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平:皖南事變中犧牲最悲壯的新四軍將領

來源: 千裏 2019-10-18 11:41: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172 bytes)
袁國平:皖南事變中犧牲最悲壯的新四軍將領


 
 

袁國平1936年於延安

 

 

 

1941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挑起事端,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6日,當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人奉命北移至涇縣茂林地區時,突遭8萬餘國民黨軍隊圍攻。我軍被迫抗擊,血戰七晝夜,終因彈盡糧絕,大部分幹部戰士壯烈犧牲。軍長葉挺冒死請命,被國民黨扣押,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被叛徒暗害。萬分危急之際,一位負責軍隊政工的將領挺身而出,率餘部繼續北撤。激戰中,他身中數彈,倒在血泊之中。彌留之際,為不連累戰友,他悄悄將手槍對準了自己的頭顱,成為“皖南事變”中犧牲得最悲壯的我軍高級將領。他,就是被毛澤東親自推薦到新四軍任政治部主任的袁國平。

 

 

 

袁國平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筆名最寒,1906年5月26日生於湖南邵東縣,6歲時被父母送入私塾,後轉入邵陽最好的學校——循程高等小學讀書。在循程高小,他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加上個子最矮,穿著最差,常常受到一些富家子弟的欺侮。作為拳師之女的母親,平時教給他一些拳腳功夫,告誡他要極力忍讓,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易在人前動武。袁國平牢記慈母教誨,從不爭強好鬥,惹是生非。可是,有一天放學後,老是欺侮他的富家子弟又擋住他進行挑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袁國平奮起還擊,將那幫小家夥打得落花流水。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欺侮他了。

 

 

 

袁國平不僅膽子大,武功好,而且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而在同學中很有號召力。有一次,因先生體罰同學過重,袁國平看不順眼,講了幾句公道話,反被那位先生訓斥了一頓。第二天,袁國平以不上學表示抗議。班上其他同學見他不來上學,也紛紛跟著罷了課。那位先生在校方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跑到袁家說好話,保證今後不再體罰學生,袁國平才答應邀同學複了課。從此,老師們都對他另眼相看了。當五四運動的浪潮波及邵陽的時候,他每天帶領同學上街遊行,高呼“打倒賣國賊,反對廿一條”的口號,開展抵製和查禁日貨的愛國行動。

 

 

 

1922年,袁國平考取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他學習刻苦,愛好廣泛,對國家大事尤為關心。由於他成績優異,思想進步,能團結人,加上能言善辯,同學們一致推舉他為一師的學生代表,參加長沙市學聯。

 

 

 

1923年6月1日,長沙各界為收回旅大舉行反日示威,日本水兵槍殺市民,造成“六一慘案”。慘案發生後,袁國平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遊行示威和罷課、罷工、罷市鬥爭。

 

 

 

袁國平酷愛文學,是一師文學研究會的會員,深得國文教師田漢的賞識,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袁國平1925年1月於一師畢業後,接到已經離開一師到上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的田漢來信,邀請他去上海協辦“南國社”。袁國平遵從恩師之約,來到上海。不久,南國社因宣傳進步思想被反動當局扼殺。這對袁國平是一次極大的震動,他深感軍閥混戰,時局險惡,隻有推翻反動的舊政權,中國才有希望。此時適逢黃埔軍校在上海招生,袁國平毅然決定投筆從戎。

 

 

 

1925年10月,袁國平乘船至廣州,經複試被錄取在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入校後,他積極參加左派學生運動,努力向共產黨靠攏。在周恩來、蕭楚女等共產黨人的培養教育下,這年年底,他如願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袁國平提前畢業,擔任國民革命軍左翼宣傳隊第四隊隊長,參加北伐。每到一地,他便帶領隊員向老百姓做政治宣傳,並深入各階層群眾中開展社會調查,趕寫宣傳材料,揭露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屠殺中國人民的血腥罪行。

 

 

 

“四一二政變”後,蔣介石策動反革命力量瘋狂進攻武漢革命政府。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革命軍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與反動派血戰到底。袁國平在隨軍開赴鄂西作戰前夕,給母親寄去一張照片,並在背麵寫道:“願拚熱血頭顱,戰死沙場以博一快。他日,兒成仁取義,以此照為死別紀念……”表達了他為革命甘拋頭顱灑熱血的堅定決心。

 

 

 

1927年8月1日,袁國平率領學兵連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部隊轉戰廣東,途經江西會昌時,他帶領全連指戰員與守城的國民黨新軍閥浴血奮戰,全殲敵軍1000多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使部隊得到有力的補充。

 

 

 

會昌戰役後,部隊經閩入粵,到達廣東汕頭。袁國平奉命留下聯絡和收容失散的南昌起義人員和赴粵參加革命的同誌。11月底,以張太雷為書記的中共廣東省委,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決定在廣州舉行工農武裝起義。袁國平受黨的派遣趕到廣州,參加起義前的準備工作,負責接待和安置各地前來廣州參加起義的人員。12月11日淩晨3時半,廣州起義爆發,袁國平參加了攻打公安局的戰鬥。他指揮一部分戰士及工人赤衛隊員爬牆進入公安局,配合周文雍指揮正麵進攻。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激戰,敵人就被全部解決,大獲全勝。起義軍打開牢門,救出被關押的共產黨員及革命群眾800餘人。當天成立了廣州工農民主政府。

 

 

 

12日,在英美帝國主義炮艦的配合下,軍閥張發奎部從四麵八方向廣州進行瘋狂反撲。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部隊經浴血奮戰後,決定撤出廣州, 袁國平也轉移到花縣。這時,來到花縣集中的起義人員已有1300多人。經袁國平提議,起義部隊召開了黨的負責人會議,決定將起義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由葉鏞任師長,袁國平任黨代表,立即開赴陸豐,與紅二師會合。

 

 

 

紅四師從花縣出發,一路過關斬將,攻下東江區第一座縣城——紫金,公開處決紫金縣縣長邱國忠等17名罪大惡極分子,於1928年1月2日與紅二師勝利會師。1月23日,紅四師抵達海豐縣城,與彭湃領導的農民赤衛軍會師。

 

 

 

在海豐期間,袁國平一邊積極協助彭湃開展以海陸豐為中心的東江流域土地革命,一邊認真總結南昌和廣州起義的經驗教訓,狠抓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他主持召開師黨委會議,決定在連隊建立黨支部,出版《紅軍生活報》、《造反》等刊物,對官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全師上下精神麵貌煥然一新,戰鬥力大大提高。在4月中旬的葵潭戰役中,紅四師的一個連配合當地200名赤衛軍,打垮敵人一個營;5月上旬的惠來戰役中,紅四師3個連又打垮敵人一個團,並擊斃團長向卓然。國民黨《中央日報》對此哀歎不已:“紅軍在海陸豐愈鬧愈凶,日甚一日,全省治安,大費躊躇。”敵人急調10倍於紅軍的兵力“圍剿”東江革命根據地。為保存革命力量,東江特委與紅二、四師黨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紅軍化整為零,分散遊擊,並派彭湃、袁國平等繞道香港去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

 

 

 

1928年11月,袁國平受黨中央指派到達湖南平江,擔任湘鄂贛特委委員兼宣傳部長,後接任了王首道的湘鄂贛特委書記。

 

 

 

1930年6月,紅三軍團成立,彭德懷任軍團長、滕代遠為政委、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兼紅八軍政委。當時,以王明為首的中央要求紅三軍團攻打武昌。彭德懷、滕代遠、袁國平經過分析,認為這是個脫離實際的“左”傾冒險指示,不宜執行。於是,他們改變了作戰計劃,攻占湖南嶽陽,造成進攻武昌的假象,然後乘長沙守敵空虛之際,掉轉頭來長驅直入,一舉攻克了湖南省會長沙。進入長沙城後,袁國平立即帶領全體政工幹部,刷標語,出牆報,搞演講,大造宣傳聲勢,並派自己的夫人邱一涵及其兄邱炳接管偽《國民日報》社,排印《紅軍日報》,及時報道紅軍攻克長沙的勝利消息。為了辦好《紅軍日報》,袁國平除了動員各方力量為之撰稿外,他自己身體力行,審閱或親筆撰寫了大量重要社論和文章。他的文章筆鋒犀利,言簡意賅,很有鼓舞力和戰鬥力。

 

 

 

1930年8月,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市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一軍團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為總政委兼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袁國平任總政治部副主任並繼續兼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擔任這一職務一直到1935年2月,在紅軍的政治、思想、組織建設等方麵積累了不少經驗。每次戰役開始前,他都注意寫出該戰役的政治工作計劃,在戰役結束後又及時寫出該戰役的政治工作經驗,用以指導以後的工作和戰鬥。他還把多年來創造的政治工作經驗加以整理,寫出了《戰時政治工作經驗》一書,為紅軍大學訓練幹部提供了一本有益的教科書。

 

 

 

1934年2月,袁國平出席了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盡管長征是在匆忙中開始的,但袁國平還是抓緊時間對部隊進行大轉移前的政治動員。長征開始後,由於博古和李德繼續實行錯誤的軍事路線,致使紅三軍團在搶渡湘江時損傷慘重。袁國平站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一邊,與彭德懷一道批判博古、李德完全脫離了中國革命的實際。他們都希望毛澤東能在危難之際重新出山力挽狂瀾,領導全黨和指揮紅軍。

 

 

 

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後,袁國平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將會議精神傳達到團以上幹部。在遵義會議精神鼓舞下,紅三軍團在貴州土城縣青崗村的戰役中,一舉殲敵兩個團,使紅軍轉危為安。接著,又打響了婁山關戰鬥,這是一場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的比賽。在搶占婁山關的急行軍中,袁國平組織宣傳隊,沿途寫標語、畫漫畫、唱歌、打快板、設立宣傳鼓動棚、擺上留聲機放唱片,千方百計做好宣傳鼓動工作,大大鼓舞了指戰員的士氣,使我軍得以搶先敵軍5分鍾登上婁山關頂,從而爭取了戰鬥的主動權,殲滅大量敵軍,奪取了長征史上第一個重大勝利。

 

 

 

1935年6月,紅一、四方麵軍在四川懋功會師。7月,紅三軍團改為紅三軍,袁國平任軍政治部主任。8月,中央決定橫跨草地,北上抗日。為了勝利通過草地,袁國平召開團以上政工幹部會,說明過草地的重要意義。由於有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紅三軍克服了重重困難,於1935年8月底走出了草地。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紅一、三軍改編為北上抗日先遣支隊。袁國平出席了這次會議,在會上,他堅決擁護毛澤東代表黨中央所作的報告,嚴厲譴責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嚴重錯誤。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袁國平滿懷勝利的喜悅,寫下許多詩詞,其中在《和毛主席長征詩》寫道:

 

 

 

萬裏長征有何難

 

中原百戰也等閑。

 

馳騁瀟湘翻濁浪,

 

縱橫雲貴等彈丸。

 

金沙大渡征雲暖,

 

草地雪山殺氣寒。

 

最喜臘子口外月,

 

夜辭茫荒笑開顏。

 

 

 

1935年11月,袁國平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政治部主任,不久調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中國抗日紅軍大學前身)第三科政委。後來,第三科改為紅軍教導師,他出任該師師長兼政委。

 

 

 

1937年3月,袁國平率紅軍教導師來到甘肅慶陽,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在深入群眾訪貧問苦中,他發現土豪劣紳馮翊清父子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提出要對其進行嚴厲打擊。當時有人擔心打擊馮氏父子會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袁國平耐心地做工作,告訴大家必須堅持又團結又鬥爭的方針,在鬥爭中求團結才會有真正的團結。統一思想後,袁國平下令拘捕馮氏父子等人,將他們的罪行公布於眾,然後立案審判,依法嚴懲。這一案件的妥善處理,贏得了民心,推動了工作,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慶陽抗日工作開展得紅紅火火,國民黨政府軍也決定派團前往參觀訪問,對此,有人認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不樂意接待他們。袁國平開導說:“對這個參觀團,我們不但要接待,而且要接待好。這是送上門的統戰工作,這樣好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喲!”那些原來思想不通的同誌,被袁國平一席話說得茅塞頓開。

 

 

 

參觀團裏有一些人是袁國平當年在黃埔軍校的同學,相見之後,一位老同學感慨地說:“袁仁兄,軍校畢業後,我們分道揚鑣了,你朝左走,我們向右轉了。”

 

 

 

袁國平侃然一笑:“兄台們,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你們去過黃陵嗎?離這裏不到300裏。諸君若有興趣,小弟願驅車奉陪。在下都是炎黃子孫,麵對外族入侵,應當撇棄前嫌,攜起手來,一致對外!”

 

 

 

另一位老同學拍著袁國平的肩膀說:“以袁仁兄之大才,若能到我們那邊去,定能委以高位,奉以厚祿的。”

 

 

 

袁國平聽罷,笑著回答說:“謝謝兄台美意,不才此生別無所求,唯願為民眾、為民族做點有益的事。”

 

 

 

參觀團在慶陽的兩天裏,無不佩服袁國平高超的領導才能和卓越的抗日業績。臨行時,他們向他求詩留念。袁國平頷首從命,作《七絕》二首:

 

 

 

其一

 

三年同學十年仇,

 

百戰糾纏一戰休。

 

差幸幹戈化玉帛,

 

願從風雨濟同舟。

 

 

 

其二

 

逐鹿中原為國是,

 

十年征戰聽人評。

 

相逢休話鬩牆事,

 

莫使神州任陸沉。

 

 

 

七七事變後,袁國平迫切要求上前線殺敵,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自己的一切。他在給侄兒振鵬的信中說:“願為我中華民族之生存和解放,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而戰鬥,縱然捐軀疆場,死而無憾。”又在致其兄醉如的信中寫道:“國事如此,願以最後一滴血貢獻於國家和民族……”這時,國共兩黨達成協議,將南方8省紅軍遊擊隊改編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由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當時項英向中央建議由張際春任軍政治部主任。但是,毛澤東慧眼識英才,推薦袁國平擔任這一重要職務,他在1938年3月18日給項英的電報中稱讚道:“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能擔負獨立工作。”

 

 

 

這年4月,袁國平帶領50多名幹部從延安到達安徽岩寺新四軍軍部。新四軍是由幾十股紅軍遊擊隊組成的,過去幾乎沒有政治機構,全部政治工作需從頭做起。袁國平到任後,對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對新四軍的政治工作作了全麵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政治工作製度,規定團以上有政治機關,設黨代表或政委,連設指導員,班排設政治戰士。政工幹部的配備,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在物色政治部敵工部長時,他經過反複考察,不避嫌疑,認為畢業於日本帝國大學的軍部上校秘書林植夫表現很好,是個夠條件的人選。但林本人卻說自己不是共產黨員,曾一度有過反共言論,不宜到政治部擔任對敵工作。袁國平開導他說:“現在全國上下不分黨派和信仰,一致對外,不必計較過去的事了。隻要現在不反共,願意接受我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好辦了。”林植夫感動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產黨也。”林任職後,工作積極負責,做出了出色的成績。

 

 

 

在對待國民黨軍隊的問題上,袁國平堅決執行中央“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指示,先後幾次派新四軍政治部戰地服務團去國民黨第五十軍進行友好訪問和宣傳演出。兩軍球隊也時常舉行友誼賽。然而,國民黨頑固派容不得其五十軍與新四軍關係密切,派頑固分子陳去惑到五十軍任職。陳到任後,製造事端殺害了具有進步思想的團指導員沈廷渠。袁國平密切注視陳去惑的一舉一動,先後兩次去信對其行為提出警告。但陳置若罔聞,進一步製造兩軍摩擦。袁國平通過五十軍中的進步勢力,控告陳去惑迫害沈廷渠的罪行,迫使張治中下令將陳去惑撤職查辦。由於國民黨頑固派穀正綱的包庇,陳去惑被查而不辦。袁國平又專程到三戰區向張治中質詢,激起各部隊政工人員的共憤,穀正綱、陳去惑終於被調離三戰區。

 

 

 

袁國平一方麵利用國民黨內部矛盾進行政治鬥爭,一方麵展開強烈的政治宣傳攻勢,先後發表了諸如《論合法與不合法》、《勿使親者痛和仇者快》、《申討親日投降派》等多篇文章,對國民黨頑固派不抗日專反共的罪惡行徑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憤怒的譴責,獲取了全國人民和國民黨愛國將士對新四軍的同情和支持。

 

 

 

為了全麵加強新四軍思想政治工作建設,1938年1月,袁國平提議新四軍創辦教導營,後又以教導營為基礎,擴建新四軍教導總隊,由袁國平兼任總隊政委。對總隊建設,袁國平十分關心,從辦學方針、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他都親自過問,並為教導總隊編寫了《新四軍政治工作十講》等教材,供受訓的學員學習。這年6月,新四軍召開了首屆政治工作會議。袁國平在會上作總結報告,全麵總結了新四軍成立以來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階段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針和任務。會後,他深入到南京、江寧、蕪湖一帶前線進行了約兩個月的調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袁國平對文藝理論卓有研究,而且高度重視文藝工作。他領導下的政治部創辦了戰地服務團,下設抗敵劇社、宣傳隊、創作隊和民運隊等,先後創作和演出了不少抗日劇本和歌曲,其中《新四軍之歌》和劇本《繁昌之戰》都是在他的直接關懷和參與下完成的。在他的倡導下,連隊普遍建立了青年隊和軍人俱樂部,組織青年軍人讀書看報、辦牆報、繪畫、唱歌、寫文章,還經常舉辦籃球比賽和各種學習競賽。袁國平酷愛讀書寫作,不管工作多麽繁忙,征途多麽勞頓,一有時間就讀書看報寫文章。除了馬列著作外,對文學、曆史書籍,他都愛不釋手,因而具有淵博的知識、敏銳的思想和很高的理論水平。他的政論文章立論精辟,說理透徹;他的演說材料充實、語言風趣、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陳毅曾誇獎說:“國平是個好的宣傳鼓動家,有才幹。”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和皖南部隊9000多人在奉命北移時遭到國民黨軍隊重兵包圍。軍長葉挺冒死請命被顧祝同扣押,副軍長項英和副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被叛徒暗害。在萬分危急之際,袁國平挺身而出,指揮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隊繼續突圍北撤。激戰中,他身中數彈,一頭從山坡上栽到溝底的草叢中。13日晚上八九點鍾時候,軍部衛士連副連長李甫帶領100餘人突圍至離軍部六七裏遠的周家山窪時,突然發現一個血肉模糊的人躺在那裏。俯下身去仔細一看,才看清是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大家立即圍上去,連聲喊著:“袁主任,袁主任!”

 

 

 

袁國平慢慢地睜開了眼睛,有氣無力地說:“你們走你們的,趕快突圍出去,不要管我了。”

 

 

 

戰士說什麽也不肯丟下自己的首長,他們借著探照燈的光亮迅速查看了袁國平的傷勢,發現他全身四處中彈,其中一顆子彈穿透左胸,渾身血糊糊的。李甫立即組織幾位身強力壯的戰士輪流背著袁國平繼續突圍。大家趁著夜色在山林中摸索著前進,天快亮時才趕到章家渡。章家渡水深齊胸,河麵較寬,無從找船,幾個人將袁國平抬在肩上涉水過河,走到水深的地方就舉在頭頂上。不幸的是,部隊在過河時被敵人發覺,密集的子彈掃過來,許多同誌犧牲了。袁國平也幾次掉進水裏,又一次次被戰士們從水裏撈起,頂起來繼續前進。這樣折騰了好幾次,二三百米寬的章家渡用了40多分鍾才渡過,100餘名戰士過了河隻剩下三四十人了。

 

 

 

過了河,大家在章家渡下遊的一個廟門口稍事休息。戰士們圍著昏迷過去的袁國平,一聲聲地呼喚著:“袁主任——袁主任——”過了好一陣子,袁國平慢慢地睜開眼睛,掙紮著用微弱的聲音講了最後幾句話:“你們走你們的……趕快突圍……不要……管……我了……,向……組織上……替我……匯……報……”

 

 

 

戰士們感到揪心的難過,不忍心拋下敬愛的首長而去。袁國平了解自己的戰士,為了不拖累部隊行動,為了部屬們能夠輕裝突圍,趁大家不注意時,他從口袋裏摸出手槍,向自己的頭部扣動了扳機……

 

 

 

袁國平,這位不足35歲的新四軍高級將領,將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實現了“如果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後一發留給自己,決不做俘虜”的諾言。

 

 

 

1955年,中央軍委指示南京軍區將袁國平的遺骸由安徽涇縣茂林遷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重新安葬。(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注:1、袁國平係湖南邵東縣範家山袁氏族人。始遷祖袁子明,原居直隸勇平府灤州令公寨。乃朱元璋手下戰將,明軍攻克寶慶府(今邵陽市)之功臣,後任寶慶衛指揮,致仕後率子福良、福振居大東鄉三溪一都杉山村(今邵東縣範家山袁家灣袁家台)。老班行:春一陽生,龍躍九天,振聲萬裏,彩德盛宣。新班行:北祖之南方,光榮嗣代昌,傳家崇孝義,邦國重賢良。

 

2、其妻邱一涵,生於1907年,湖南平江人。袁國平犧牲後,任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1949年後任江蘇省委常委、監察委員會書記。1956年因患癌症去世。安葬時,唐亮、宋時輪、鍾期光等親自扶靈,幾十名將軍及近百餘名省市領導、上千名群眾為她送行。其子袁振威,解放軍文職少將,海軍指揮學院專家組成員、海軍作戰指揮學博士生導師,主持過10多項總部和海軍作戰指揮領域的重大課題研究。

 

 

 

 


1954年袁振威與母親在上海

所有跟帖: 

英雄幸存遺孤!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9 postreply 01:32: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