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如何評價崔健的《假行僧》?

本帖於 2020-02-17 18:04:2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煙鬥狼 編輯

如何評價崔健的《假行僧》?

——回答ZH網友提問

 

這首歌是有政治寓意的,不是置頂那位90後能夠完全讀懂的(但他確實讀懂了一半)。崔健是部隊大院子弟,他經曆過文革,這撥人曾經有無比堅定的信仰,有不可一世的自信和萬丈豪情(我有這雙腳,我有這雙腿,我有這千山和萬水——雖已落魄,儼然還是一副英雄相),但到了改革開放年代卻出現了巨大的信仰危機,原來可以拿命去換的理想成了“看上去很美”的肥皂泡。歌裏麵的“假行僧”實際上就處於信仰破滅後的虛空恍惚狀態,像精神病似地從南走到北,從白走到黑。為什麽要“行”?因為沒了理想,就沒了歸宿——“走過來,走過去,沒有根據地”(《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實際上是一種精神上的遊蕩。之所以稱為“僧”,因為理想已經破滅到要看破紅塵了。他好像什麽都不在乎,甚至對自己都有強烈的蔑視,但他從內心裏仍然渴望真愛,仍然希望這世界還有什麽真的東西能夠讓他找到。可是他不敢再往這個“真”上押什麽了,他也沒什麽可押了。假如那姑娘(實際上是美好事物的代指,當然也包含佳人)是真心對他,他則更怕傷害她,所以把話挑明了說:你不要對我有什麽指望,覺得我能回報你什麽,因為我已經“廢柴”了。整個作品充滿著一種幻滅後的絕望,在絕望中又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一絲留戀,如同黑洞周圍的那一圈光暈。也正是因為這一絲留戀,“僧”還不能做到四大皆空,所以才稱之為“假”。歌裏麵或有某種自嘲,但絕不是諷刺什麽“裝/逼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歌者自詠,是“八十年代新一輩”(不是80後)裏麵相當一部分人的自我觀照,不應按這個時代的網紅套路進行解讀。

熟悉這首歌的人都知道,《假行僧》的現場版遠遠勝過發行版,原因在於古箏效果不同。現場版是張珊彈的,發行版是王勇彈的。按說王勇的名氣和功力都在張珊之上,但是在這首歌的配奏上,張珊卻完爆王勇,因為張珊把假行僧身上那股既無牽無掛又黑冷悲愴的情緒演繹得淋漓盡致,聲聲如鉤,直將靈魂掏離軀殼,散入空中。王勇的彈奏稱得上純熟專業,有一些豪邁,甚至有一些圓潤,卻不能隨著假行僧的遊魂飄蕩。

 

煙鬥狼

曾經的教書匠,現在的生意人。著有《老煙記事》。

 

2019-06-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