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罷棹頭東,應不是 掉頭東】-- 求辯字

本帖於 2020-01-08 18:45:5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弓尒 編輯

 

Search Results

Web results

 【大江歌罷棹頭東,應不是掉頭東】---- 周公19歲時東渡 

 

 

此幅 可能是總理手跡

下圖應是臨摹

 

右詩為吾十九歲東渡時所作  周恩來

(左側小字不清晰,不詳,不敢斷言)

【看了左邊的小字注釋,感到此詩不是周公真跡,而是臨摹】

 

學勤摯友囑以拙書供雲竭壁-(供其補壁)

兄長實即漾厘之丹青高手不

敢違次  敬臨恩來書詩為之

 

庚寅至當帶  吾安 時年 十又五

(黃區為存疑之字,請高手明鑒斧正)

 

據周總理南開學校的同班同學後來又都在日本留學的張鴻誥先生說,1919年3月,周總理準備回國。張鴻誥請他到自己的住處吃飯,為他餞行。幾個同學邊吃邊談,互相贈言。張鴻誥知道周總理的詩文、書法都很好,拿出了事先準備下的宣紙,請周總理臨別贈言。周總理提筆把他兩年前東渡日本時寫下的這首詩寫成條幅,送給了他。直到打倒了“四人幫”之後的1977年,張鴻誥才把自己珍藏的這幀條幅,送給了中國革命曆史博物館。至此,這首詩才得以與世人見麵,遂流傳開來。

 

《大江歌罷棹頭東》是1917年9月周恩來為尋求革命真理,東渡日本前夕寫下的七言絕句。

1919年3月,周恩來擬離日返華。

臨行前,他的同窗好友張鴻浩等人為他餞行,請他書贈留念。

於是,周恩來揮筆書贈了這首舊作,

(近兩年了,周公未忘此詩)

並在詩後寫有 “右詩為吾十九歲東渡時所作”, 等字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