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N兄,見內。

來源: LingYuan 2020-01-10 17:08: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28 bytes)

您鏈接的文章沒讀過,但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文章,也認為是“所有”,可能是同出一處。

BY THE WAY,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對隋文帝時期舍利的來曆介紹很清晰。

我不相信有兩大原因:

1. 從字形上不對。如果“X”是“所”字,那麽所右麵”斤“上的一撇是取自”修“字最後一筆的。不可能一個筆劃同時用在兩個字中。此外,其下的字形和“有”相差很遠 (缺上麵的橫和左麵的豎,假如左麵的豎模糊或磨損了,中間兩小橫的位置也不對,太靠左麵了,會出頭)

2.從意思上,如果是“所有”,後麵的”未獲“沒著落。這裏的字詞應該有“反複尋找”之意。告訴後人,經反複尋找,未獲寶安法師奉詔安葬的佛舍利。從而知委於後人。

仔細看了一下,根據字形,認為Y應該是“句”字(發音勾)。“句”有查找,查考的意思(見漢典詳細解釋第5條)。如果是這樣,X就應該是“訂”字,有訂正之意。訂句:反複訂正,反複查找。舍利很小,如玉米粒大小,例如,在查找過程中會發現類似形狀的石頭(或其它舍利?)等,必須訂正是不是舍利。

杜兄高見如何?

順便說一下“弟三度修複”的原委。朝陽北塔初建於北魏,為木塔。大火燒了之後,隋文帝時代在原基座上修了磚塔,此為第一度修複。之後唐代又修複一次,此外第二度,遼代修複了兩次,為第三度和第四度。顯然這個磚是遼代第一次修複時候放的磚(也就是所有修複次數的第三次,你連結的文章在這點上語焉不詳)。

“邑”字的考證,出自於我本人(經過閱讀其它有關文獻悟出來的,網上有這方麵的文章。)。當時遼代各地有邑社,成員主要是有錢的俗世但信佛的人。這些邑社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捐錢在當地修塔。

磚上第一句話(同共齋心結緣)的言外之意是沒找到佛舍利這件事是這個組織人員與地方官員都見證和公認為真的。

另外你鏈接的文章中說隋代時候放置舍利時候(或當晚?)有白光出現三次,也很有意思。因為據當地人說,上次修複該塔(十幾年前?),放佛舍利開光的時候,天空中突然有霞光出現(或其它類似異常現象)。還有就是朝陽方麵帶佛舍利到杭州參加過一個佛界盛事,在佛誕節,說天空也有異常現象出現。當時是一個副市長領隊,這個副市長也很震驚。

 
 

所有跟帖: 

謝謝討論,我對這方麵沒研究,不敢亂說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212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06:38: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