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漢朝張騫出使西域,但是明朝陳誠出使西域的事,很少人知道。
陳誠出使西域這件事發生在洪武末年並跨越整個永樂時期,和鄭和下西洋大體上是相同的時間。
陳誠是個進士,江西吉水人,在朱元璋統治時期開始做官。他做過“行人”,就是奉命到處出差,他最早出使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北方,出使有功,受到了表揚。但是他後來遇到了麻煩,因為受方孝孺的牽連,陳誠雖然僥幸活過一命,但不能當官了。
幾年之後,有西域貢史朝見大明皇帝,使者回國需要找一個官員護送。有人向明成祖推薦陳誠,讓他出使西域。於是,陳誠在永樂十一年再次被派往西域。此後,陳誠先後五次出使西域。
明成祖朱棣是一個思進取、不安分的皇帝。元朝大都在北京,朱元璋把首都改在南京,而明成祖則在永樂十九年又正式遷都北京。他心中有一個榜樣,就是忽必烈。忽必烈是了不起的帝王,蒙元帝國橫跨歐亞,有著世界影響。因此,從永樂八年開始,一共5次,明成祖率50萬人馬親征漠北,最後一次,他身體不好,馬都上不去了,但是他堅持要去,要為後世留下太平。此外,他還出征安南,南征北討;廢除海運,修建打通大運河,讓南北運河得以貫通,確保了南北政治經濟命脈。
朱棣即位後,永樂三年開始動議,永樂四年開始命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麽?
《明史》上寫,向國外彰顯國威,表現中國富強;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建文帝一直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是不是時間太久了?每次往返都要1年多,規模很大,大船200多艘,最大的寶船,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這麽大,兩萬七八千人。這麽大的船隊,持續22年,跑到非洲去尋找建文帝,可能嗎?所以,尋找建文帝隻是一個借口而已。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大航海時代還沒開始,那是人類曆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鄭和到底為什麽要下西洋?明成祖的出發點是什麽?
我們在鄭和祖傳的家譜中,找到一份明成祖在派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時交給鄭和的一封敕書,這封敕書是明成祖帶給西洋番王和頭目的。大體是說,派鄭和等人廣泛宣傳皇帝的意圖,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這些地方的人都不要越過禮製,強不可淩弱,眾不得暴寡,天下共享太平之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念,這些也都被鄭和所貫徹,鄭和所到之處宣告天子詔書,用帶來的絲綢、瓷器等和當地交換貨物,還有大量賞賜,厚往薄來,這就是中國人的主張:給別人多一些。鄭和每到一地,帶來的是繁榮。
朱元璋寫過一本書《皇明祖訓》給他的子孫,寫的是一些不能違背的原則。其中講到對外關係,把周圍國家列為不征之國,也就是不去攻打的國家,理念是和平相處。而且,在與外國交往中,不貪圖別人的財富。一次高麗使者到南京,帶了很多馬匹作為禮物,朱元璋說,請你把馬匹全部帶回。三年來一次,或隔年來一次,送十匹布就夠了,禮物不要那麽多。明朝一直秉承這樣的態度:和平共處、厚往薄來。明成祖又進一步發展了這樣的理念。
鄭和下西洋之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哥倫布不能與鄭和相比,他們進行的是海盜行為,伴隨殺戮、搶掠,建立殖民地,腥風血雨。然而,鄭和下西洋沒有做傷害當地原住民的事情,而是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現在很多地方還在紀念鄭和。
明代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位置,所謂“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朝與周邊的眾多國家都建立、保持了朝貢貿易關係,其伸延聯係範圍之廣,超過以往曆代,“遠邁漢唐”。明朝主動承擔了國際責任,而且有能力承擔這種責任。明朝對各國既有威,也有德,它按照當時人們所認知的國際道德行為準則,建立和維持了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