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小史

來源: 龍劍 2020-01-11 08:27: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88 bytes)

                                                                      二胡小史

        中國民族樂器中拉弦樂器產生最晚,隋唐時期才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奚琴”的最原始拉弦樂器,它正是現代“二胡”的前身。嚴格地說它還隻能叫做擦弦樂器,因為最早出現的“奚琴”沒有可以拉動的馬尾弓,而是用竹片摩擦絲弦發聲。據研究,原始的“奚琴”是當時居住在遼西的奚人所發明。

        從曆史淵源看,奚人發明的奚琴其實是“出口轉內銷”。打擊樂器鼓類有一種鞀鼓:長柄,鼓身兩旁綴靈活小耳,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麵擊鼓作響,這玩意兒實際就是幼兒玩具撥浪鼓。在鞀鼓基礎上,秦代出現一種叫“弦鞀”或“弦鞉”的樂器,它的形狀是直柄,圓形音箱上兩麵蒙皮,用手彈,像後世的三弦,不過隻有兩根弦。

        居住在遼西的奚族是鮮卑族宇文部落的一個支係,叫做庫莫奚,隋代把族名簡稱為奚,奚人接受了弦鞀,並把它改良成為奚琴,於是人們以為它是奚人的民族樂器,如歐陽修就曾有詩句:“奚琴本出奚人樂,奚人彈之雙淚落。”

        用“彈”字描述奚琴演奏方法恐怕不正確,奚族改良成的“奚琴”,早在唐初就已經用“竹片弦間軋之”技法演奏。到了北宋改用馬尾琴弓,成為正式的拉弦樂器。

        從和歐陽修同時的陳暘所著《樂書》所繪圖來看,“奚琴”琴筒成扁圓形,跟鞀鼓形狀很像,有琴杆、琴軸、馬尾弓和二根琴弦,但沒有千斤。兩軸置於琴杆右側,與現代琴軸的設置相反,漢族現代二胡類樂器中隻有廣泛流行於福建地區,用於南音、莆田十音等的南音二弦琴軸設置仍是這樣。

        “二胡”這個名稱是近代才出現的,此前都叫胡琴。元代胡琴開始采用琴筒蟒皮蒙麵,蟒皮因特殊的組織構成,具有強度大、受氣候影響小、色澤鮮明等特點。

        《元史》中曾記載:“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可見元代胡琴從演奏到裝飾都已和現代二胡相當接近了。

        現代的二胡形製在明代基本定型,現存明代尤子求所繪的《麟堂秋宴圖》中看到的胡琴,已經出現了唐宋的史料記載中沒有的千斤。千斤是琴杆上扣住琴弦的裝置,或叫千金,對胡琴的琴弦起固定和切弦的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

        現代中國各地戲曲,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南宋光宗年間的南戲,經過元末明初的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和昆山腔四大聲腔發展而來。其中弋陽腔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現代戲曲中各地的高腔全都來自弋陽腔,它的配樂伴奏樂器最豐富,已經包括弦樂器,二胡類樂器很可能從那時就開始用於戲曲伴奏。

        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戲曲界著名的劇壇兩大盟主“南昆北弋”的局麵,二胡類樂器就成為重要的戲曲伴奏樂器。

        此後隨著戲曲種類的豐富,出現了不同劇種伴奏用的提琴(明清的昆曲)、京胡、京二胡(京劇和漢劇)、板胡(秦腔和豫劇)、梆胡(晉劇)、高胡(粵劇)、椰胡(潮劇)、枕頭琴(莆田戲)、馬骨琴(壯劇)、牛腿琴(侗戲)等。 

        此外,各地曲藝使用的有墜胡(河南墜子)、大筒(湖南花鼓)、四胡(蒙古說唱)等,國內還有其它民族的二胡類樂器:馬頭琴(蒙古族)、冉卜(又叫葫蘆胡,壯族)、根卡(藏族)、納西胡琴、葫蘆琴(納西族)等。

        近代大型國樂隊中的弦樂聲部使用的有二胡、高胡、中胡、革胡等,其中二胡音色柔美抒情,發出的聲音極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聲。

        近代著名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擴充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

        劉天華還創作了十首二胡獨奏曲,使二胡從此從民間伴奏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登上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劉天華所創作十大名曲是:《病中吟》、《月夜》 、《空山鳥語》、《苦悶之謳》、《悲歌》、《良宵》、《閑居吟》、《光明行》 、《獨弦操》和《燭影搖紅》。逝世時有人用這十首曲子標題的第一個字做成一幅挽聯:“良月苦獨病,燭光悲空閑”。

        近代還有一位著名民間二胡演奏家華彥鈞(瞎子阿炳),其傳世作品有:《聽鬆》、《二泉映月》、《寒春風曲》。二胡其它優秀的代表性曲目很多,如催人淚下的《江河水》、思緒如潮的《三門峽暢想曲》、宏偉壯麗的《長城隨想》和奔騰激昂的《賽馬》協奏曲等。

 

所有跟帖: 

好文 -glory1978- 給 glory1978 發送悄悄話 glory197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09:03:42

請看我下麵的評論和此圖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10:52:48

評論未看到,這幅圖說明什麽?不懂,請賜教。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0 postreply 09:08:57

莫庫奚族是一個能歌善舞,技藝高超的民族。不但發明了胡琴,還發明了馬車等。最早記載出於殷商的甲骨文中。那時就淪為奴隸。因手藝高超, -LingYuan- 給 LingYuan 發送悄悄話 LingYuan 的博客首頁 (77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12:25: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