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還進一步落井下石,... 要在戰後讓印度獨立(...至於“聖雄甘地”和“非暴力運動”雲雲,那是哄騙家庭主婦和柯文哲之流的表麵故事)。一百多年來,英國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印度。這一招“釜底抽薪”著實厲害 ..."
在英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那就是印度的殖民化對英國本身沒有任何重大經濟利益。如果說有什麽區別的話,那就是印度政府讓英國付出了代價。因此,大英帝國得以維持如此之久——故事是這樣的——是英國善意的一種姿態。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剛剛發表的著名經濟學家烏特薩•帕特奈克(Utsa Patnaik)的新研究,對這種說法構成了沉重打擊。帕特奈克利用了近兩個世紀有關稅收和貿易的詳細數據,計算出英國在1765年至1938年間從印度總共掠奪了近45萬億美元。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目。從長遠來看,45萬億美元是今天英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7倍。
這是怎麽發生的?
這是通過貿易體係發生的。在殖民時期之前,英國從印度生產商那裏購買紡織品和大米等商品,並以通常的方式支付貨款——主要是用白銀——就像在其他任何國家一樣。但在1765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東印度公司控製了印度次大陸,並壟斷了印度的貿易。
它是這樣工作的。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印度收稅,然後聰明地利用這些收入的一部分(大約三分之一)購買印度商品供英國使用。換句話說,英國商人沒有自掏腰包購買印度商品,而是免費從農民和紡織工人那裏“購買”了這些商品,而這些人的錢都是剛從他們那裏拿走的。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詐騙盜竊。然而,大多數印度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因為收稅的人和來買他們商品的人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同一個人,他們肯定會感到可疑。
其中一些贓物是在英國消費的,其餘的則再出口到其他地方。再出口體係使英國能夠為從歐洲進口的物資提供資金,包括對英國工業化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如鐵、焦油和木材。事實上,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種來自印度的係統性盜竊。
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贓物賣給其他國家的價格,遠遠高於他們“購買”贓物的最初價格,他們不僅將贓物原價的100%據為己有,還將贓物的加價據為己有。
英國拉傑在1847年掌權後,殖民者為稅收和購買係統增添了一個特殊的新變化。隨著東印度公司的壟斷局麵破裂,印度生產商被允許直接向其他國家出口產品。但英國確保這些商品的付款最終在倫敦結束。
這是怎麽回事?基本上,任何想從印度購買商品的人都會使用特別委員會的票據——一種隻有英國皇家發行的獨特紙幣。而獲得這些紙幣的唯一方法是從倫敦用金銀購買。所以商人們會用黃金支付給倫敦,然後用這些黃金支付給印度生產商。當印度人在當地殖民辦公室兌現這些鈔票時,他們從稅收中得到“支付”的是盧比——這些錢是從他們那裏征收來的。所以,再一次,他們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報酬;他們被騙了。
與此同時,倫敦最終得到了所有的黃金和白銀,這些本應直接流向印度人,以換取他們的出口。
這種腐敗的體製意味著,即使印度與世界其他國家保持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貿易順差(這種順差在20世紀初持續了30年),它在國民賬戶上也出現了赤字,因為印度出口的實際收入全部被英國占用。
一些人指出,這種虛構的“赤字”證明,印度是英國的負擔。但事實恰恰相反。英國截獲了大量本應屬於印度生產商的收入。印度是下金蛋的鵝。與此同時,“赤字”意味著印度別無選擇,隻能從英國借錢進口。所以整個印度人都被迫向殖民地的領主們支付不必要的債務,進一步鞏固了英國的統治地位。
英國利用從這種欺詐體係中獲得的意外之財,為帝國暴力的引擎提供了燃料——為19世紀40年代入侵中國和1857年鎮壓印度叛亂提供了資金。正如帕特奈克所指出的那樣,“英國在印度邊境以外的所有征服戰爭的成本,總是全部或主要由印度的收入承擔。”
這還不是全部。英國利用這些來自印度的貢品,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擴張以及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歐洲殖民地區的擴張提供了資金。因此,不僅是英國的工業化,很多西方國家的工業化也得益於從殖民地掠奪。
帕特奈克發現是,從1765年至1938年殖民時期,英國從掠奪總數是達44.6萬億美元。她說,這個數字是保守的,不包括英國在英國統治時期強加給印度的債務。
這些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但真正代價是無法計算的。如果印度能夠像日本那樣,將自己的稅收和外匯收入投資於發展,曆史將會如何不同,這一點無從得知。印度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強國。幾個世紀的貧窮和苦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所有這些,都是對英國某些強大聲音所宣揚的樂觀論調的一種清醒的糾正。保守派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聲稱,英國的統治幫助“發展”了印度。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擔任首相期間宣稱,英國的統治是對印度的淨幫助。
這種說法在大眾的想象中找到了相當大的吸引力:根據2014年輿觀的一項民意調查,50%的英國人認為殖民主義對殖民地有利。
然而,在英國統治印度的整個200多年曆史中,印度的人均收入幾乎沒有增長。事實上,在19世紀後半葉——英國幹預的鼎盛時期——印度的收入銳減了一半。印度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870年到1920年下降了五分之一。數以千萬計的人死於政策導致的饑荒。
英國沒有發展印度。恰恰相反,正如帕特奈克的研究清楚表明的那樣,印度發展了英國。
這對今天的英國有什麽要求?道歉嗎?絕對的。賠款嗎?也許吧——盡管全英國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帕特奈克所說的金額。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從澄清事實開始。我們需要認識到,英國保留控製印度不是仁慈,而是為了掠奪。英國的工業崛起不是因為教科書上所說的蒸汽機,而是依靠暴力盜竊其他土地和人民。
https://www.aljazeera.com/indepth/opinion/britain-stole-45-trillion-india-181206124830851.html
ABOUT THE AUTHOR
Jason Hickel
Dr Jason Hickel is an academic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
level 1
2 points··edited 7 months ago
To answer your first question, at least, the figure given is in 2017 US dollars.
I don't think any serious historian, or even moderately well-informed modern commentator, challenges the idea that Britain drained wealth from its Indian colony, or accepts the supposedly "mainstream" narrative that is mentioned on the site you link to – that is, that its Indian territories came at a net cost to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at British involvement in the sub-continent was an act of "benevolence" towards the native populations. So, frankly, I think the article itself sets up a bit of a straw man argument.
The book that Patnaik's essay appears in was publish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re's no reason to suppose that it's anything other than a serious attempt to quantify something that – if only because early records are lacking, and the period under study is such a broad one – is essentially almost impossible to quantify. As you point out, however, the figure that Patnaik reaches is going to depend on a series of assumptions, some of which I'm sure may well be challenged by other economic historians.
Because her work first appeared less than two years ago, it's unfortunately still too early to expect much scholarly or critical feedback on her essay, and I think it would be very unwise for a non-specialist like me to attempt a critique. The only response I have been able to find to date is by Purendra Prasad, who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Hyderabad, and hence herself no specialist in the relevant area. This describes Patnaik's method without venturing comment on it. From The Book Review (India):
Utsa Patnaik discusses the drain of wealth during colonial rule highlighting three propositions: one, the concept of drain and its measurement as articulated by Naoroji and RC Dutt explained the fact that India’s global capitalist export surplus earnings were entirely appropriated by Britain by ‘paying’ local producers out of their own taxes which meant not paying them at all. Second,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drain became very large with India posting the second largest export surplus earnings in the world for at least four decades before Depression. Third, the gold and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thus appropriated from its colonies, especially from India, allowed Britain to export capital to develop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White settlement regions ensuring rapid diffusion of capitalism in these re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