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逃一死的焚屍工,死裏逃生的團長,6.1號樓(5)

來源: 花似鹿蔥 2020-04-16 07:56: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81 bytes)

我在讀蘇聯作家格羅斯曼的《生活與命運》電子版,每天50頁左右。與您分享。謝謝。

從42章讀起

這一章粗線條的介紹了1942年夏季歐洲戰場的局勢。德軍已經進抵挪威北部、芬蘭北部,隆美爾離亞曆山大成僅僅80公裏,墨索裏尼準備進攻在開羅,歐洲各國的首都都成了德國的行省。在蘇聯戰場,已經兵臨列寧格勒城下,高加索的油田也盡入德軍手中。法西斯感覺天下無敵,就更殺人如麻肆無忌憚了。

於是,瘋狂的法西斯納粹在1942年秋做出決定,徹底消滅猶太民族。

43章

開始寫俄羅斯猶太人的命運了。

索菲婭,衛生勤務少校,行醫有35年的渴了,把襯衫下角撕下一條從貨車鐵窗的縫裏伸出去靠雨水打濕,再抽進來吮吸這濕布條,曾經留學蘇黎世,在巴黎等歐洲城市生活過的索菲婭,她如今就想著能否撿到一個壓扁的罐頭盒,盒底可能殘留一滴湯水。。。

所有人都想著,快到集中營吧,結束這行程吧

瑙姆是個幹了40年的會計,如今他是焚屍工,每天計算,前天110個,昨天61個,加上原來612個,一共783個。。。一年前開始刨開猶太人的墳,重新把屍體拉出來燒點揚灰!幹久了,一看八個土堆就知道裏麵埋了50個,100個還是500個,1000個。。。。然後挖土坑還有通風狗,放一排女屍,再放一排木柴,再放一排男屍再放木柴,再放殘缺不全的屍體,再灑汽油,再放一枚航空燃燒彈。。。。。

瑙姆一直在算,20個焚屍工幹37天,少一個人用多少方木柴,平均每個屍體燒多久。。。。

直到他也被抓進集中營。

不想再看、再寫了!我怕夜裏做噩夢!

娜塔莎的父親是個醫生,1937年被捕,死在獄中。年輕的姑娘頭發都白了,曾經和一群猶太人被趕到廣場上,不知怎麽活下來了

這就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境內滅絕猶太人的運動。我們讀得最多的是德國法西斯他對猶太人的屠殺,現在看到了在蘇聯的屠殺。

作家至此也按捺不住一直客觀敘述的心境,洋洋灑灑發了好長好長的議論。還是照抄吧,比我的感慨深刻精辟。

“在這種運動中,多數人對於當權者的種種指示俯首帖耳惟命是從,少數推波助瀾搖旗呐喊者的是一些暴虐成性幸災樂禍的思想白癡。有的是挾私報複有的是謀人財產,有的是獵取一官半職。這多數人雖然對大屠殺審慎恐懼,然而他們盡量不露行跡,不僅左鄰右舍看不出,甚至於蒙蔽他們自己。凡有這種煽動滅絕的聚會,這種人黑壓壓一片,不管這樣的集會多麽頻繁,與會人群多麽龐大,幾乎無人敢於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打破沉默戳穿這虛假的一致通過”

猶太人呢?

“明知在劫難逃被捕在即,還是事先打點好襯衣毛巾,與親友們訣別。幾百萬囚徒不僅作繭自縛,自己為自己修建集中營,孩子想戒備,自己為自己承擔警戒任務”!

“當然,等待死亡的人也有反抗,也有英勇不屈揭竿而起的時候;也有為了搭救毫不相幹的陌生人,拋卻身家性命做出自我犧牲的時候。不過,普遍的順從是確鑿無疑的”

“這說明什麽?說明了人的本性發生了突變,有了新的特點嗎?不是的。這種順從說明了新的恐怖力量對人的影響。及全社會製度中的極端暴力足已造成五大洲人類靈魂的委頓和人格的沉淪”

一字一字敲太麻煩了,希望更多的人讀這本書。

52章

烏拉爾林區

我們又見到了那位前州委書記,新任坦克軍政委格特馬諾夫。

軍長是諾維科夫,三言兩語,看出軍長對政委的警懼心理。軍長是個職業軍人,他感覺這個政委自命不凡,滔滔不絕的樣子很令他心煩,可軍事上又一竅不通一向善於借花獻佛,還會照本宣科,念別人起草的文件。他做事認真兢兢業業,雖然根本不會打仗,但是基層提起他,都說“我們的政委是能征善戰的”。

哈哈,真是絕妙,真是個不得了的政委啊,格特馬諾夫,我記住了這個典型的會當官的人。

除了他,軍參謀長涅烏多波諾夫也是個“人物”。軍長諾維科夫搞不清楚他是怎麽躋身將軍之列的。

此人1916年作為進步青年蹲過沙皇監獄,十月革命後,進了國家政治保安總局(應該是克格勃前身吧)工作了一段,又進了邊防軍,又進軍事學院,又進黨中央軍事部國防人民委員會,履曆金光閃閃。為什麽?因為他屬於單列名冊的幹部,於是,本來從申請軍銜到取得軍銜這個漫長的過程,到了他就不費吹灰之力。

憑什麽?檔案!就像是金陵十二釵正冊的人物吧?

因為戰爭的非常性質,他才屈尊成了諾維科夫的部下。但是涅烏波多諾夫清楚,戰爭一結束,一切會改變。

他的記憶力賊好。動不動就背誦導師語錄“斯大林同誌早在第17次代表大會上。。。。”然後就是一大段,此等功夫確實是南山捷徑啊。

現在這個坦克軍要出發了,要走出森林了。坦克兵都是精挑細選的,肩寬體健,個頭還不能太高。他們是戰爭勝利的支柱。

54章

又回到斯大林格勒前線了。

巴秋克中校帶領自己的團去截擊德軍,迎頭撞上順著公路倉皇撤退的上司,硬說他是去投奔德軍,判他槍決。站在樹下的關鍵時刻,他的戰士們劫了法場,搶走了他這個團長。

還有一個師,師長命令各團把指揮部設在煉鋼廠馬丁爐裏。

前沿都是狙擊手們,作家寫他們日常如何一個一個尋找德軍士兵,幹掉他們,也介紹這些普通戰士的身份和戰前生活。這個6.1號樓被困已經三周了,沒有吃沒有喝,但是還是樂觀的,該說,說,該笑,笑。他們的指揮官叫格列科夫。敢於大膽抨擊1937年代大清洗,戰士們都

就說卡佳吧,一個女孩子被派到前沿當報務員,帶來的女性的魅力讓小夥子們胡思亂想,戰前卡佳與媽媽相依為命,是個平時連公交車都舍不得坐的苦孩子。不知道父親是誰。直到他參軍前夜,母親才告訴她,父親怎樣拋棄了她們,又結了婚,1937年又被捕 。看來是當了官進了城換老婆的陳世美。

卡佳跟媽媽的告別這樣說,“我出身於阿茲洛夫的貧寒之家,我們會在相愛中默默死去。。。”

這應該是詩句吧?可惜我不知道是誰的。

這個人也必須提,謝遼沙.沙波什尼科夫,看人物表,他是柳德米拉兄弟的兒子。他想家,想奶奶,如果看見她現在滿嘴粗話,張口就罵會是什麽樣子。他生活在一群車身跟他圈圈不同的人中間,想起奶奶講,工人是最淳樸的。。。

還有維拉,在斯大林格勒的工廠裏,挺著大肚子,想念家人,她也是沙波什尼科夫家族的人,她的丈夫,殲擊機飛行員維克托洛夫。

63章

又回到柳德米拉的家了。

物理學家施特魯姆專注他的研究,殫精竭慮,可是就是沒有結果。但是在家裏,已經失掉了兩個親人,他的母親,繼子托利亞。他無法再照常工作下去了,痛苦使他喪失了創造力。他又結識了一個朋友卡裏姆,翻譯家。相識才幾個星期,就願意推心置腹。

讀到302頁。

 

所有跟帖: 

這是小說還是紀實。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0 postreply 08:25:40

是小說。蘇聯時期一直被禁的小說,被稱為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花似鹿蔥- 給 花似鹿蔥 發送悄悄話 花似鹿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0 postreply 09:35:16

謝謝推薦 -XYZ101- 給 XYZ1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6/2020 postreply 10:35:07

謝謝關注 -花似鹿蔥- 給 花似鹿蔥 發送悄悄話 花似鹿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0 postreply 07:33: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