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時,它的百萬大軍哪裏去了?

1911年10月,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席卷大江南北,數月後的1912年2月,隆裕太後揮淚簽下清帝退位詔書。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曆史埋葬。

宣統皇帝拱手讓出江山之際,名義上仍有百萬大軍。那麽,清朝滅亡前後,大清軍隊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清朝最早的正規軍,便是從龍入關的八旗軍,他們一直被視為清朝定國的基石。直到清末,八旗軍的建製依然存在,算是見證了清王朝的興衰沉浮。

約1870年,駐紮廣州的八旗兵。

八旗軍初入中原之時,戰鬥力相當強悍,直殺得李自成的大順軍和明朝軍隊紛紛望風而降,留下了一段“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傳說。

投降的明軍很快被清軍收編。由於這些人以綠旗為號,因此稱為綠營。綠營兵額約為60萬,駐紮在全國各地,成為繼八旗之後,又一支清王朝的正規軍。

隨著清朝承平日久,八旗軍的戰鬥力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落,等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八旗軍已經不堪一擊了,綠營的地位超乎其上。

1896年,重慶綠營兵。

然而,好景不長,進入乾隆朝,綠營的戰鬥力也開始大幅度下滑,以至後續平定白蓮教起義、兩次鴉片戰爭和發撚之亂,綠營和八旗一樣兵敗如山倒。

這種情況下,朝廷不得不鼓勵各省發展勇營武裝。

然而,綠營、八旗曆史包袱太重,其中功勳子弟實在太多,清廷為維護統治,始終沒有下狠手予以解散。經過幾番不痛不癢的裁撤後,直到清末,綠營和八旗仍舊保持了七八十萬人的規模。

龐大的八旗和綠營軍無力再戰,皇帝隻得重用勇營,這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曾國藩建立的湘軍和李鴻章建立的淮軍。

靠著湘淮軍,清廷平定了太平天國和撚軍。但勇營的性質是兵歸將有,並非經製軍,因此朝廷既依靠這支武裝力量,又時時提防,始終限製其發展。

1870年代,寧波勇營。

甲午戰爭中,湘淮練軍暮氣沉沉,以慘敗告終。光緒皇帝趁機加強中央集權,一旨詔令寫道:“前因各省製兵防勇,甚為疲弱,業經通諭各省督撫認真裁汰,另練有用之兵。”

經過裁汰,勇營武裝保留了最精銳的部隊。比如曾經的一支淮軍精銳之師,逐漸成長為武毅軍,與另一支淮軍旁係部隊武衛左軍,繼續保衛大清江山。

庚子國難時,武毅軍奉命參戰,可惜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差距太大,雖奮力抗敵,仍然慘遭失敗,將領聶士成殉國,約一萬六千名官兵死傷殆盡。

1910年,新軍軍官進行沙盤推演。

與此同時,光緒帝“另練有用之兵”的諭旨,正在悄然執行。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操練兵馬,原先1O營五千人的定武軍,在袁世凱手裏很快擴編為七千人,這便是清末新軍的雛形。

隨後,袁世凱借著鎮壓義和團的機會,繼續招兵買馬,將新軍規模擴建到兩萬多人,成為了清王朝新的軍事支柱。

1905年,清廷統一了全國新軍的番號,由袁世凱總理練兵事務,計劃編練三十六鎮。然而,由於國庫空虛,練兵進度緩慢,到辛亥革命爆發,隻成立了二十六鎮,約有官兵18萬人。

1910年,新軍士兵在訓練。

宣統退位時,清廷的兵力有八旗兵、綠營兵、勇營武裝和新軍等各種成色的軍隊,再加上地方武裝與巡防隊等,粗略算來,不下百萬。

可惜,清王朝的部隊數量雖然多,但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完全聽命於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了。偏偏袁世凱乃一代梟雄,他所統領的軍隊,是不會忠誠於皇帝的。

最終,清王朝隻得頂著百萬大軍的名義,在無兵可用的尷尬中,被迫簽下了退位詔書。

改朝換代,新軍悉數豎起了民國大旗;八旗、綠營以及勇營在辛亥革命過程中大批潰散,剩餘的精幹力量被收編為民國軍隊,或被編為地方警察。

參考資料:《清史稿》、徒躍林《清末民初的軍隊》

(“小曆史”作者竹映月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