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聽了《中日交惡史》,覺得其描述那段曆史相當客觀,或者先前沒有了解的。
比如:
- 北伐軍隊攻下南京後,發生殺害外國僑民的時間。 英法軍艦大炮炮轟了南京城,用以報複。 可是日本上司下令忍讓,隻是要賠償損失,為此一個中級軍官覺得無法保護自己的僑民,而破腹自殺。
- 9.18事變的爆發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日本間諜中村震太郎被秘密殺害。
- 7.7事變發生之前,中日磨擦已經很大,抗日情緒也很高,有不少勢力希望挑起打日本的戰爭。 在7.7發生的前一天,就曾有日本兵訓練時遭到附近不明對手的實彈射擊。 7.7事變發生後幾個小時,GCD(喜馬拉雅播音員,怕被和諧竟然使用了"某某黨"一詞)就說日本人全民侵略華北。
- 7 .7 事變的3個禮拜後,發生通州大屠殺,200多日本平民被倒戈的中國保安隊殺害
- 8.13是老蔣企圖把日本人趕出上海。 而我們過去學的曆史是日本先發起攻擊。 《沙家浜》裏就有" 8.13 ,日本在上海打了仗..."的唱段。
- 敘述到"南京大屠殺"時,就用了"中方聲稱"30萬被殺這一詞。這一點與中國人的民族情緒不符
本想寫更多一些感受,但是對那段曆史的細節除了 9.18, 1.28, 7.7, 8.13幾個時間點以外,並不是很了解,怕寫不好。 所以下麵轉帖一篇別人的感受。
---------------------------------------------------
讀馮學榮的“中日交惡史”有感(一)
這兩日,初讀了一遍馮學榮的〈日本為什麽侵華: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感覺還是有收獲的。書的封麵,一群孩子身著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軍裝,手持木槍列隊,稚氣未脫的麵孔上,一臉的茫然,渾不知等待著他們的,將是送死的命運。戰爭,就是這麽一個巨大而無情的絞肉機,屍山血海,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作者寫作的態度還是客觀中立的,多是讓資料說話,不全下定論,書中對中日雙方也予以客觀的稱呼:中國,日本,或者是中國方麵,日本方麵,等等。閱讀時,讓人想起沈誌華教授曾經說過的一段研史心得:“研究曆史時,你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等等,完全以一種超然的局外人的立場對待史實和資料,這樣,你才不會被自己的身份或者情緒所左右。”可以說,本書的作者真的做到了這點,以一種冷靜的立場,不偏不倚地分析,這是很難得的。中國的史書,從太史公的史記開始,一直到當下一些作者的曆史著作,感情色彩都太濃鬱了,往往把曆史寫成了文學的樣式。正因為讀多了這種文學樣式的曆史,當年第一次讀到史景遷的“改變中國”時,受到的震撼是難以磨滅的。冷靜、客觀、不帶感情色彩的敘述,讓事實本身說話,這樣寫出來的曆史才能更接近本來麵貌。
上世紀三十年代爆發的中日戰爭,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不僅是中國的悲劇,也是日本的悲劇。而這場悲劇卻猶如涓涓細流匯成了澎湃向前的大河一般,勢不可擋地發生了。莫非曆史也自有其宿命?其實日本從一開始,並無全麵侵華之野心,日本始終在意的,是滿州,是東北。最後釀成兩國大打出手的,有多方麵的因素:殖民時代強者為尊的叢林法則,中日兩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日本軍方獨大的一意孤行,乃至蘇俄暗中的陰謀煽動,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說,在這場大戰的最後爆發中,中日雙方的政界、軍界乃至民眾,都積極地參與了演出,再加上背後蘇俄影影綽綽的身影,曆史真是合力之作用也。
讀了此書,感覺日本也是個冤大頭。當初,為了染指東北,先是不惜與俄國大打了一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勉強勝利,然後想得到東北的采礦權鐵路權啥的吧,也就是滿蒙權益。誰曾想還沒多久,清政府就倒台了。得,這下繼續和北洋政府打交道,要它承認清朝時簽的條約,沒想到條約未及承認,又被段祺瑞要了一筆西原借款。給你借款了,也答應給予東北的權益了,可轉眼間段也下台了,這下打交道的對象改成張作霖了。張作霖也是能拖就拖,日本人實在受不了了,就把張作霖炸死了。可這下好了,張學良接了老子的班後,徹底倒向南京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了。在日本人看來,我當初為你滿州,死了那麽多人,才趕走俄國人,你中國難道不應該感謝我嗎?讓我在東北得到相應的利益不應該嗎?可是沒想到中國政府的變化比變臉還要快,結果是大清、北洋、國民政府,一個比一個態度強硬,要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日本人付出了巨大代價,眼看著就要落空,啥也得不到,能甘心嗎?所以,最後,“九一八事變”就橫空出世了。
惟願曆史不重演——讀馮學榮的《中日交惡史》有感(二)
日本當年屬於後起列強,急於向外擴張殖民,覺得清朝國力弱,自然向它下手。但後起者要想再攫取利益,自然不象老牌帝國那麽容易,當年大英帝國以幾千人的軍隊,就能逼得清朝老大帝國割地賠款,這種好事到日本這裏就沒了。且不說老牌列強會幹涉殖民新秀對大清的染指,法德俄三國幹涉還遼就是一例,就是想通過武力戰勝來殖民,也非易事。
甲午戰爭,其實對日本來說也勝得僥幸。按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裏的分析,日軍當年能在黃海海戰中獲勝,完全是因為購買了吉野號之故,因此艦速度快,才占了很大便宜。所以我方才有鄧世昌決定用艦撞沉吉野的壯舉,惜乎又中了魚雷。而在陸戰方麵,朝鮮戰場中日軍隊其實是打得難解難分,可關鍵時候又是主帥逃跑,才導致兵敗。即使這樣,如果中方堅持繼續打下去的話,那就在中原決戰,日方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濟,而中方地大人多,完全可以支撐下去。其實當年高層就有人建議繼續打下去,但慈禧卻無心再戰,割地賠款了事。
而日俄戰爭,日本付出了慘重代價,最後談判時俄方就不象中方那麽好說話了,堅決不賠款,不行就再打,而日方已經難以為繼了。最後隻好放棄賠款,取得旅順和大連的控製了事。日本方麵可以說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好不容易取得了東北的一點利益,你說它舍得放棄嗎?為了滿州,日本連國聯都退出了,不惜與世界翻臉,而中日雙方的民族主義高漲又都不妥協,最後隻能越打越大,直到世界大戰打個底朝天罷不了手。
中日爭端的背後,似乎總有蘇俄暗地裏煽風點火的影子,比如那個有名的“七七事變”,馮學榮的書中給出了他搜集的資料,就顛覆了我們以往的印象。
書中給出的一些細節也很有意思:首先,當時日本軍隊因為一個失蹤士兵與中國軍隊衝突後,日本軍隊還向上級請示怎麽辦,可見當時他們並不是計劃好了要進攻北平,全麵進攻中國更是無從談起;其次,盧溝橋衝突隻短短五個小時,中共方麵就立馬做出了反應,向全國發出了抗戰宣言,這也奇怪得緊;第三,當時竟有一幫男女學生在中日軍隊之間的野地裏放鞭炮,弄得以為雙方軍隊都以為對方開槍;第四,當時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是中共地下黨員,他在1937年4月接到指示,以攻為守,爭取將華北的日本兵一股氣趕出去,但解放後上級讓他交還了這個指示的文件原件;最後,這盧溝橋的第一槍,竟不知是誰打響的,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