹涉息息相關,但論其根本原因還是自身的短板將唾手可得的全國性政權拱手相讓,正所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希臘共產黨遊擊戰爭示意圖

所有跟帖: 

如果蔣介石不是那麽無能,美國就不會製裁他,有美國的支持,國民黨至少可以保住關內的統治。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9/2020 postreply 03:40:37

蔣介石押錯了寶,美國總統大選押了杜魯門的對頭杜威,沒想到杜魯門逆勢取勝獲得連任, -ButterflyGarden- 給 ButterflyGarden 發送悄悄話 ButterflyGarden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07/19/2020 postreply 16:58:44

既然蘇聯已經承認希臘不是它的勢力範圍,希共怎麽折騰也沒用。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9/2020 postreply 05:17:58

不見得,蘇聯當年也承認中國不是它的勢力範圍的。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0/2020 postreply 00:27:42

哪裏有共產黨,哪裏就倒黴 -pconline- 給 pconli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9/2020 postreply 09:50:11

希臘人肯定慶幸沒有被共產黨同治。 -曾在莊裏- 給 曾在莊裏 發送悄悄話 曾在莊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9/2020 postreply 18:53: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