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國印度戰爭補給線的情況

當時我軍補給線的情況是這樣的,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都已在1955年修通,但是川藏公路修通後不久就遭受多處自然災害,處於常年維修階段,貨運量很小,現在都是如此。當時川藏公路還不是目前自駕遊非常熱門的318國道(途徑林芝地區至拉薩,川藏公路南線),而是北麵的317國道(途徑昌都地區、那曲地區至拉薩,川藏公路北線)。昌都和林芝(林芝地區當時叫工布地區,後一度被撤銷,所轄區域分別劃歸拉薩、山南和昌都管轄,1986年複設)在地圖上的直線距離也就200公裏,但當時還沒有公路連接。也就是說,如果是從成都運送的物資不可能直接運至林芝、察隅一線直接卸貨,而必須先向西從昌都、那曲運到拉薩,再從拉薩向西又運回林芝,這一繞要多增加近2000公裏的路程,總裏程(成都至前線)達到3000多公裏。

而且,川藏公路並不是主要的補給線,當時最可靠的補給線在青海方向,現在西藏大部分貨物運輸依然依賴於青藏公路。這條補給線走向與現在的青藏公路(即109國道)有一定區別。不是從“拉薩—格爾木—西寧—蘭州”,而是從拉薩到格爾木,再從格爾木橫穿柴達木盆地,途徑大柴旦等地,翻越阿爾金山,到達甘肅最西段的安西(今瓜州縣)或柳園(敦煌市下轄鎮),在這裏,轉走蘭新鐵路或者蘭新公路(312國道),最終才能到達物資補給基地蘭州。這條補給線線更加漫長,再加上從拉薩到前線的距離,全長4000多公裏,在沒有任何意外發生的情況下,單程差不多需要30天。

而且,說是最可靠的,也隻是和過去的茶馬古道以及當時的川藏公路比,實際上自然災害依然非常多(現在西藏自治區每年還要下撥幾百萬給青藏公路災害防治的課題,這僅僅是研究課題,不是災害治理),而且冬季會經常遇上大雪封路,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中,隻有軍車在天氣好的時候才能勉強同行,而且運輸兵的傷亡率和物資的損耗率都快趕上打仗了。舉幾個例子就可知當時運輸之艱難。川藏線方向,在1953年頭三個月中,昌都地區參與運輸的犛牛就死亡了三分之一,這已經是最適應高原環境的“高原之舟”犛牛了。青藏線方向,1953年中央購買了1.78萬峰駱駝用以西藏運輸,在首運途中就死了7000多峰。而在1954年,中央為了向西藏運送大米,通過外交斡旋,選擇的路線是,在廣州上船,繞過馬六甲海峽,在加爾各答卸貨,然後經印度、錫金進入西藏亞東縣。

以上還隻是在後方的補給線,後方補給線好歹還有公路和汽車(雖然極度不可靠)。由於機械化運力有限,從拉薩到山南、林芝前線的運輸都必須依靠人畜運輸。而在最前線,就隻能徒步翻過完全沒有路的世界之巔——喜馬拉雅山,基本上連畜力都用不了。

從這些運輸中,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共產黨在西藏強大的動員能力以及軍隊、政府與藏族人民之間深深的情誼。當時,除那曲地區(當時還叫黑河,後來因為黑龍江省已經先有了黑河地區,又改名為那曲)和外,西藏其餘的五個地區和一市共出動了民工32237人,而西藏當時總人口也不過百萬。當然,民工多未必能說明軍民關係多麽好,國民黨拉夫也可以拉這麽多。

但另一個數據是,這些人加上他們自帶的牲畜1057頭,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運送糌粑112萬公斤、酥油3萬公斤、牛羊肉66萬公斤、柴火150萬公斤、馬料48萬公斤、蔬菜15萬公斤。除去牲口的運力,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在一個月內完全靠肩背手扛帶著至少100公斤的東西步行至少數百公裏,再翻越了喜馬拉雅山(這還不包括武器彈藥),即使是美軍的機械化,這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沒有概念的話,不用上5000米,也不用背重物,隨便找個高樓爬爬,看看自己能來回爬多少層。

這充分說明了藏族群眾的愛國熱情。幾個簡單的對照是,3年前,1959年西藏平叛期間,1600多人的叛軍(但很多是被脅迫參加的)圍攻隻有一個排兵力駐守、加上縣委工作人員也才60人的紮木縣委大院,打了20多天,沒打下來。3000多人的叛軍(很多是被脅迫參加的)圍攻隻有一個連駐守的丁青縣委大院,並且在切斷水源的情況下,打了近百天都沒打下來。要是當時的叛軍有支前民工一半的熱情,扔沙包也差不多夠把裏麵的人活埋幾次了。

但是,這已經是運力的極限了。山南地區有的地方,連7、8歲的小孩都被家人帶去運輸物資,背著一個迫擊炮彈徒步翻越喜馬拉雅山了。然而,靠人運,多少人花多少天時間才能運來一顆炮彈,而迫擊炮打一顆炮彈又需要多長時間?運輸能力顯然遠遠跟不上消耗速度,實際上,進入11月,在麥克馬洪線(喜馬拉雅山主脊線)以南的解放軍補給已經跟不上了,並且當時的氣溫已經很低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