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個回顧,也可以借此看出物價和生活水平變化的軌跡。
最便宜的菜是三毛錢的熬白菜(熬得稀爛),然後是六毛錢的燒白菜,再往上有一塊二的宮保雞丁(雞丁數量較少,其餘皆為青椒和花生米充數),小丸子,大丸子(極油膩),大概在一塊二到一塊五之間。
主食是米飯。
最初有糧票,用糧票買學校的飯票。現金買菜票。我一次買60塊的菜票,似乎可以吃一個月。
每個月一百塊生活費(後來家裏調至一百二),國家有二十多塊副食補貼,後來漲到五十多塊。
後來出現了私人在食堂外麵的賣的盒飯,五塊一份,那就比較好吃了。偶爾吃。
這樣結餘下的零用錢吃酸奶,喝啤酒,太陽牌鍋巴下酒,買方便麵,其餘的零花,買書,以及五一,十一,出去短途旅遊什麽的。普通的烤鴨店的烤鴨大概是二十八塊錢一隻,偶爾大家湊在一起也可吃一吃。
現在國內的大學,要吃飽的話一頓至少要10-12塊,但是花色品種很多。食堂分成三檔次,一樓最廉價,二樓各種特色美食,比如桂林米粉,三樓就像外麵的餐廳一樣點菜。底樓5-6塊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