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澤東寫下著名的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由此李淑一名揚天下。
李淑一,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肖聃與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交遊甚密。上中學時與楊開慧結為好友,經楊開慧介紹與柳直荀認識,1924年10月24 歲的李淑一與柳直荀結婚。柳直荀1923年加入共產黨,曾是毛澤東的親密戰友。
她結婚三年左右,柳直荀革命離家,李淑一獨自在家教書,養育兒子,兩人再也沒有見麵,直到解放後,李才知柳直荀早在1932年就死在王明左傾路線的手裏。她守了幾十年的寡,一生十分坎坷。
1949年後毛主席先後給李淑一寫過四封信,信中稱讚李淑一“直荀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嚐,極為佩慰”。毛主席對李淑一生活很關心。
1959年9月17日,退休後的李淑一從長沙來到北京,住在兒子柳曉昂家裏。22日,她將自己兩個多月前寫的那首《毛主席招宴蓉園喜賦》寄給毛澤東,並表達了想要參加國慶觀禮、再次相見的願望。
而自9月18日晚起,毛澤東即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山東、河南、河北三省視察,25日下午回到北京。27日,給李淑一回了信,這是他給李淑一寫的第四封信,也是最後一封信。
信收到,詩亦讀了,大為感謝!觀禮及上天安門可能不行,待問一下情況看看,如無回信,即是不行了。季範先生一家的事也同一例。一星期後,如有時間擬請你來此一敘。如無時間,則作罷論爾後還有見麵的機會。
信中提到的“季範先生”指毛澤東的親姨表兄的王季範,二人不僅有親戚關係,還有師生關係、朋友關係。以毛澤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要為親友解決點小問題,是舉手之勞,但他從不輕易“舉手”。對李、王兩位關係非同一般的人並非過分的請求,毛澤東沒有滿口應承,而是謹慎對待,“待問一下情況看看”。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有人請求毛澤東將李淑一推薦到中央文史館,他卻因曾“薦了幾人,沒有錄取”而選擇“未便再薦”,守肯以自己的稿費相助。
時值共和國十周歲華誕,中共中央通請蘇聯等11個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率領的黨政代表團和日本 、印度 等60個國家的共產黨代表團參加國慶紀念活動,毛澤東夙夜匪懈,一直到10月23日乘專列離開北京南下。其間,根本沒有時間請李淑一來敘談。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在上海妹妹家客居的李淑一驚悉噩耗“悲痛欲絕,哀號不已”。她趕回北京,與兒子和孫女一起到人民大會堂向這位相交半個世紀的老友作最後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