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與蘇修關係惡化,三年困難結束後的62年起,中國即開始從荷、英、意、法、德及日本大規模進口設備,這一時期中國共進口了84項成套設備和技術,涵蓋了石油、化工、冶金、礦山、電子和精密機械等領域。文革幹擾了這個進程。完成已有的進口合同也有困難。
國外留學也是如此。50年至65年,派往留蘇及東歐人員超過萬名。平均每年不到一千名留學生。其中,在文革之前的六十年代,才開始有極少數人去西歐留學,比例很少。沒有留美人員。文革開始,派遣留學生工作停頓。中美關係改善之後,72年到78年開始有少數留美學生。平均每年不到300名。而且,家庭出身及政治背景是選派留學生的首先考慮因素。文革前如此,文革期間更加嚴格。留學不僅僅取決於學業和成績。對幾壇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會成為每年的300分之一。
79年開始,每年派出上千名公派留學生,甚至上萬名。後來,每年還有更大數量的自費留學生。在文革前以及文革期間,這些完全不可想象。不同的家庭出身及政治背景的學生都可以出國留學。不是紅色的二代,不在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