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為何在建國後被冷落

來源: 千裏 2019-09-16 11:58: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70 bytes)
陳賡為何在建國後被冷落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詢問彭德懷,誰可以接他的班當中國國防部長,彭推薦陳賡,毛聽後未置可否。毛應該是不可能讓陳賡主持中共中央軍委工作的,因為陳跟周恩來關係太近,軍權是不能旁落的。陳賡就軍內資曆而言似乎不被重用、不被授予元帥軍銜不太正常。但就毛澤東的用人理念而言,也就理所當然。

 

1955年授銜時,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在十大將軍中排第四位。那麽,陳賡為什麽沒能授元帥呢?他有授元帥的可能嗎?下麵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論資曆,陳賡是沒問題的。先說黨內資曆,陳賡早在1922年就入黨了,當時全國也隻有區區200多名黨員。到1955年時,這200多人死的死,叛的叛,退的退,留在黨內的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了,除了毛劉周朱四大領袖外,也就剩下董必武、林伯渠、李維漢、李富春、李立三、肖勁光寥寥數人了,而陳賡就是這寥寥數人中的一位。再論軍隊資曆,人們都知道陳賡是黃埔一期的,而且是一期的佼佼者,三傑之一。徐向前是陳賡同期同學,但徐在學校時籍籍無名;至於林彪,則是低陳賡三期的小師弟。此外,徐林是入校才入伍的,而陳賡入校前就有多年行伍生涯了。他1916年和彭帥一起參加湘軍,同屬魯滌平部下,同團不同營。如果這麽算軍齡的話,十大元帥十大將中隻有朱德、劉伯承和張雲逸早於他,彭德懷、賀龍和他同年,(賀是這一年開始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其他人則都晚得很。到1927年,陳賡已經先後在唐生智、賀龍部隊當了營長,營級職務雖不算高(如果陳賡追隨蔣介石的話,至少能混到團長一級),但在十大元帥中也就排在朱、劉、賀、葉、聶、陳之後,和彭、徐平級,高於林、羅。

 

如果論戰功,陳賡也不遑多讓。紅軍時期就不說了。抗戰時期,他指揮的386旅被美國武官稱為中國最好的旅,打過很多漂亮仗,比如他獨立指揮的神頭嶺、長樂村、香城固伏擊戰,還有在劉伯承徐向前指揮下打的七亙村、響堂鋪等戰鬥,都戰績輝煌,把日寇打得很痛,氣的日寇叫囂要“專打386旅”。到了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陳賡所部直接受中共中央軍委指揮,獨立行動,在這期間又打了很多漂亮仗,最著名的就是殲滅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這可是蔣介石的起家部隊。內戰頭三個月,陳賡一個縱隊殲滅國軍的數量就占全軍的五分之一!成績之大讓中央都坦陳出乎意料。後來,陳謝與劉鄧、陳粟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掀開了戰略大反攻的序幕。陳賡部屢打勝仗,建立了豫西根據地,而劉鄧在大別山打得不好,隻能率中原軍區遷到陳賡地盤。淮海戰役時,劉鄧主力由於在大別山被打殘,打黃維兵團時除了華野配合外主要是靠陳賡所部完成的。此外,陳賡還參加了渡江戰役,南線大包抄,解放大西南,其間,就戰略方針問題與林彪發生過幾次異議,因為正確,最後都得到毛澤東的支持。中共同建國後,又參加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朝鮮戰爭,可以說是戰功顯赫。現在一般軍史愛好者都認為解放軍有五大名帥: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其實陳賡的軍事水平並不亞於五大名帥甚至有過之,所立軍功也不遜於他們。

 

論個人素質,陳賡亦出類拔萃,他既有膽略又有謀略,有戰略視野也懂軍政策略。陳賡給人印象是喜開玩笑,其實他的內心十分縝密,心細如發。

 

既然如此,陳賡為什麽沒當上元帥呢?

 

當年評定軍銜主要看四個因素:資曆、職務、軍功、山頭。陳賡沒能當上元帥主要是職務太低,僅僅是副總參謀長。那麽,他為什麽職務這麽低呢?

 

第一個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陳賡太聰明太能幹了,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個聰明誤不是說陳賡自作聰明,而是說,由於他的聰明能幹導致了他命運的改變。在那個年代,陳賡作為一名黨員,隻能服從組織安排。這樣,命運就不能由自己做主了。第二個原因是他跟錯了人。

 

先說第一個:陳賡13歲當兵,21歲上黃埔,本來應該一直從事軍事工作,就像徐向前、林彪那樣,但1926年他卻被派到蘇聯學習特工,因為他聰明機警,適合這一行。這次學習使他的人生之路發生改變,可以認為是影響陳賡獲得元帥軍銜的最重要原因。

 

從蘇聯學習回來後,由於形勢變化,陳賡沒有馬上從事特務工作,而是先到唐生智部當特務營長,南昌起義時跟李立三搞了幾天肅反,然後到賀龍20軍周逸群師當營長。起義失敗後,他回到上海,經周恩來點將進入中共中央特科,從此開始了數年的特務生涯。周和陳自從黃埔相識之後,關係就非常密切,可謂如師如徒,如父如兄,周對陳的聰明能幹非常欣賞,陳對周也忠心耿耿。

 

陳賡在中央特科幹的是風生水起,搞情報、除叛徒,結交各種關係,一度成為上海灘的名人,三教九流之中沒有不知道“王先生”的(陳賡化名王庸)。在當時看來,在上海這個大都市裏,在中央機關工作,幹著精彩刺激的特務工作,跟在窮山溝裏打遊擊的林彪、徐向前那些人相比,要風光得多。但福兮禍所依,陳賡就是在這一階段耽誤前程的。

 

特務工作在任何政治集團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是領導人非常倚重的,但是,特工從事的是秘密工作,很多內容見不得人,屬於偏門。所以,盡管重要但地位卻不可能太高。李克農是中共特工之王,1955年也隻能授上將軍銜。戴笠是國民黨特工之王,抗戰勝利後也竭力鑽營想離開軍統去海軍,因為他知道軍統發展空間有限,一輩子也出不了大頭。所以,陳賡在特科搞得再好,地位也不可能有多高。

 

有人可能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康生陳雲都在中央特科幹過,聶榮臻也在特科幹過,他們後來都身居高位。確實,這三個人都在中央特科幹過,但是,他們和陳賡情況並不相同。陳雲康生幹特科屬於臨時應變性質。顧順章叛變後,中央特科遭到嚴重破壞,原來的人不能再用了,隻能調外部人重建特科,當時陳雲是中央委員、江蘇省委書記,康生是中組部長,陳雲調特科後擔任特科書記主持工作,而康生的特科三科科長屬於兼職行為。所以,一旦善後問題處理完畢,他們就重回中央機關了。至於聶榮臻,他在特科隻幹過很短時間,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軍委。最重要的是,他資曆地位比陳賡高得多,黃埔時他是教官,南昌起義時他是第一主力軍11軍黨代表。到蘇區後能進入高層更是因為他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條件。首先他去的是中央蘇區,直接受黨中央指揮,這是地利;其次周恩來是蘇區最高領導人,這是人和,聶與周關係非同一般,兩人是留法同學,回國後又都在軍委工作,從廣州到武漢到南昌再到上海,聶一直是周的得力下屬,所以一到蘇區就當上了總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是天時,聶去蘇區不久一軍團重新成立,政委空缺,他又調任一軍團政委,從此成為方麵大員。陳賡則不同,由於當時過分強調提拔工人進領導層,顧順章這個工人出身的流氓無產者,一躍就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並主持特科工作,陳賡隻能屈居他之下,專職搞情報,地位自然也就不高了。

 

後來,顧順章叛變,中共中央遷往蘇區,陳賡也不得不離開上海,到鄂豫皖蘇區當紅四軍團長,不久升為師長。而此時,他的老同學徐向前已經是高他兩級的紅四軍軍長,不久升為紅四方麵軍總指揮。他的小師弟林彪則是中央蘇區的紅四軍軍長,不久升為一軍團軍團長,而老戰友彭德懷早就是三軍團軍團長了。曾經風雲一時的陳賡就這樣落伍了。

 

陳賡之所以是這麽個結局,隻因他學過特工,科班出身,又能幹,用著順手,所以周恩來不放他去蘇區,但周沒想到這一來反而把陳賡的前程耽誤了。如果他早兩年把陳賡派到鄂豫皖,就像之前派徐向前、許繼慎、曾中生、曠繼勳、餘篤三那樣,陳賡地位就絕對不同了。那幾位到鄂豫皖時,鄂豫皖紅軍力量還很弱小,所以他們一去就擔任了最高軍政領導人,陳賡不會遜色於他們的。因為,論綜合素質固然是曾中生最強,但軍事素質陳賡絕對高於許、曾、曠、餘諸人。至於徐向前,由於和陳賡沒有同級競爭過,不好評價。徐雖是中共屈指可數的優秀軍事家,戰功顯赫,但他也打過幾次大敗仗,比如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百丈關戰鬥失敗,西路軍失敗等,而陳賡,終其一生沒打過一次大敗仗。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陳賡如果真的很早派到鄂豫皖,能不能活下來也難說。後來張國燾在鄂豫皖川陝血腥大屠殺,主要對象就是上海中央派去的人。因為這些人大都是知識分子出身,又在中央幹過,既有頭腦,視野開闊,又了解張國燾底細,並不服氣他。張國燾為了立威,就羅織罪名把他們殺害。到最後,中央所派幹部活下來的隻剩下徐向前、陳昌浩、傅鍾、倪誌亮、張琴秋、廖承誌、徐以新等寥寥數人,其中有些還是王明中央派去的,比如陳昌浩,是張國燾殺人的幫凶。老資格被殺光之後,張國燾又大量提拔當地年輕幹部,其中除少數如王樹聲等為小知識分子出身外,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低、頭腦簡單、見世麵不多的工農分子,比如像許世友、陳再道、王宏坤、陳海鬆、餘天雲等等。重用這些人一方麵便於張國燾實行愚民政策,另一方麵他們也確實作戰勇敢不怕死,戰鬥力強,因此能夠打勝仗,這也是四方麵軍一度很強大的原因。陳賡如果真和許繼慎、曾中生等人同期去鄂豫皖的話,就憑他的嫉惡如仇和急性子以及對張國燾的了解,肯定凶多吉少。幸運的是,他在四方麵軍呆的時間不長,還沒到川陝就因負傷離隊到上海治病,才算躲過一劫。

 

後來,陳賡從上海越獄潛逃,於1933年來到中央蘇區,但此時時過境遷,不可能就任高職了,隻能當個彭楊軍校校長,長征時當幹部團團長,到陝北後當1軍團1師師長,這些都隻能算上將級職務,陳賡在一師的前任是李聚奎上將,搭檔政委是楊成武上將,與此同時,他曾經的老部下徐海東已經是軍團長了,而曾經被他領著進黃埔軍校的小弟弟左權更是他的直接上級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陳賡1955年可能就隻是個上將了。就在這時,陳賡終於時來運轉。

 

抗戰爆發前,陳賡調到紅四方麵軍31軍工作,準備接蕭克的班。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蕭克回120師,陳賡就順理成章的擔任31軍改編的386旅旅長,這才算回到大將級職務上來。要不是因為蕭克在二、四方麵軍會師時表現不好,中央對他掌握四方麵軍部隊不放心,陳賡還沒這個機會呢。31軍前身是紅25軍73師,是由王樹聲帶到川陝蘇區的,陳賡原來所在的紅4軍12師到川陝後改編為9軍,西路軍時被馬家軍消滅了。雖然不是老部隊,但陳賡畢竟是四方麵軍的老首長,還是有威信的。

 

下麵說說陳賡職務低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沒跟對人。跟對人就可以快速提升,後來居上。這方麵有很多例子。比如劉少奇提拔彭真、薄一波,比如張國燾提拔徐向前,比如周恩來提拔聶榮臻,比如剛上井岡山時朱德提拔林彪,這其中最明顯的是毛澤東提拔鄧小平。紅軍到陝北時,鄧小平還隻是紅1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但在不到兩年時間裏,他連升7級,從1軍團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跨過方麵軍一級,直接晉升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然後調任129師政委。從一個副師級職務一年多升為方麵軍總政委級。後來批四人幫時,管這叫直升飛機幹部,其實鄧也當過直升飛機幹部。而陳賡就沒這好運了,兩人都是從1軍團到129師的,在1軍團時陳比鄧級別高,到了129師陳成為鄧的下屬。究其原因,就是跟毛和跟周的不同。

 

周恩來是陳賡接觸的第一個中共高級領導人,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陳賡是共產黨員,又是黃埔三傑之一,自然關係就密切起來,周的溫文儒雅,風度翩翩,聰明睿智,令陳賡為之著迷。從黃埔軍校到南昌起義再到上海中央,一直追隨周恩來,長征途中還救過周的命。陳賡在紅四方麵軍12師的前任劉英曾受周恩來指派到山東誅殺叛徒,因此被稱為伍豪之劍,其實,陳賡才是真正的伍豪之劍。但陳卻始終沒有沾過周的光,周本來有多次提拔陳的機會,卻沒有提拔,這實在令人費解。顧順章事件後,周調陳賡到鄂豫皖工作,而且去隻當個團長,這是最令人困惑的。為什麽不派他到中央蘇區呢?如果到中央蘇區,陳賡肯定會得到重用,最低也是個師長,當個軍長最正常,1931年的軍長還是有分量的。這樣的話,1932年1軍團成立,陳賡作為黃埔一期的老大哥當軍團長也是有可能的,因為1軍團軍團長並非林彪的專利,黃公略如果不死,就比林彪更有機會。聶榮臻不是也把羅榮桓擠下去了嘛,朱瑞不是也來得晚升得快。如果是這樣的話,陳賡自然就是元帥了。

 

要說起來,陳賡跟毛澤東也是有淵源的。陳賡老家湖南湘鄉是毛澤東外婆家,離韶山衝不遠,兩人算小同鄉,毛澤東也聽說過陳賡祖父湘軍名將陳翼懷的名頭,陳賡也在毛澤東就讀過的東山學堂讀過書,算是毛的學弟,參加革命後又在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學習。可惜那時他與毛並沒有過直接接觸。直到1933年陳到中央蘇區後,毛陳才算認識,(也可能兩人在廣州時見過麵,)但也隻是普通上下級關係。不知是否因周恩來的關係,毛對陳似乎不怎麽中意。陳賡在太嶽軍區時,與搭檔薄一波關係不融洽,起因是薄一波有山頭傾向本位主義,在決死一縱隊和386旅之間處事不夠公正,陳賡對此有意見。後來兩人參加中共七大,七大選舉前夕,陳賡看到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上有薄一波名字,就找周恩來和劉少奇告狀,認為薄一波是填過自首書出獄的,雖然是按中央指示行事,但畢竟是個汙點,不應該進中央委員會。劉少奇將此事反映給毛澤東,毛澤東一聽,大筆一揮,反而把薄一波劃入正式中央委員名單裏。直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毛澤東才開始賞識陳賡,因為這段時間陳賡打得太漂亮了,毛很欣賞陳的軍事才華和能力。在陳和別人發生爭執時,即便對方是林彪,毛也堅決支持陳賡。可惜此時大局已定,陳賡已經不可能提升到大軍區級了。

 

1951年4月,陳賡擔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6月,兼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員赴朝作戰。1952年3月,由朝鮮回國,隨後旋即奉令重返誌願軍司令部。6月返回中國,並獲朝鮮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同年7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負責培養研究、設計、製造方麵的軍事工程師,該職位一直保持到其逝世。1954年10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並擔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56年,出席中共八大,當選為中央委員。1958年,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免去其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職務。1961年,由北京至上海療養,住在華山路華東局招待所。同年3月,因心髒病不治,陳賡於上海病逝。

 

陳賡未被重用還有一個資曆問題:中共建國後的總參謀長依次是徐向前(1949.10-1954.10)、聶榮臻(代:1950.初-1954.10)、粟裕(1954.10-1958.10)、黃克誠(1958.10-1959.09)、羅瑞卿(1959.09-1965.12)。陳賡是1954年擔任副總長的,這個時候總長是粟裕,他肯定比不了粟裕。到1958年陳被升任為國防部副部長,這是個實權職位肯定比副總長好。

 

據說50年代毛澤東曾詢問彭德懷,誰可以接他的班當國防部長,彭推薦陳賡,毛聽後未置可否。毛應該是不可能讓陳賡主持軍委工作的,因為陳跟周關係太近,軍權是不能旁落的。聶榮臻在中共八大沒進政治局,令人感到蹊蹺,分析原因,也應該與此有關。1958年粟裕被撤銷總長,固然有諸多原因,但劉少奇欣賞粟裕也是原因之一。後來賀龍和羅瑞卿被打倒,也是因為跟劉少奇走得太近。

 

綜上所述,陳賡就軍內資曆而言似乎不被重用、不被授予元帥軍銜不太正常。但就毛澤東的用人理念而言,也就理所當然

所有跟帖: 

說陳賡離周恩來太近不如說陳賡和蔣介石太近! -欣國學- 給 欣國學 發送悄悄話 欣國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19 postreply 16:32:14

這些個政治上的微妙和奧妙,千裏懂個屁。要是這些個道道也能被千裏領會的話,千裏就是萬裏了,嗬嗬。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19 postreply 16:42:54

所以你就找了”多哥“來打入政治圈?? -千裏- 給 千裏 發送悄悄話 千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7/2019 postreply 10:09:00

陳賡元帥?好像大將還是靠李聚奎呢。哈。。。。 -401.king- 給 401.king 發送悄悄話 401.k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19 postreply 16:40:41

建國後,陳被委以重任,1建軍校主導中國火箭軍。2領兵赴越,戰績輝煌。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19 postreply 19:49: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