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各行各業都有其代表人物,比如政界的蔣介石、商界的孔祥熙、文化界的徐誌摩等等。而說到新聞界,那代表人物一定是龔德柏。龔德柏天不怕地不怕,誰都敢得罪,就連粵軍名將都對他無可奈何。
龔德柏的父親是當地的秀才,所以從小就對龔德柏的教育很重視,而龔德柏的身上也流淌著一種寧折不彎的文人氣概。長大後龔德柏公費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主攻政法、外交方向,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回國後,龔德柏投身於報界,和好友合辦了《世界晚報》,這是南京當時最大的報社。龔德柏當時有一個外號叫“龔大炮”,就是因為他敢說真話, 不管對方地位多高,他都敢炮轟。
比如在1948年時,龔德柏認為程潛更適合當副總統,就公開炮轟程潛的競爭對手孫科,不惜造謠說壞話,雖然孫科城府深,對龔德柏的嘴炮不做任何評價,但孫科的部下們卻聽不下去了,要知道孫科手下可是有無數粵係名將,畢竟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廣東人,而孫中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無法撼動,更是給他們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於是粵係名將張發奎和薛嶽就站了出來,帶著部下來到《救國日報》(當時龔德柏在這裏工作),這兩位將軍絕對是家喻戶曉,張發奎早在孫中山在世時地位就已經不低,而薛嶽更是在抗日戰爭中殺敵最多的將領。
有這兩位出馬,其他粵係將領都覺得龔德柏必然要跪下道歉,都等著看龔德柏的好戲,結果反倒是張發奎和薛嶽遇上了對手。
兩位猛將毫不留情麵,一進報社就開始打砸,天上都是被揚起的墨水排字盤,報社內一下子就變得一片狼藉。張發奎和薛嶽好不解氣,直接上樓準備把龔德柏抓起來,但讓張發奎和薛嶽沒想到是,龔德柏一介書生竟然直接掏出一把手槍,指著張發奎與薛嶽的腦袋,雙方一時之間陷入了對峙,最後還是張發奎與薛嶽泄了氣,因為不想把事情鬧大,就和龔德柏對罵了一通,但論罵人,他倆哪是龔德柏的對手,最後隻好悻悻而歸。
但此事一出,得利的確是龔德柏,他一下在在南京名聲大振,被民眾稱為是日報界的梟雄,這次秀才遇到兵,贏得卻是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