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悲劇英雄:羅伯特·李(Robert Edward Lee)

來源: 千裏 2020-02-21 11:40: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552 bytes)

美國往事——悲劇英雄:羅伯特·李(Robert Edward Lee) (一)

“丟棄你的仇恨,讓你的兒子成為美國人。”

 

—— 羅伯特·李

 

“成者王侯,敗者寇”是中國的傳統,到了西方就不一定了。尤其在美國,很多成名英雄是不以成敗而論的,論的是他們的業績人格。美國曆史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物。其中,最讓人扼腕歎息的就是本文的主角:羅伯特·愛德華·李將軍。

 

一九七零年代,我還在上海上小學。紅色專製下的中國,除了一冊冊的宣傳品外,幾乎沒有其他書籍。當時有家出版社出過一本世界曆史名人傳,它以馬克思的曆史觀解釋曆史和人物。不過我還是讀的津津有味。其中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和美國內戰名將李給我留下了極深印象。大學四年,對麵寢室住的是曆史係同學,其中一位對英美史了如指掌。上學時就和一位教授出了一本英國首相傳記集。他告訴我,盡管美國內戰南方輸了,但現在因內戰而產生的官方節日隻有一個,就是南軍降將李的誕辰。這一來,我對李就更感興趣了。到了美國才知道,大名鼎鼎李不但出身顯赫,而且是國父華盛頓的曾孫女婿,首都華盛頓的阿靈頓公墓曾是他家的莊院,內戰時被林肯用逃稅(九十多美元)為借口強占的。那麽,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李是美國曆史上最悠久、顯赫的姓氏之一。李氏家族最早來北美的是托馬斯·李,他和倫道夫家族一起創立了俄亥俄公司。托馬斯是英國貴族,曾任殖民地最高會議議員和弗傑尼亞州長。托馬斯擁有一萬六千英畝的種植園,是北美最大的奴隸主。一七五零年,托馬斯去世,留下了大批財富和八個孩子。十八世紀下半葉,美國鬧獨立,李氏家族成了獨立派。托馬斯的兒子理查德·亨利·李作為弗吉尼亞大陸會議代表團長起草了《獨立宣言》的初稿《李決議》,簽署了《宣言》,另一個兒子弗朗西斯·李也是《宣言》的簽署人。托馬斯的侄子和大女婿亨利·李,參加了大陸軍,外號“輕騎”,是華盛頓手下最好的騎兵軍官,追隨華盛頓南征北戰,戰後被稱為“國家英雄”。一七九零年,亨利的妻子,托馬斯的大女兒,因傷寒去世,留給亨利位於弗傑尼亞的斯特拉福莊園。戰後亨利被選為議員,擔任過三年弗吉尼亞州長。一七九三年,亨利再婚,娶了弗吉尼亞首富卡特的女兒安妮·希爾·卡特。婚後,兩人搬進了斯特拉福大廈,當時美國少有的豪宅。

 

一八零七年一月十九日,亨利的幼子羅伯特·愛德華·李出生。羅伯特出生不久,亨利就在一次投資活動中被人騙的血本無歸,連妻子的嫁妝都被賣了還債。斯特拉福大廈中的家具也賣了,大廈的門必須用鐵鏈鎖住,以免被債主拿走。羅伯特兩歲時,亨利被債主投入監獄,“國家英雄”淪為階下囚,一年後出獄。這時,一家人已無法回斯特拉福大廈了,該大廈是亨利前妻的,按遺囑給了小亨利,小亨利十八歲時,老亨利就得搬走。一八一零年夏,一家人在華盛頓邊上的亞曆山大市租了一座房子。一八一二年,亨利在西印度群島漫遊了幾年後,死在了回家的路上,羅伯特五歲。這一切給童年的羅伯特造成了巨大的陰影,讓他懂得了現實的無情,昔日的英雄父親,竟落得如此下場。羅伯特變的沉默寡言了。羅伯特的母親安妮,擔負起了家庭重擔。雖然出身名門望族,羅伯特其實是個窮小子。但羅伯特在亞曆山大的日子很安穩,安妮有很多親戚在此。李軍團的很多老兵也在此,他們對昔日上司的幼子十分照顧,亞曆山大對羅伯特來說很溫暖,培養了他溫和的秉性。

 

安妮很重視李的教育,親自教他讀書認字,九歲時,李進入卡特家族的家庭學校,十三歲進入亞曆山大學院學習古典文字和數學。因為母親的身體很差,李的兩個哥哥又不在她身邊,姐姐身體也不好,妹妹太小,家務就落在了李的肩上。少年的李相當早熟。十八歲時,李考取了耶魯。因家中無力支付學費。李放棄了耶魯,向不收費的西點提出了申請。在安德魯·傑克遜和八名國會議員的推薦下,李於一八二五年六月,順利進入西點。

 

在西點,李是一名出色的學生。他人緣好,又好助人,在學生中很有號召力。所有功課中,李的數學最好,是月薪十元的數學助教。高年級的李,是西點的最高榮譽生——軍訓長。李以一八二九屆的第二名畢業。李在西點的紀錄,至今沒人打破。

 

西點畢業後,李成為一名工程兵領少尉銜。他先在喬治亞考克斯珀島的普拉斯基堡駐防。一八三一年,李來到弗傑尼亞的門羅堡,任助理工程師。這期間,李與青梅竹馬的瑪麗·卡斯迪斯成婚,她是國父華盛頓的曾外孫女。瑪麗是華盛頓家族的唯一繼承人。李就成了華盛頓家族的發言人,繼承並掌管了華盛頓家族在弗傑尼亞州的阿靈頓莊園,莊園與首都華盛頓僅隔一條波托馬克河。李和瑪麗育有三男三女。

 

一八三六年,李升為中尉,兩年後升為上尉。墨西哥戰爭前,李負責了很多棘手的軍事和民用設施的建設,獲得一致好評。美墨戰爭期間,李表現卓越超群。在美軍由韋拉克魯斯向墨西哥城的進軍中,是溫菲爾德·司各特將軍的主要助手之一。李的偵查是美軍多場勝仗的關鍵。一八四七年四月的塞羅戈多戰役後,李升為少校。他曾參與康闕拉斯、楚魯巴斯科、及夏布爾特佩克戰役。他在夏布爾特佩克戰役中負傷。戰後升為中校,在巴爾的摩港的卡洛堡駐防三年。一八五二年,李成為西點軍校校長。在西點的三年,李改善了校園建築和課程,長子喬治·華盛頓·卡斯迪斯·李於其任內入學西點,一八五四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一八五五年,李被調至第二騎兵旅開赴德州,協助保護當地移民免受印地安人的攻擊。不久,妻子瑪麗因嚴重關節炎臥床,李回弗吉尼亞照顧。一八五九年,在家中照顧妻子的李,遇到了約翰·布朗的叛亂。激進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及其追隨者占領了哈珀斯渡口的國家軍火庫,扣押了很多人質。人質中的劉易斯·華盛頓上校是喬治·華盛頓的後代,李的親戚。尚在休假中的李被戰爭部緊急召回負責平息叛亂。李在西點的高足斯圖爾特正在他家作客,要求與老師同去平叛。於是,兩人帶領一小隊海軍陸戰隊員,策馬趕往事發地。李和斯圖爾特到達哈珀斯渡口後,接管了當地民兵。第二天一早,李的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除了對方的武裝。整個行動僅曆時十分鍾,沒有一個人質傷亡,海軍陸戰隊員死亡一人,布朗的兩個兒子被打死,本人受傷被俘。事後,李和斯圖爾特受到嘉獎。

 

一八六零年初,李回德克薩斯任德州軍事部長,負責整個西南的防務。同年底,林肯當選總統,南方七州退出聯邦。李反對南方諸州脫離聯邦,尤其希望弗吉尼亞能留在聯邦。但當時美國人的國家概念很弱,談起美國時,人們用的是複數,內戰後人們才改用單數。南方諸州很多人認為脫離聯邦很正常。人們不相信脫離聯邦會引起內戰,一名南方議員打賭說,要是開戰的話,他就吃掉所有戰死士兵的屍體。

 

但是,局勢越來越嚴峻。一八六一年二月,美軍司令司各特從德州召回了李,希望他留在聯邦。司各特是弗吉尼亞人,但效忠聯邦。四月十二日,薩姆特要塞開戰,兩天後,聯邦軍隊投降。四月十五日,林肯宣布南方叛亂,同時征召七萬五千誌願軍平叛,內戰正式開始。國會重大軍事行動委員會主席布萊爾把李請到辦公室,告訴李,林肯總統請李出任聯邦軍隊總司令。李平靜地答到:“感謝總統先生對我的信任,在這一時刻,我不能接受。我的家鄉,弗吉尼亞的議員們正在裏士滿開會,討論是否脫離聯邦。我祈禱上帝別讓弗吉尼亞脫離聯邦,但是無論怎樣,我必須為我的家鄉服務,我永遠是弗吉尼亞人。”

 

四月十七日,李接到司各特的命令,但李再次拒絕了聯邦軍隊總司令的任命。四月十九日,弗吉尼亞有條件地脫離聯邦加入南方邦聯。當天夜裏,李決定南下。第二天,李永遠離開了阿靈頓莊院,舉家南下裏士滿。美國因為李的選擇遍體鱗傷。美國內戰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李。如果李沒有加入邦聯,內戰會在一八六二年夏結束,六十多萬士兵就不會喪生。南方在內戰中能堅持四年,就是因為有李。李執掌南軍的三年中,一直處於劣勢,但南方靠著他不但走出了絕境,而且幾乎讓林肯低頭。南方的失敗是必然的,李之所以是名將就在於他堅持了這麽久。

 

李的內心其實非常痛苦。一個反對聯邦分裂憎惡奴隸製的人,要在聯邦和分裂的家鄉之間作出選擇,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北方決心攻打南方的態度,促使李下決心離開了聯邦軍隊。對當時許多弗吉尼亞精英來說,因為南方的脫離,北方就以武力威脅,對於美國立國精神來說,這樣作,既沒有法律基礎,也沒有道德基礎。

 

其實,戰爭的刺激也是弗吉尼亞脫離的一個主要原因。弗吉尼亞雖屬南方,但位於南北交界。南方蓄奴州中,它是主張廢奴最強烈的一個。弗吉尼亞的一半,西弗吉尼亞,已自行廢奴加入了北方。弗吉尼亞是南方最智慧最具有理性傳統的一個州。獨立戰爭時,弗吉尼亞是創建美國和它的立國原則的最主要力量之一。弗吉尼亞有一大批開國先賢。從華盛頓到傑弗遜,都是弗吉尼亞人。弗吉尼亞是南方對聯邦感情最深,最不願意脫離的一個州。當南方諸州宣布脫離時,弗吉尼亞州議會中反對的人占絕大多數。但是,議員們都同意,如果聯邦軍隊武力侵犯南方諸州的話,弗吉尼亞也將脫離聯邦。對弗吉尼亞來說,他們不讚成南方的脫離,但他們認為一個州有脫離聯邦的合法權利。北方動武的話,意味著北方違背了美國的立國精神,他們將站到南方一邊以示抗議。他們確信,林肯和聯邦國會都沒有這樣的合法權利。不幸的是,弗吉尼亞始終無法避免這樣一個悲劇性的結局。在北方決定進攻南方的時候,弗吉尼亞和另外三個南方州,脫離了聯邦。由於弗吉尼亞的地理位置和它的政治地位,它成了首當其衝的戰場,廝殺慘烈。這是一個慘痛的選擇:弗吉尼亞以極不情願地脫離聯邦,來表示他們對於美國立國原則的尊重;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它一貫的堅持理性傳統。

 

李,當他離開聯邦軍隊回到家鄉的時候,他麵臨的選擇,不是廢奴問題,他從未讚同過奴隸製;也不是聯邦分裂的問題,他也從未支持過聯邦分裂。李麵臨的是一場內戰,作為軍人,他要站在正義的一方。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和許多弗吉尼亞人認為,無論一個州是否應該脫離聯邦,選擇自己的去留是一個公民的權利;同時,無論一個州是否應該脫離聯邦,聯邦都無權因此對該州動武。就內戰而言,李認為正義不在聯邦。於是,李站到了南方一邊,這是李的悲劇,也是弗吉尼亞的悲劇。

 

內戰中,南北雙方稱自己是愛國的。其焦點是分離。林肯的原則是,美國這個自願聯合在一起的聯邦,神聖不可分割。因此,北方把維護聯邦的完整,阻止南方的分離,視為愛國。在南方,最早一批宣布脫離的南方諸州是為了維護奴隸製。然而,在建立了邦聯以及在北方攻擊下,他們麵臨的被討伐的問題與奴隸製無關。南方諸州保衛的是分離的權利,對於南方諸州,尤其象德州等新入聯邦的州來說“隻準加入聯邦不準分離”是很荒唐的。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於是,分離的權利,上升到了愛國的高度,愛邦聯。更何況當時的美國,人們從來就認為自己的州和家鄉才是自己的“祖國”。

 

以李為代表的理性溫和的南方人最終成了曆史的悲劇。他們從未要脫離聯邦。他們認為憲法原則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每個州的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心中,州與聯邦的關係及分治原則,是憲法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反對聯邦以武力脅迫的方式,強行維持聯邦統一。內戰逼近時,他們加入南方,是對地方分離權利的支持及對聯邦入侵的反對。他們要的是自願分合的原則。可是,一旦他們加入了邦聯,就被卷入了在血與火之中,再也無法把理性的訴求與極端南方的訴求分割開了。後來的人們也很難把他們從南方分離開,考察他們的悲劇和思維的合理性。因為,戰爭把他們和南方連在了一起。因為,他們的訴求在當時是超前於曆史的。其實,美國的立國原則也超前於曆史。很多美國人要經過漫長的曆史進程,才能逐步理解,他們的開國先賢是一群多麽不可思議的人。他們站在最貼近地麵最樸素的人性基礎上,但他們的立國理念卻遠遠地走在了曆史的前麵。

 

四月二十三日,李接受了邦聯的要求,掌管弗吉尼亞防務。八月三十一日,李晉升為上將。但李熱愛他合眾國上校的名譽,隻佩帶上校軍銜。李的西點好友邦聯總統戴維斯任南軍總司令,李任他的軍事顧問。內戰初期,李負責南卡羅萊那和喬治亞的海防工程。一八六二年三月,李回到南方首都裏士滿。五月,北軍總司令麥克萊倫率十萬北軍從華府沿詹姆斯河南下,在半島登陸,裏士滿危在旦夕。南軍東部戰場總司令約翰斯頓的六萬人根本抵檔不住北軍。這時李想出了一條妙計:在裏士滿與麥克萊倫相持,同時擊敗其他三路北軍,再與麥克萊倫在半島決戰。李派出了一萬二千人增援杉安道河穀的“石牆”傑克遜。傑克遜不愧是一代名將,一個月內,不但解了裏士滿之圍,還讓華盛頓城內的林肯一夜數驚。

 

一八六二年六月一日,裏士滿郊外的七棵鬆之戰中,約翰斯頓受重傷,李接任南軍東部戰場總司令。五十五歲的李麵臨著災難性的局麵,新敗的南軍約六萬五千人,缺乏經驗也缺少供應,兵臨裏士滿的北軍有十萬以上,裝備精良。李將南軍東部軍團改名為北弗傑尼亞軍團,下屬兩個軍。軍長是“石牆”傑克遜和朗斯特裏特。日後這兩人成了李的左膀右臂。隨後的“七天戰役”中,李以淩厲的攻勢猛擊麥克萊倫的右翼,北軍手足無措,李成功地瓦解了北軍的圍困。接著,他以一萬人的傷亡將北軍趕出了裏士滿,麥克萊倫靠著海軍的掩護倉皇撤退。李揮師北進,在第二次奔牛河戰役中,李再敗北軍。麥克萊倫被林肯解除了波特馬克軍團司令的職務。

 

“七天戰役”改變了內戰的性質。此前,林肯已經意識到了北方無法速勝,必須出奇製勝。一八六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林肯召集內閣會議,建議廢奴。內閣反對,因為這是失敗者的作為,林肯同意等打完一場勝仗後再簽署《廢奴宣言》。

 

李上任後的最初三個月內,以少勝多,擊敗了北軍的三麵合圍,把裏士滿從危機中解救了出來。並幾次來到波特馬克河南岸對北岸的華盛頓耀武揚威。但劍鋒直指華府的南軍有很多問題,主要是南方的經濟實力很難長期供應一支大軍。最好的辦法是殺進北方領土,到北方解決供應問題。李決定入侵馬裏蘭。沒想到在蓄奴州馬裏蘭,南軍並不受歡迎,供應還是沒著落,李隻得繼續北上。在李繼續前進之時,一份軍事命令落在了麥克萊倫手中,李隻得在安特提姆與北軍背水一戰。

 

一八六二年九月十七日,北軍孤注一擲投入大批部隊阻擊節節進逼的李。北軍有絕對優勢,但他們分成四個兵團先後投入戰鬥,這就使李有了機會。李以堅強的防禦頂住了北軍瘋狂的進攻。戰至下午,李親上火線,鼓舞士氣。一次反突擊中,李的右臂被流彈擊傷。千鈞一發之際,援軍AP希爾趕到戰場,李最終擊退了北軍。但因為損失太大,從此以後南軍再也無力進入北方了。這一天雙方共有二萬八千名士兵倒在了戰場上,是為美國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

 

隨後,李又以劣勢兵力擊敗了北軍將領伯恩塞德。林肯任命胡克為波多馬克軍團司令。一八六三年五月,錢瑟勒斯維爾戰役打響。胡克被李和傑克遜擊敗。南軍以傷亡一萬三千人對一萬七千人慘勝。但代價沉重:傑克遜傷重不治。李聞訊道:“我右臂已斷。”

 

南部對錢瑟勒斯維爾大捷的歡欣氣氛,掩蓋了邦聯日益嚴重的問題。封鎖在加強,通貨惡性膨脹;格蘭特緊緊圍住了維克斯堡;班克斯在逼近哈得孫港;羅斯克蘭斯已做好準備,要把布雷格趕出田納西;北軍準備對查爾斯頓實行水陸聯合進攻;波托馬克軍團在拉帕哈諾克河北岸處於臨戰狀態。南軍在各條戰線上都為數量上居優勢的敵軍所包圍。

 

邦聯政府高級官員和高級將領,在當年五月舉行了幾次會議,以製定對付這種形勢的戰略。朗斯特裏特提議,由他率兩個師西進,增援布雷格,向羅斯克蘭斯發動攻勢。此舉如獲成功,將解田納西之急,還將使格蘭特放鬆對維克斯堡的包圍。但李反對。他說,鐵路太差,大軍無法西運;即將到來的夏天會迫使維克斯堡水土不服的北軍撤退;最重要的戰場是弗吉尼亞,北弗吉尼亞軍團不能削弱,應予加強,以便再次進攻北方。這樣可以解除裏士滿受到的威脅,部隊還能從賓夕法尼亞得到補給;迫使北軍增援東部以減輕西部南軍的壓力;通過南軍戰無不勝的力量加強北方的民主黨主和派;再提出歐洲承認邦聯的問題;還有可能占領華盛頓及其他北方城市。李以其崇高威信力排眾議。邦聯批準了李的計劃。

 

李對弗吉尼亞戰場存有狹隘的偏見。作為一個為保衛他所在的州而參戰的弗吉尼亞人,李缺乏把南方作為整體的全局觀。南軍雖然在弗吉尼亞取得勝利,但在西線輸掉了內戰。李認為,進攻賓夕法尼亞會使格蘭特和羅斯克蘭斯放鬆對西線的控製,這隻是一廂情願。不過,要不是李在弗吉尼亞取得了非同尋常的勝利,南方會更早輸掉。如果南軍贏了葛底斯堡戰役,就不會有人議論李的戰略眼光的不足了。 *****

 

 

老錢:美國往事——悲劇英雄:羅伯特·李(二)

 

五月底,朗斯特裏特的幾個師回到了李身邊,李的實力大增,達七萬五千人。六月初,李開始行動。

 

北軍方麵,林肯批準了胡克的辭職,於六月二十八日任命喬治·戈登·米德繼任司令官。米德接過指揮權那天,李的三個軍有兩個在錢伯斯堡;尤厄爾軍一部分在約克城,其餘的在哈裏斯堡。斯圖爾特的騎兵已縱深直入去襲擊北軍殿後部隊。因斯圖爾特不在身邊,使李對北軍的行動一無所知。當偵察員報告說,北軍已渡過波托馬克河時,李才派傳令兵,召集分散的各師。李打算在葛底斯堡以西八英裏的卡什鎮集結兵力。米德已部署好部隊,把守著通往華盛頓和巴爾的摩的關口要道。雙方都無意在葛底斯堡交戰。七月一日清晨,前往葛底斯堡搶鞋的南軍一個步兵旅在途中與城西的北軍兩個騎兵旅交火。有十幾條道路在葛底斯堡匯合,北軍騎兵指揮官約翰·布福德知道它的戰略意義。布福德命騎兵下馬,擊退南軍;同時,雙方的傳令兵急忙去通知援軍前來增援。於是,美國曆史上最具決定性的一仗打響了。

 

南軍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斯圖爾特的騎兵自作主張離開大部隊迂回到了敵後,使李對北軍的行動喪失了耳目。六月三十日下午,希爾軍到了鎮外,但希爾不相信鎮中會有敵人。下令第二天進鎮。這是南軍的第二個錯誤。要是希爾軍先進入葛底斯堡的話,第二天南軍就是防守的一方,會占盡優勢。

 

七月一日,南軍調來了二萬五千人與一萬九千北軍開戰。北軍在撤離前,打退了南軍一次次進攻。下午三點,李到達葛底斯堡。因斯圖爾特不在,李不知道北軍其他部隊的綜跡,他仍不願主動挑起一場大戰。但是,勝利改變了李的想法。他命令尤厄爾酌情決定攻占公墓嶺。尤厄爾舉棋不定,最後決定不進攻。這是南軍的第三個錯誤。要是傑克遜的話,這一命令就是一次全力以赴的進攻。

 

經過第一天的戰鬥,南軍以傷亡五千人的代價拿下了葛底斯堡,但是,敵軍並沒有撤退而是居高防守。第二天上午十點,李決定從三個方向進攻墓地高地。他命令朗斯特裏特立即行動,但直到中午,朗斯特裏特還沒行動。這是南軍的第四個錯誤。 北軍的防線穩固。黃昏時,南軍精疲力竭,放棄了進攻。

 

第三天上午,北軍進攻,要奪回失守的塹壕。六小時的鏖戰中,北軍占領了塹壕,把大部分南軍趕下了山。下午一時許,兩發信號彈打破了葛底斯堡的沉寂。南軍炮彈鋪天蓋地而來。下午三點,南軍停止了炮擊。皮克特師的七千人,開始了衝鋒。當南軍接近北軍戰線時,北軍大炮突然猛射,把南軍切成數段。接著,北軍步兵向南軍打出陣陣排槍。隻有少量南軍衝過石牆,但不是被射倒就是被俘。皮克特師,三個旅長兩個陣亡,一個重傷。十三個上校,非傷即亡,無一幸免。其餘幾個旅,軍官傷亡也這麽多。這是內戰中最有名的一次衝鋒,進攻部隊傷亡六千四百多人。李騎馬來到他們中間,說:“都是我的錯。”這是南軍犯的最大一次錯誤。

 

李和朗斯特裏特忙著修補防線,迎接北軍反攻。然而,北軍並未反攻,負傷的漢考克要求米德進攻。但是,謹慎的米德,隻當了六天總司令,就有三天在為部隊的生死存亡而戰鬥,現在卻沒有利用機會。米德怕部隊傷亡慘重和精疲力竭而喪失戰鬥力,不能發起攻擊。不錯,北軍損失慘重,三千一百五十五人陣亡,一萬四千五百二十九人負傷,五千三百六十五人失蹤,為作戰部隊的四分之一。

 

戰場上屍陳狼藉,數千匹死亡和奄奄待斃的戰馬與死亡和奄奄待斃的士兵交錯枕藉。但是,米德尚有二萬人的預備隊,他們在三天的戰鬥中,沒有參戰。要是米德乘勝進攻的話,內戰很可能在葛底斯堡就結束了。其實,南軍比北軍的傷亡更為慘重。傷亡為作戰部隊的三分之一。

 

七月四日,李的部隊在戰壕裏待了一天。接著,在滿懷希望地北進一個月後,這支部隊冒著暴風雨撤回了弗吉尼亞。在林肯的敦促下,陸軍總司令哈勒克一再指示米德,“向前推進,在李渡過波托馬克河前發動進攻。”北軍騎兵擊毀了波托馬克河上的浮橋。因多雨,水位太高,無法涉水,李陷入困境。掉隊和開小差使李的部隊減員至四萬二千人,而米德則得到了增援,兵力達八萬五千人。米德尾隨著李,對是否進攻南軍猶豫不決。此時,南軍在拚命架橋。七月十三日夜間,南軍從這架橋上逃之夭夭,僅損失了幾百名殿後部隊。

 

林肯得知消息後極為懊惱。海軍部長韋爾斯寫道:“我隻見過一、兩次總統如此煩躁,如此垂頭喪氣。”林肯說:“我們勝利在望,隻要伸出手,勝利就是我們的。但無論我怎麽說或怎麽做,都無法使軍隊前進。”哈勒克函告米德,總統很不滿,米德遞上辭呈。哈勒克再次向米德保證,政府對他很信任,並拒絕接受辭呈。

 

葛底斯堡是內戰中最關鍵的戰役,南軍從此再無能力揮師北上,李也再沒有機會指揮這麽多部隊。南北雙方在戰役中,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南軍統帥李固執己見,北軍的米德則毫無主見,在戰役指揮上漏洞百出。南軍軍長一級的指揮官尤厄爾、希爾、朗斯特裏特、和斯圖爾特一起出錯。北軍則全靠漢考克的臨場發揮。不過,雙方士兵和下級軍官仍是一如既往地英勇無畏。

 

李的錯誤是不該在葛底斯堡決戰,因為南方的人力物力的限製,李一直在尋找決戰的機會,這是李失敗的最大原因。戰役中,沒有一個高級指揮官正常發揮,後人評說此戰時,認為隻要南軍中有一個高級指揮官發揮正常,勝利是南方的。要是“石牆”傑克遜還在的話,葛底斯堡就是北軍的葬身之地。

 

李的這次失敗是慘痛的,但沒有動搖李在南軍中的威望。裏士滿拒絕了他的處分要求。後來的戰爭中,李隻有六萬人,他麵對的是格蘭特的十二萬北軍。格蘭特的目標是裏士滿。李以弱勢兵力與格蘭特交戰,同時嚴重的心髒病困擾著他。在荒原戰役、斯巴薩維利亞戰役、北安娜戰役、冷港戰役中,李憑著遠弱於對手的兵力和裝備,在缺衣少食的情況擊敗了格蘭特,把強大的北軍擋在了裏士滿之外,這一係列的戰鬥中,格蘭特損失了近六萬人。李牢牢地守住了彼得斯堡和裏士滿一線。

 

一八六五年三月,彼特斯堡被圍。格蘭特兵力達十五萬,而且在不斷增加,李隻有三萬五千人。格蘭特穩步推進,李知道守不住了,決定放棄彼特斯堡,南下北卡和約翰斯頓合兵,擊敗謝爾曼後再回師弗吉尼亞。於是,他下令戈登進攻格蘭特。

 

三月二十五日淩晨,戈登發起進攻,格蘭特不為所動,戈登損失五千人後撤退。格蘭特意識到李要突圍,下令謝爾登攻擊南邊的鐵路線,謝爾登大勝,生擒五千人。

 

四月二日,格蘭特發起總攻,北軍的炮火狂轟南軍,AP希爾中彈身亡,李電告裏士滿,守不住了,天黑前必須放棄裏士滿。裏士滿聞訊大亂。

 

四月三日,北軍騎兵開進裏士滿,全城大火。北軍進城後,先到李的住處,撲滅了周圍的大火,並派人嚴加保護,每天給李的家人送食品,以表達對李的尊敬。四月四日,林肯抵達裏士滿,在戴維斯的“白宮”慶祝勝利。

 

此時,李在西撤。四月六日,謝爾登抓住了南軍後衛的三個師,一場戰鬥下來,南軍八千人被俘,包括李的長子和尤厄爾。四月七日,李收到格蘭特的勸降書。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李隻有投降。李的一位炮兵軍官建議,讓南軍深入山區打遊擊。被李回絕:“戰爭是我們軍人的職業,這樣做,是把戰爭責任推給人民,帶來的將是無休止的爭鬥和屠殺。我不是一個好軍人,但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麽做。要是我的死,可以換取人民和這片土地的安寧,就讓他們把我當作戰爭罪犯絞死吧。”

 

四月九日,李來到弗吉尼亞的阿波馬克斯鎮,邁克林家的二層紅磚房內簽署投降協議。看著一身戎裝的美墨戰爭同僚、這個國家最優秀的軍人默默地站在那裏,作為勝利者的格蘭特心情並不好過,戰勝這種對手對真正的軍人來說是莫大的悲哀。李提出,北軍必須保證南軍將士的人格和尊嚴不受侵犯。格蘭特的助手奧特將軍提醒上司,允許所有受降軍官隨身攜帶手槍和佩劍。格蘭特同意了。談判中,李希望他的騎兵和炮兵能保留他們自己的馬匹。格蘭特說:“這些士兵沒有馬匹的幫助,很難收獲下一季的莊稼,養活家中老小,我會這樣安排的。”那些馬匹曾是戰爭工具,但格蘭特和李沒有忘記,美國需要的是和解。四點,簽字結束,敗軍之將李起身告辭。格蘭特親率隨從相送。當李一身戎裝,如一尊雕像般地含淚離去時,在場的北軍全體肅立,脫帽致敬,目送一個悲劇英雄離去。

 

李騎馬回到了南軍營地,到達南軍陣地時,南軍士兵開始歡呼,但他們看到李痛苦悲傷的神情時,歡呼聲隨即消失。眼淚從老將軍的眼中流出,他什麽也沒說。士兵們脫下帽子,默默地望著李從身邊走過。一群士兵在李的指揮部等著和他握手。這時,李開口了:“孩子們,我為你們爭取到了最好的條件,回家吧,你們都是好戰士,你們也一定能成為好公民。我過去一向為你們驕傲,今後也一樣。再見了,孩子們,上帝保佑你們。”所有人都哭了起來。

 

對麵的北軍士兵開始慶祝勝利。炮兵們點燃大炮,讓它們在南軍上空爆炸,以示慶祝。格蘭特聽到炮聲,立即禁止了打炮。他說:“他們曾經是叛軍,現在是我們的同胞,我們停止對他們失敗的慶祝,才是我們對勝利的最好表達。”

 

四月十日,李發表告別演說,南軍投降。第一支放下武器的隊伍是著名的“石牆旅”,盡管當年“石牆”手下的軍官已全部陣亡,但部隊仍然贏得了對手的尊敬。當天有二萬七千八百零五名南軍放下武器。

 

四月十五日,李回到裏士滿。北軍和百姓們象歡迎凱旋的英雄一樣夾道迎接李,李回到家中,閉門不出,因為林肯在前一天晚上遇刺。

 

五月二十九日,約翰遜總統發布特赦,南方領導人可以向總統申請特赦。北方報紙和政客反對這個決定,他們要清算南方領導人的戰爭罪行。六月三日,聯邦大陪審團判決李犯有叛國罪,該判決在南方引起了巨大恐慌。李致函格蘭特,詢問為什麽投降協議沒被遵守。在格蘭特的反對下,對李的審判不了了之。李於六月十三日申請特赦,毫無音訊,李成了沒有國籍的人。一百零五年後,李的申請在國家檔案館被找到,據說當年放錯了地方。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經福特總統批準,李恢複了美國公民的身份。

 

由於不是公民,李無法競選公職。如能競選的話,以李的聲望可以輕易當選。南方戰後正需要李這樣的領導人帶領南方走出困境。不少南方領導人戰後繼續從政,朗斯特裏特和李的侄子都出任過弗州州長,在美西戰爭中成為聯邦軍隊少將。但李對政治心灰意冷。李認為內戰結束了,國家應該恢複團結,他不參加集會,呼籲南方效忠美國。雖然是敗軍之將,但因他的巨大聲望,紐約一家交易所以年薪五萬美元請他任主席,另有一家保險公司出一萬美元用他的名字,都被李拒絕了。

 

一八六五年八月,李被被選為華盛頓學院院長,該學院位於弗州軍校旁邊,內戰中和軍校一起被毀,希望通過李重建該學院。李接受了提名,年薪僅五千美元,外加百分之二十的學費。

 

李對華盛頓學院進行了改革。入學人數從他上任第一年的八十七人,增加到四年後的三百四十八人,華盛頓學院成了南方最好的學校之一。李不僅關心辦學,還關心學生。他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了如指掌。華盛頓學院沒有校規,李的唯一要求是學生要成為紳士。在華盛頓學院的那幾年是李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李的三個從軍的兒子和他一樣成為內戰的幸存者,出身西點的長子卡斯迪斯一直在軍中直到內戰結束,父親死後他擔任了二十六年的華盛頓學院的院長。次子亨利哈佛畢業後從軍,內戰前退役,內戰開始後重新入伍,內戰結束後回鄉務農。一八八七年,亨利以民主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眾議員,四年後死在任上。幼子羅伯特在內戰中由列兵升為上尉,戰後出任參議員。李的三個女兒終身未嫁。

 

李的心髒一直不好,一八七零年九月二十八日,工作一天後,出現了中風的症狀。醫生對此無能為力,以後的兩周內,李時而清醒時而昏迷。臨終前,李再次回到戰場,指揮北弗吉尼亞軍團。十月十二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李下達了最後命令:“拆掉營帳”,然後靜靜離去。第二年夏天,李的那匹著名的戰馬“旅伴”,踩到了一個生鏽的鐵釘,患了破傷風,無藥可治被射殺,安葬在李的墓地附近。

 

李和夫人再沒回過阿靈頓莊園,據他嶽父的遺囑,莊園的產權歸女兒,女兒去世後歸她的長子。李去世後,他的長子卡斯迪斯將聯邦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歸還祖產。一八八二年底,最高法院以五比四的多數判卡斯迪斯勝訴。次年,國會以十五萬美元這個當時的天價買下了莊園,成為美國最著名的軍人墓地。

 

李是內戰和美國曆史上最傑出的軍隊統帥,也是品格最受人崇敬的將領。內戰前,他在不同兵種服過役,這使他在內戰中能充分協調各兵種作戰。李的戰略即為“進攻”兩字,甚至逆境也要進攻,他善於捕捉對手的弱點和漏洞,出其不意地攻擊對手。李對局勢的觀察特別敏銳,從不輕易放過對方的錯誤。李也有缺點,最致命的是他不善於向部下解釋他的計劃,常造成下屬的誤解。葛底斯堡就是一個例子,戰役中他的部下沒人能貫徹他的命令。內戰中,李的每場戰役都要麵對人數上遠遠多於他的北軍。安特提姆之役,李遭到重大損失,葛底斯堡之役,他遭到了慘敗,但李的部隊從未失去秩序也從未崩潰。李始終堅守在陣地上直到最後一刻。李的北弗傑尼亞軍團是美國曆史上最好的一支軍隊。

 

相對於李的軍事才能,他高尚的品格更讓人們懷念。時至今日,李仍是美國最受人崇敬的軍人。李的生日是南方各州的法定節日。以李命名的大中小學遍布美國。每到李的忌日,他墓前就會堆滿鮮花。如今的美國人早已把李當作了美國的象征,一種理想的體現。當福特總統簽署恢複李美國公民的文件時,感言道:“李是一個真正的美國英雄,受到了南方和北方的共同尊敬。”

 

在美國軍人心中,李的地位更是無法替代的。一戰時,美軍歐洲統帥潘興處處模仿李。李手下一名上校的孫子、二戰名將巴頓的坦克戰術脫胎於李的步騎混合進攻。李的對手,北軍“娃娃將軍”的兒子、二戰名將麥克阿瑟剛會講話就立誌以李為榜樣。在美國軍人心中,李不是叛匪,是這個國家的英雄。

所有跟帖: 

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保護私人財產,但是照樣沒收華盛頓後代的私人財產 -好酒- 給 好酒 發送悄悄話 好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2/2020 postreply 19:48:47

對於弱小的一方,墨守成規,教科書式的打法,隻能失敗。 -決不低頭- 給 決不低頭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0 postreply 09:03: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