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老照片:山東青壯男子赴歐支援前線,譜寫一戰悲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雖未派兵參戰,但是派了大量勞工承擔繁重的後勤任務。今天這一組老照片,來自英國人庫珀(William Boyd Cooper)的相冊,記錄了1917年青壯男子從山東威海港登船前往歐洲戰場的曆史現場。

等待上船前往歐洲的勞工。

組織某次赴歐行動的中外官員。

照片前排穿軍裝者即為庫珀。庫珀原是北京大學堂商學教授,但他不安於教書,於民國初年加入華北英國誌願軍,算是經曆了一些軍旅生活。1917年2月12日被授予組織一支“中國勞工團”前往法國執行任務的使命,獲少尉軍銜。

一位勞工帶鬆獅犬打發船上時間。

這些勞工出發前接受了一些軍訓,熟悉了軍紀。按照當時的航船路線,他們從威海港起錨進入黃海,沿日本海邊緣、穿越太平洋進入加拿大,之後再從加拿大東邊前往英國,再由英國開往法國。整個行程大概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威海港勞工們的臨時營地。

一戰期間,北洋政府加入協約國,向德奧宣戰,且采取“以工代兵”的形式到歐洲參戰。當時中國軍閥紛爭,國力虛弱,沒有實力派兵遠渡重洋作戰。據統計,從1914年7月28日一戰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英、法等國共從中國招募了14萬勞工進行艱辛的戰地後勤工作。

列隊等待上船的勞工。

前往歐洲的中國勞工主要來自山東、河北(含天津)、江蘇等省份,年齡在20-35歲之間,其中七成左右來自山東。這14萬人中,服務於英軍的有10萬人,服務於法軍的有4萬人。

正在登船的勞工。

14萬勞工可以說全部來自貧困的農民家庭,如果不是缺衣少食,也不會到戰場上搏命。他們目不識丁、淳樸老實、性格堅韌、任勞任怨,正好填補了戰爭期間英法兩國因傷亡造成的人力短缺。

在船上列隊的勞工。

按照《招工合同》,工人們每月可以領到12塊大洋,他們在中國的家屬每月還有10塊大洋的養家費。這份收入對他們來說非常可觀,平時是可望不可即的。

在船上吃飯的勞工。

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從事的工作多種多樣,包括挖戰壕,修鐵路,裝卸貨物,在火藥廠、兵工廠、化工廠和造紙廠等從事生產。有人經過培訓掌握了機械結構,成為修理飛機坦克的能手。他們每天工作10-18個小時,全年隻有兩三天假期。

船上裝備防禦敵軍的大炮。

法軍總司令福煦曾說:“(中國勞工)是非常好的勞工,他們可以成為最好的士兵,在炮彈的狂射之下他們能保持很好的姿態,毫不退縮。”由於敵軍炮火、瘟疫和傷病,大量中國勞工在歐洲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至於遇難人數的數據,並沒有準確統計,學者推斷在3000-20000人之間。

船員(或勞工)做俯臥撐活動身體。

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後,中國勞工沒有立即回國。許多為英軍服務的勞工一直工作到了1920年,而大部分為法軍服務的勞工則工作到了1922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