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曾國藩的外孫女,卻從不遵循家訓;她是上海道台聶緝椝的幼女,結婚時宋美齡為她做儐相;她是時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萊塢;她是上海名媛中“紮眼”的刺頭,朋友落難時,她挺身相助……她就是聶其璧。
愛情故事
義無反顧嫁給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回來的清貧教授,雖然家中常有小的爭吵,但聶其璧對丈夫情深意重。
1999年,作家宋路霞敲開了上海市桃江路25號一幢老宅的大門。這是曾經上海道台聶緝椝的幼女聶其璧與丈夫周仁的家。房子依然與聶其璧在世時一樣,經曆了時間的侵蝕,外牆斑駁不堪。
聶其璧的小兒子周麒早已安居美國,每年都要抽空回上海老房子中住上一兩個月。就在這所他出生長大的房子內,周麒向宋路霞講述了母親的一生,塵封的往事從老人的回憶中噴薄而出,故人往事在追述中鮮活再生。
不守家訓特立獨行
雖然家教嚴厲,但是少女時代的聶其璧卻“膽大包天”,敢翻牆跳窗去看戲約會。
聶其璧出生於1900年,在她出生前,父母已育有七兒三女,聶其璧是第11個孩子,後有一幼弟。聶其璧的母親曾紀芬是曾國藩的女兒,其父聶緝椝是當時的上海道台(相當於今上海市長)。
聶家花園占地數十畝,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海派園林。聶其璧在此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母親曾紀芬是曾國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話,大家稱她“滿小姐”,後被人尊稱“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訓,起居定時,飲食節製,勤儉持家。每年必恭書曾國藩的“伎求詩”數遍,其書法頗得父親真傳,當年京滬大多上流家庭都掛有她的墨寶。
曾紀芬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即使子女已經成年,仍隨時耳提麵命。她說:“教導兒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當從大處著想,不可嬌愛過甚。尤在父母誌趣高明,切實提攜,使子女力爭上進,才能使子女他日成為社會上大有作為的人。”
但聶其璧卻是家中的異數,因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因此頗有點嬌縱的特權。即使對子女管教甚嚴,曾紀芬卻一直“管不了”這個幼女。
按照聶家規矩,女孩必須按時回家,晚上不能出門。聶其璧卻“特立獨行”,晚上出門不說,就算母親鎖了大門,她也要翻牆出去。
如果母親知道後派人守著院牆,她就爬窗出去。母親屢次訓斥卻“管不了”,聶其璧照樣出門後約上朋友看戲、看電影。
聶其璧愛獨往獨來,凡事都有自己的主張,絲毫不理會家人的勸誡。現在看到的聶氏家族的全家福,男士大都著一襲長衫,女士則一律緊身小襖。曾紀芬坐在中間,兒孫在身旁整齊排開,傳統的威嚴一覽無餘。但就在這一排神情肅穆的紳士和淑女間,聶其璧卻是一臉不屑,眼神中透出一股傲氣。打扮自然與大家不一樣,燙著頭發,穿一身花衣花裙,在照片中格外顯眼。
宋美齡為她做儐相
聶其璧在結婚這件事上亦特立獨行,相中了當時上海交大教授周仁,並請宋美齡在婚禮上為她做儐相。曾紀芬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每周在聶其璧的陪同下到虹口景靈堂做禮拜。聶其璧雖然頑劣,但十分孝順,每周必陪同母親到教堂。
彼時,宋子文和宋美齡兄妹倆已留學歸國,住在虹口附近。每周也陪同母親倪桂珍到景靈堂做禮拜。每周兩家人見麵少不了寒暄一番,日子久了兩家人就熟悉起來。
兩家的小姐媳婦也經常走動,宋美齡於是成了聶家花園的常客,與聶其璧私交不薄。
當時宋家老太爺宋耀如已仙逝,大姐宋藹齡雖嫁孔祥熙,但此時孔還未飛黃騰達;二姐宋慶齡雖嫁孫中山,但辛亥革命後南北對峙,形勢複雜,生活仍不穩定;宋子文歸國後頭幾年並不順利,甚至在追求晚清洋務重臣盛宣懷的七女兒盛愛頤時,盛家一度嫌他窮。
宋家聲威在1927年蔣宋聯姻之後才振作起來。但聶其璧之父時任上海道台,自己又是曾國藩的外孫女,其三哥聶雲台又是大實業家、上海總商會會長,彼時家勢相當顯赫。1923年,聶其璧結婚,新郎是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務長的周仁教授——其祖母是盛宣懷的姐姐。相比聶其璧三位姐姐所嫁之人,周仁算不上家底雄厚,但聶其璧卻義無反顧嫁給這位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回來的清貧教授。
後來,周仁教授成了國內著名的冶金專家和陶瓷專家,中國科學社和《科學》雜誌的發起人之一。
出嫁前,聶周兩家老太太一起商量合計,邀請尚在閨閣的宋美齡充當聶其璧的儐相,宋美齡爽快地答應了。婚禮當日,她穿著一身漂亮的衣裙,戴著一串珍珠項鏈來到聶家,笑容可掬。
但宋美齡不知道的是,這件事讓聶其璧在幾十年後的文革中備受衝擊。“文革”中,造反派借此為由多番折磨聶其璧及家人,抄走了她的結婚照,甚至武斷地認為聶其璧一心巴結宋家,連婚禮都邀請宋美齡參加,大動幹戈審問她與宋美齡的關係,聶其璧因此幾番遭罪。
為追星孤身橫跨大西洋
聶其璧為追星隻身追到好萊塢,家中存有她最為珍視的與克拉克·蓋博、羅伯特·泰勒等明星的合影。
聶其璧自幼在教會學校上學,交友甚廣,在上海的中外交際圈中十分出名。她是標準的電影迷,對好萊塢的大明星非常崇拜。隻要有新片上映,準可以在電影院中發現她的身影。由於丈夫工作繁忙,她則獨自上電影院,婚後絲毫不減對好萊塢影星的癡迷。
1939年,已為人母的聶其璧毅然決定獨自到美國看一看自己的多位偶像。當時正紅的《亂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蓋博,《蘇伊士》的主角泰羅·鮑華,《羅賓漢》的主角艾洛·弗林,《魂斷藍橋》的主角羅伯特·泰勒,甚至後來成為總統的羅納德·裏根以及童星秀蘭·鄧波兒都一一與聶其璧合影。
甚至有電影明星聽說她是專程從大洋彼岸來看望他們時,主動贈給聶其璧自己的簽名照。她離開美國後並未立即返家,而是改道去了法國,在巴黎有人警告她歐洲立即要開戰,聶其璧這才回家。
聶其璧對此番追星所得的“寶貝”十分珍視,時常拿出來獨自賞玩,又或一臉興奮地向家人提到照片中的大明星。
家庭“戰爭”不斷
婚後聶其璧仍不改小姐派頭,飯桌上風波連連,連丈夫吃什麽都要一一安排好,文弱的丈夫周仁則“忍氣吞聲”。
婚後,聶其璧與丈夫周仁搬到桃江路25號的一幢洋房中。
家人對嬌小姐能否與丈夫和睦相處感到擔心。兒子周麒回憶道,父親工作繁忙,除任職上海交大教授外,另兼教務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工程研究所所長等,每天隻有吃晚飯時才和家人聚在一起,飯後又立即回書房工作。家中大小事務都由母親掌握。
隔幾日飯桌上便有好戲上演,吃飯時,聶其璧心疼丈夫工作繁忙,往往把自己認為好吃的菜往丈夫碗裏夾。聶其璧是湖南人,嗜辣;周仁是江蘇人,愛食甜。
有時候,丈夫實在不想吃聶其璧夾來的菜,便抗議:“我不要吃!”
孩子也隱隱對母親的“強勢”有所不滿,紛紛表示支持父親。聶其璧一看丈夫孩子合起來反對自己,不由得大怒,杏目圓瞪地跟丈夫吵起來,也免不了責罵孩子。
每每此時,周仁教授看情勢不對,妻子生氣,就立即把碗中的飯菜扒進嘴裏息事寧人,這時聶其璧才肯安靜地坐下來吃飯。
雖然家中常有小的爭吵,但聶其璧對丈夫情深意重。文革中,周仁身患重病,聶其璧一麵照顧丈夫,一麵還要應對造反派,更要替丈夫回答造反派的逼問。
曾國藩的外孫女竟淪落到為後生小輩所辱的境地,讓聶其璧悲從中來,在被逼得走投無路時,聶其璧就以大哭來對抗,她號啕大哭,沒完沒了,造反派拿她也沒有辦法。
然而,盡管聶其璧使盡渾身解數,但夫妻兩人卻依然沒能相扶相持地走出文革歲月,1973年周仁教授辭世。
就算身處灰色年代,聶其璧仍然不改其小姐派頭。當時上海街頭深陷藍灰色海洋,她依舊燙頭發,穿一身連衣裙,化濃妝,口紅豔麗。淮海路上的麵包房和咖啡店的老板都親切地稱她“美國外婆”。
聶其璧的一生仿佛都以自己的方式對抗,對抗嚴厲的家規,對抗泯滅人性的時代。
永不變更的大家風骨
艱難歲月並沒有磨滅聶其璧身上的大家風骨,親朋好友中無論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她皆伸出援手。
丈夫去世幾年以後,聶其璧的生活仍然艱難,直到“四人幫”粉碎幾年後,周仁教授得以平反,聶其璧的生活才有所好轉,每周有一天可免費用公家的車。但她阿姨盛愛頤,近代上海灘最大的資本家盛宣懷的七小姐卻晚景淒涼——其子被發配到安徽山村,音訊難通;女兒被分配在福建工作,千裏相隔。
當年手擲60萬兩白銀建上海“遠東第一樂府”的白樂門舞廳的盛愛頤,年過八旬卻孤身住在上海五原路一棟房子的汽車間內。聶其璧為之憤憤不平。
一天,盛愛頤的女兒莊元貞返滬探親,聶其璧知道後,用自己一周隻能用一天的公家汽車載上母女倆直奔上海市委統戰部,但直到最後也沒人出來解決問題。
最後,在聶其璧和其他親戚的幫助下,盛愛頤的女兒終於回到了母親身邊。聶其璧感情豐富,急他人之所急,親戚和朋友中無論貧富,她一視同仁。若有誰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位昔日上海的名媛便會出手相助。
聶其璧與母親一樣長壽,丈夫去世後,她與孩子生活了十幾年。
1986年,在周仁教授去世十三年後,中國科學院為緬懷他一生為教育事業所做的奮鬥,紀念他為鋼鐵冶金事業和陶瓷業做出的貢獻,在上海冶金研究所杏佛樓前落成他的銅像。
聶其璧帶著兒子及親戚出席,此時的聶其璧一身黑衣,滿頭銀發的她仍然硬朗,拄著拐杖站在丈夫的銅像前。與聶其璧共享昔日風光的名媛大多已不在人世,她們時代獨有的風骨也隨之消散。
1990年,這位一生都不墨守成規的名媛也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