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曆史上下五千年,有這麽一群人,不遠千裏或萬裏來到中國,終其半生或一生,為華夏奉獻忠誠。行者接下來就盤點一下曆史上有名的一些外籍名臣大將。
炎黃時期:應龍和九天玄女
應龍和九天玄女可以說是戰爭史上較早的外援。
應龍,著名的龍族帥哥,長得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本體是一條肋生雙翅的天龍,黃帝最忠心的頭號馬仔,黃帝之戰無役不予。既能化作人形手持西瓜刀,也能化為龍形舞動尖牙利爪,戰蚩尤,斬誇父,還幫大禹治過水。
九天玄女,傳說中的女戰神,更是黃帝戰勝蚩尤必不可少的盟友,沒有她的指點和兵法的傳授,黃帝造不出指南車,更無法打敗蚩尤的氣象攻勢。
大秦阮翁仲
阮翁仲,這個人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那麽秦始皇聽過吧?他曾經"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過秦論》裏的這番話,是說秦始皇造過十二個銅人,據說就是以阮翁仲為模板。阮翁仲就是秦始皇手下的巨人將領,而且是外籍將領。
阮翁仲據說是秦南海郡人,就是現在的越南人。他在越南史書中被稱為李翁仲。《嶺南摭怪》、《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鑒綱目》等書都提到了他;在李翁仲家鄉建有祭祀他的祠堂。後世的越南人將李翁仲尊為福神,稱其為英烈威猛輔信大王。《明一統誌》卷十九記載:"阮翁仲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以為瑞。翁仲死,遂鑄銅為其像,置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有見之者猶以為生"。就是說阮翁仲身高三米,氣質端莊英勇,不同於常人。秦始皇派阮翁仲去守臨洮,震懾匈奴。於是秦始皇在他死後為他做了個銅像,放置在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來了,看到這個銅像,以為阮翁仲還活著。一個外國人,不遠萬裏為秦國戍守邊疆,忠心可鑒。
大漢金日磾
金日磾,休屠國太子,匈奴族,漢武帝近臣,西漢名臣,著名的少數民族政治家。金日磾身世挺慘,休屠國因為幫著匈奴,被霍去病給打殘了,祭天小金人都給搶回來了。後來休屠王被渾邪王和匈奴單於滅了,金日磾就投奔了漢朝。漢武帝很欣賞重用他,金日磾也奉上了他一生的忠誠。先後平定了馬何羅刺殺漢武帝之亂,又幫助霍光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死後獲得了陪葬漢武帝茂陵的榮耀,不低於衛青霍去病。
唐代外籍名臣
唐朝是個大一統開放的王朝,有很多外籍外族官員,突厥、高麗、日本、阿拉伯官員都有,如果說其他朝代外籍官員隻是個別的話,唐朝外籍官員就可以建一個大群了。群裏的大V們如下:
阿史那思摩,突厥人,太宗時授右武衛將軍,逝世後,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
阿史那杜爾,突厥人,太宗時官拜左騎衛大將軍,尚衡陽長公主,授駙馬都尉。
執失思力,突厥人,左領軍將軍,後因功進封安國公
哥舒翰,突厥人,那句"哥舒夜帶刀"說的就是他。玄宗時授右武衛員外將軍,充隴西節度副使、都知關西兵馬使、河源軍使。
契苾何力,鐵勒人,太宗時授鎮軍大將軍,行左衛大將軍,徙封涼國公,死後贈輔國大將軍、並州都督,陪葬昭陵。
白孝德,安西人,官至安西、北庭行營節度、鄜坊、邠寧節度使,封昌化郡王。
阿倍仲麻呂,日本人,居留唐朝五十年,曾安南都護、鎮南節度使等官。他19歲來華,唐玄宗非常喜歡他,給他起漢名叫晁衡,在中國生活30多年,娶妻生子,他兒子二三十歲才知道父親是日本人。
新羅人崔致遠於僖宗朝一舉及第,授宣州溧水縣尉,後為淮南從事,又為侍讀兼翰林學士,知瑞書監。
藤原清和,日本人,在中國任官,官居秘書監監正。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館長,從三品。終生未回日本。
金思蘭,新羅人,即新羅王金興光之侍子,玄宗時官拜為太仆員外卿。
高仙芝,高麗人,玄宗時官至武威太守、河西節度使。和阿拉伯帝國的恒羅斯一戰就是他打的,雖敗猶榮。
黑齒常之,百濟人,因對吐蕃作戰有功,高宗時官至左武衛大將軍、檢校左羽林軍。
卑路斯,波斯王子,國亡來唐,高宗時官拜右武衛將軍,中宗時又拜左威衛將軍,卒於唐。
李元諒,波斯人,德宗時官拜華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潼關防禦、鎮國軍節度使。
阿羅憾,波斯人,武周時官拜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金城郡開國公。
李彥升,大食人,宣宗時一舉中第,受翰林學士。
明朝外籍官員:利瑪竇
利瑪竇,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萬曆朝來中國,先後在澳門、廣州、南昌、南京、北京居住,不僅深入學習傳播中國文化,還自願當起了明朝官員的外教老師,把西方先進的天文、地理知識傳入中國,主持繪製《山海輿地全圖》。
清朝外籍官員:赫德和朗威理
羅伯特·赫德,英國人。
曾擔任晚清海關總稅務司達半個世紀之久(1861年-1911年),在任內創建了稅收、統計、浚港、檢疫等一整套嚴格的海關管理製度,他主持的海關還創建了中國的現代郵政係統。死後滿清政府追封太子太保,嘉其忠心。
朗威理,英國人,北洋水師總教習。
朗威理出身英國海軍,信奉的是英國海軍的"礁石"原則。在北洋水師擔任總教習期間,樹立權威,嚴格訓練,嚴肅軍紀,北洋水師中曾流傳"不怕丁軍門,就怕朗軍門"的說法。而且朗威理對於國家榮譽、海軍榮譽非常看重。1886年,朗威理同北洋水師三艦訪問日本長崎,中國水兵與日本當地民眾浪人發生衝突,導致長崎事件爆發,北洋水兵5人死亡、44人受傷、5人失蹤。琅威理認為此時北洋海軍實力遠勝對手,強力主張對日開戰,炮轟長崎,但被李鴻章拒絕。清政府因其功,授予二等第三寶星並賞給提督銜,他的頭銜全稱是"會統北洋水師提督銜二等第三寶星琅威理"。可惜朗威理辭職離開後,北洋水師軍紀訓練急速惡化,如果他還在,說不定會改寫北洋水師的命運。
革命軍隊中的外籍英雄:
白求恩,加拿大醫生,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投身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
柯棣華,印度醫生,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投身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1938年隨同印度援華醫療隊到中國協助抗日,先後在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服務,任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
畢士悌,朝鮮人,25年入黨,在東北組建第一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義勇軍。後擔任中央紅軍紅一方麵軍紅一軍團參謀長,軍團長和政委分別是後來的共和國元帥林彪和聶榮臻。36年2月率部東征,突破黃河天險時犧牲。
洪水,越南人,早年投身中國革命,參加過兩萬五千裏長征,45年回越南參加越共領導的武裝起義並擔任大軍區司令,被授予越軍少將軍銜,後回中國工作,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是曆史上唯一一位雙重軍籍,雙重黨籍的將軍。
來源:曆史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