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北起黑龍江,南到葫蘆島,凡是日本侵占時間較長的地方,都存在著數量不等的萬人坑。

來源: XYZ94538 2020-05-07 19:26: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079 bytes)

 東山萬人坑位於黑龍江省鶴崗市新一煤礦,是鶴崗兩個最大的萬人坑之一,另一個叫大陸萬人坑。東山萬人坑原是個長40米,寬30米,深7米的自然大坑,是日本侵略東北時期屠殺和拋棄死難礦工的場所。1968年鶴崗市人民政府組織挖掘了萬人坑的一角,僅開挖的80平方米小坑內就堆積著死難者屍骨近千餘具,一根粗壯的鐵絲穿過所有頭骨的眼眶密密麻麻連接起來。東山萬人坑大約埋有死難礦工9000人,日本掠奪鶴崗煤炭平均每1000噸就死亡5名礦工。

 

  在東北,北起黑龍江,南到葫蘆島,凡是日本侵占時間較長的地方,都存在著數量不等的萬人坑。當年東北的煤鐵礦全部為鬼子占據,礦工大部分是各類戰俘和欺騙招募的勞工,過著非人的生活,穿麻袋片、洋灰袋(水泥袋),喝髒水,吃橡子麵。

  解放後在東北陸續發現多處萬人坑,包括鶴崗兩處,雞西市滴道,撫順龍鳳三處,弓長嶺鐵礦萬人坑,吉林遼源煤礦萬人坑,豐滿水電站等等。

  僅遼寧境內較大的萬人坑就有34處, 包括大石橋虎石溝萬人坑,北票市台吉南山萬人坑,阜新市孫家灣萬人坑,埋葬遇難同胞至少60萬人,大多分布在撫順、本溪、阜新、北票、大石橋等地礦山,這還不算日軍修建對蘇作戰要塞和秘密軍事設施的萬人坑。

  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東北後,為穩定其對東北的統治和進一步實現奪取蘇聯遠東和西伯利亞的計劃,從1933年起,沿中蘇、中蒙邊境地帶陸續修築了17處軍事防線,形成東、北、西三麵規模龐大、設施齊備的對蘇攻防體係。。

  其中東寧要塞是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戰場,東寧要塞因其分布廣、工事規模大、軍事設施全、防禦堅固、攻擊力強,曾被日本關東軍稱之為“東滿永久要塞”、“東方馬奇諾防線”、“亞洲最大軍事要塞”和“國境一級陣地”。

  1937年日本關東軍在孫吳縣建設的軍用火力發電廠,位於遜別拉河畔,主廠房是一座6層的大型鋼筋水泥框架建築。孫吳軍用發電廠是當時北滿地區的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使用德國西門子主機,有當時較為先進的發電配電設施。用於向黑河孫吳以及北部正麵軍事設施送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