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的真跡,有史隱其內,乃天下公器也...

來源: LingYuan 2020-01-09 16:50: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2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ingYuan ] 在 2020-01-09 18:09: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到目前辨認出大部分的字,還有幾個字沒辨認出來,主要是字跡有些模糊,須根據上下文分析推測,加之對殘存字形的辨認以及整字的推測。

 

此磚文旨在告訴後人,在第三度重修的時候,(經尋找),沒有發現隋文帝時候葬於佛塔中的舍利。朝陽北塔為“五身同體”塔。曆經五個朝代修複重建而成現今的塔。第二次重建是在隋文帝仁壽年間(A.D.600年代)。隋文帝下詔將原塔改建成密簷式磚塔(原為樓閣式木塔),並下葬佛舍利。隋文帝是出生並成長於寺廟裏。後來撫養他的和尚給了他若幹舍利。隋文帝將這些舍利分發給各地,葬於佛塔中。遼代第二次修複在1040年代。

 

錄文(斷句筆者加):

霸州(1)邑眾(2)諸官,同共{齊}心結緣。第三度重{修}【XY】寶{安}法師奉隋文帝敕葬舍利{未}獲。請後知委。

注解:

(1): 從其它文獻分析,朝陽在遼代有個時期也稱為霸州。遼代契丹時期(早期的遼代)有個習俗,從北宋俘虜的漢人押到遼國之後,定居之地都按其家鄉命名,以減少思鄉之情。但這種叫法在遼史以及正式曆史文獻中未有記載。可能是民間稱呼。

(2):邑眾,此處“邑”有特指。隋唐至遼(以及以後明清時代),各地有俗佛教徒組成的組織,稱為“邑社”。主要是興建佛塔,傳揚佛法。類似現在基督徒的團契。邑眾,指當時朝陽邑社的人。

{齊}:也可能是“齋”字,存疑。

{修}:字跡不清,極似“修”字

【XY】:兩個字。從上下文推測,與後麵的”未獲“銜接而成”經尋找。。。而未獲“的意思。

{安}: 也有人認為是”光“字。但筆者認為{安”更像。且隋文帝時候,朝陽北塔名為寶安寺。

{未}: 也可能是”不“字。

 

 

所有跟帖: 

那兩個字不是“所有”嗎?網上有全文的辨識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268 bytes) () 01/10/2020 postreply 09:58:40

是我不相信。原因見內 -LingYuan- 給 LingYuan 發送悄悄話 LingYuan 的博客首頁 (2970 bytes) () 01/10/2020 postreply 16:27: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