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老照片的創作者是英國攝影師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他於1862-1887年在上海經營照相館。在這一時期,他因為攝影水平高超、經營能力強,成為當時在華外國攝影師中的翹楚。
撐傘的年輕女子。
上海街頭角落裏的剃頭攤子。
晚清時期桑德斯在上海灘很受歡迎,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能為黑白照片進行手工上色,並且技藝高超。他那個時代還沒有彩色攝影,但是高明的攝影師可以通過碳素印相工藝和重鉻酸鹽工藝為黑白照片繪製色彩。
賣雞毛撣子的小商販。
本文選取的照片,就是桑德斯在上海拍攝並上色的,而後銷售給感興趣的西方媒體和遊客。他設計場景,雇用模特,擺拍了一批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影像,客觀上構建起了那個時代西方人對中國的記憶。
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似乎在汲水灌溉。
現在我們在網絡上能看到的上色老照片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利用AI技術進行著色的,由攝影師本人在曆史情境下手工上色的並不多見。相比之下,小編相信後者更能還原曆史真實。
一位來自小康之家的婦女。
在桑德斯的要求下,她特意把一隻腳放在腳凳上,以便讓她那纏得小小的“三寸金蓮”在畫麵中更突出。當時外國人並不能理解中國婦女的纏足習俗,對此隻有好奇與獵奇。
兩男子撐著遮陽傘坐在獨輪車上。
這兩個人相貌很相似,說不定是雙胞胎呢。
身上掛滿樂器的小商販。
桑德斯拍攝的人物非常多,理發師、農民、小商販、婦女等都在其拍攝之列。他的作品常在《遠東》、《倫敦新聞畫報》等西方雜誌發表。
黃浦江上的一個小碼頭,江麵上帆影點點。
織布的婦女。
拍攝這張照片真是大費周折,桑德斯不僅請來了紡織工人,還將織布機抬到攝影棚。在他眼中,這種織布方式很落後了吧,畢竟英國已經開始了機器生產。
上海灘的挑夫。
上海是一個大港口,來自國內外的貨物在此集散,因此出苦力的挑夫數量很多。和上一張織布婦女一樣,桑德斯喜歡在照片裏給模特搭配各種象征身份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