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沒有能夠實現

《隆中對》選自《三國誌》。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在《隆中對》裏,諸葛亮為劉備描繪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前景:

“自董卓獨掌大權以來,各地豪傑同時起兵,占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終之所以能打敗袁紹,憑借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占據江東 ,已經曆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麵隻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麵和 吳郡 、會稽郡相連,西邊和 巴郡 、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可有占領它的意思呢? 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 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麵占據漢中,那裏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麽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複興了。”

縱論天下大勢的“隆中對”使流離無助中的劉備有撥迷霧見青天之感。兵不過三千、地僅有新野一縣,與漢天子在血緣上已遠隔十五代的這位“皇叔”,自此按照諸葛亮的謀劃,選擇了先奪荊州、次取四川、再爭天下的發展方向。然而這個戰略意圖最終以失敗告終。

為什麽《隆中對》最終失敗了?

諸葛亮主張實力弱小的劉備不要與北方強敵曹操爭鋒,亦不可向江東地頭蛇孫吳三代盤踞的老巢發展,體現了真知灼見。不過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三步走的戰略方針卻考慮不周,第一步奪取荊州的選擇便違反了避強擊虛的原則。荊襄九郡位於國內腹心地帶,又地處江漢平原且河流交錯,以騎兵為核心的曹軍和以水軍為主力的東吳都勢在必爭,陸戰不如曹、水戰不如孫的劉備集團在此與強手角逐時顯然處於弱勢。赤壁之戰後,劉備利用曹、孫矛盾,以政治聯姻和“暫借”方式控製了荊州中心,而北部襄樊由曹軍占領,江夏(今武漢)被迫讓給東吳,一個荊州實際也是三分。其後劉備向四川發展時,也需留下關羽率重兵留守。

諸葛亮在隆中建議先取荊州為家,其次攻占四川,“一旦天下有變”再從荊襄和四川分兵兩路以鉗形攻勢北伐。這一戰略計劃的致命缺陷,又使兵力本來不足的劉備犯了兩線作戰之兵家大忌。加上古代蜀道之難如上青天,與荊州千裏之遙救援不易。留守的關羽在曹、孫之間兩麵受敵,失敗勢在必然。劉備反攻荊州又遭彝陵大敗,蜀漢從此走向衰落。

諸葛亮剛出茅廬時,曹操正集結主力南下爭荊州,勢必同孫權集團火並,此時劉備正可乘機西進漢中,可惜這一難得機遇未被抓住。公元219年,在《隆中對》十二年後劉備攻取了漢中,曹軍卻在七八年前已占關中、西涼,向這一方向發展的最佳戰略機遇期已經錯過。若是劉備先行控製西北邊郡和廣大草場,就可以建立一支能在陸戰中擊敗曹軍的強大騎兵,統一天下的目標便可能實現。

縱觀中國古代分裂割據的戰史,有一基本規律——凡南北分裂者北強南弱,凡東西分裂則西強東弱。其基本原因,便是東部和南部地區養馬困難,缺乏騎兵便難取得陸戰優勢。後來諸葛亮北伐中原時不敢派魏延直襲關中平原取長安,而屢出祁山,便因所部多屬西南步兵,想以山地戰和長弩優勢彌補騎兵劣勢。不過此刻魏蜀實力相差懸殊,縱然諸葛丞相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業精神發揮到極致,也無法改變這個千古智者是一個失敗英雄的史實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