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幾萬人口的小縣城合肥,憑什麽成為安徽省會?

來源: 勇哥讀史 2020-04-11 10:09: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85 bytes)

晚清時期,坊間流傳著一幅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這裏的“合肥”,代指晚清名臣李鴻章。

李鴻章出生於合肥。

雖然李鴻章讓合肥的名氣變得很大,但晚清時候的合肥,隻是安徽省廬州府的一個縣城。合肥是廬州府的府治所在地。

合肥,位於安徽省中部,有著漫長的人文曆史。早在新石器時期,合肥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廢除分封製後,設立了郡縣製。這時候,合肥隸屬於九江郡。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第一次設立了合肥縣,依然隸屬於九江郡。在那以後,1000多年以來,除了東漢光武帝和漢靈帝時,合肥曾經兩次設立“合肥侯國”,其餘時間都是一個小縣城。,隻是,有時候隸屬於九江郡,有時候隸屬於淮南郡,有時候隸屬於汝陰郡,有時候隸屬於廬州府,有時候隸屬於廬江郡……1667年清廷正式設立安徽省時,合肥隸屬於廬州府。

1000多年間,合肥發生了許多大事。五代十六國時期的淝水之戰、三國時期的合肥之戰,都發生在合肥。從合肥走出來的著名人物,如三國名將周瑜、南吳開國國君楊行密、北宋名臣包拯、晚清名臣李鴻章、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等人,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記載。

合肥作為一個隻有幾萬人口的小縣城,在等待發展壯大的機會。

1853年2月24日,太平軍占領了安徽省會安慶,安徽巡撫隨即將駐地遷移到合肥,一直到1861年。這8年間,合肥成為了安徽的政治中心,萬人矚目,名聲大噪,自身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這說明,隻要給予合適的時機,合肥能夠承擔省會城市的重任。

機會終於來了。民國時期,隨著蕪湖、蚌埠、合肥等地的崛起,安慶的省城地位岌岌可危。畢竟,安慶位於安徽省的南方,很難輻射到安徽省的北方,起不到省城的作用。抗戰時期,日軍沿著長江推進,很快就占領了安慶。安徽省主席李品仙不得不搬家,並產生了日後遷移省城的想法:“合肥曆史悠久,人文代興,賢才輩出,勝利後,我們要將安徽省會遷往合肥。”

果然,抗戰勝利後,安徽省會真的搬遷到了合肥。1952年,合肥正式成為安徽省會。

我們回頭去看,合肥成為安徽省會,是不可避免的結局。因為在抗戰中,安慶、蕪湖、蚌埠都曾經被日軍占領,在戰火中滿目瘡痍。相比之下,合肥作為一個小縣城,受災程度小於前麵3個城市。這為災後重建和擴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前麵說過,合肥位於安徽省的中心,完美地避開了安慶不能輻射全省的弱點。當時,合肥已經興建了淮南鐵路,交通較為便利。合肥地處平原地帶,有利於進行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發展。

而且,從地圖上看,合肥恰好位於安慶、蕪湖、蚌埠3座重鎮的中心,彼此之間有水路和陸路相通。因此,還有比合肥更適合做省城的城市嗎?

合肥作為省城後,發展非常快。近70年來,合肥不但是安徽省的政治中心,而且早已成為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中心。

2019年,合肥常住人口達到了818.9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9409.4億元(離萬億俱樂部隻有一步之遙,在全國各大城市裏排名第21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則為115623元。

現在,合肥雖然比不上鄰居杭州、南京、武漢等大城市,但超過了南昌、福州、太原、沈陽、蘭州、貴陽等許多省會城市。合肥完成了從小縣城到大省會的“蝶變”。

所有跟帖: 

那安徽豈不要改名:合徽了?當年沒火車江淮地區交通運輸主要靠船,安慶可以從水路到達蚌埠、蕪湖等安徽重鎮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1/2020 postreply 21:11:01

主要原因是鐵路交通的重要性和河運的衰落.合肥有鐵路,  -永遠是中國人- 給 永遠是中國人 發送悄悄話 永遠是中國人 的博客首頁 (196 bytes) () 04/12/2020 postreply 08:49: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