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爆發巫蠱之禍,真是因為老糊塗了?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其一生的經曆堪稱傳奇。

在繼任皇帝之位時,國家曆經“文景之治”的勵精圖治,早已擺脫了當初的窮困潦倒。

國庫充盈到穀子都爛在倉庫、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的地步了。

但當時的西漢雖然富庶,但是對外卻一直隱忍,北方匈奴屢屢來犯也隻是被動防禦。

多次送皇室宗女去和親,還每年耗費巨額資金維持表麵的和平。

在漢武帝繼位後,憑借強大的國力,一改過去懦弱王朝的表現,遍訪將才,訓練士卒。

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製、刺史製、察舉製,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製與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

並抑製富商大賈的勢力。文化方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統一思想。

在對外方麵,漢武帝采取積極擴張的政策。

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大漢王朝的國威強盛一時,成了整個東方唯一的霸主。

雖然如今有人批評漢武帝窮兵黷武。

但別忘了,漢族之所以叫漢族,就是因為這位“窮兵黷武”的皇帝,靠著無數士兵的鮮血打出來的。

而漢武帝最讓後人詬病還是他晚年時期爆發的“巫蠱之禍”。

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

與陽石公主通奸,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

而後漢武帝的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

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隨後“巫蠱之禍”成了蔓延全國的大災難。

當時由於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陷害太子。

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

後遭漢武帝鎮壓兵敗,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直到後來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於清醒過來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

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台”,以誌哀思。

事情水落石出後,漢武帝追悔莫及,便轉手報複當初參與謀害劉據的人。

丞相劉屈氂等相關人物被以各種理由被殺或自殺,牽連甚廣。

“巫蠱之禍”甚至動搖了大漢帝國的根本,對統治階級堪稱“重新洗牌”。

為此有很多人說漢武帝是老糊塗了,但是漢武帝是真的老糊塗了嗎?

從漢武帝臨死前為防止鉤弋夫人重演呂後稱製的局麵,找借口殺了鉤弋夫人。

並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恩威並重的讓霍光成為托孤大臣。

種種措施看來,漢武帝直到臨死前都還是非常精明的一個人物。

由此看來,“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有目的的縱容下發動的。

而且漢武帝在這其中還扮演幕後操控者的角色,那漢武帝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這要看當時的局勢。首先是皇家的權勢太重,各個公主皇子們已經逐漸成為國家的蛀蟲。

極大的拖累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而外戚衛家由於皇後衛子夫、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的存在,成了僅次於皇族的存在。

漢武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除掉一切對劉姓漢室有威脅的存在。

而衛家是首當其衝,而江充隻不過是他的工具而已。

後來又轉而除掉丞相劉屈氂等相關人物,這等於是兩麵打壓,真正得利的隻有皇室而已。

這就像治病一般,漢武帝用數萬人的犧牲,讓大漢重新穩定下來。

而且在其中還抄家無數,極大的補充了匱乏的國庫。

這也是為何劉弗陵繼位後,國家能如此安定的重要原因了。

看到這裏,還敢說漢武帝是老糊塗了嗎?

隻能說,伴君如伴虎,前一刻還恩寵至極,下一刻就被抄家滅族,真是嗚呼哀哉,天威不可犯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