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俘虜成了江澤民的上司】

來源: 弓尒 2019-07-17 13:22: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96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9-07-17 22:32:4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王諍 中將

Wang Zheng.jpg

國軍中尉,共軍中將

 

毛澤東同誌曾親切讚譽說:“王諍同誌是有功的,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

 

19301230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在江西龍岡全殲國民黨軍十八師,活捉師長張輝瓚,同時還繳獲了1部電台,俘虜了9名電台人員,其中有中尉報務員吳人鑒。

當時紅軍沒有電台,指揮聯絡不通暢,這一直是毛澤東、朱德的一塊心病。現在繳獲了電台,可紅軍沒有會用電台的人,毛澤東、朱德命參謀處長郭化若在被俘電台人員中想想辦法。郭化若與被俘電台人員逐一談話,宣傳紅軍的優待政策,耐心做開導工作,然後召集大家開會,真誠希望他們留下來參加紅軍,要回家的也發給路條和路費。當他說完“願意留下當紅軍的請舉手”,吳人鑒第一個舉手要求參加紅軍。

吳人鑒1909年出生,江蘇武進人,黃埔六期無線電科高材生。吳人鑒參加紅軍後,擔心親友遭受國民黨迫害,同時表達投身革命重獲新生的心跡,從此改名王諍

有了電台,又有了會使用電台的人,毛澤東、朱德大喜過望。當時追殲敵譚道源部的戰鬥還在繼續,在緊張的戰鬥間隙,毛澤東、朱德在寧都小布一個祠堂裏召見王諍和跟他一起被俘並參加紅軍的劉寅。毛澤東熱情地同他們握手:“歡迎你們當紅軍!無線電還是個新技術,你們學了這門技術很有用,也很難得。希望你們好好地為紅軍建立無線電通信努力工作。”朱德殷切地說:“你們先把電台用起來。白軍有的我們也會有;沒有的,白軍也會陸續送來。”毛澤東接著說:“等到將來勝利了,全國的電台都讓你們來管。”

1963年9月從第一機械工業部拆分出四機部。其主要負責電子工業。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線電通訊事業創建者、新中國電子工業的開拓者和卓越領導人王諍中將為四機部首任部長。

1963年,由賀龍、聶榮臻元帥建議,經毛澤東提名,調王諍為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四部部長,足見中央領導人對他的器重。

王諍(1909—1978),江蘇省武進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總司令部無線電台大隊長,紅一方麵軍無線電總隊總隊長兼通信主任,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兼三局局長和通信學校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軍委三局局長兼作戰部副部長、電信總局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三局局長,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軍委通信部部長兼電訊工業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兼軍事電子學研究院院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謀部四部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1978年病逝。

老將軍王諍的故事

 

 

四機部 即 電子工業部

第四機械工業部  ——王諍(1963.5-1967.5) 任部長,1967年5月實行軍管
賀光華(1967.5-1968.3) 任軍管會主任
彭林(1968.3-1970.7) 任軍管會主任,1970年7月-1972年3月成立革委會
(1970.7-1972.9) 任革委會主任
王諍(1972.9-1978.8) 任部長
錢敏(1978.8-1982.5) 任部長
電子工業部 —— 張挺(1982.5-1983.6) 任部長
江澤民(1983.6-1985.6) 任部長
李鐵映(1985.6-1988.4) 任部長
機械電子工業部 —— 鄒家華(1988.4-1989.12)任部長
何光遠(1989.12-1993.3)任部長
電子工業部 —— 胡啟立(1993.3-1998.3) 任部長
 
1970年,江澤民離開幹校返回北京,成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外事局副局長
1982年5月新成立的電子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同年9月,他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83年6月,江澤民升任電子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1985年汪道涵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任期屆滿。當時上海有輿論認為汪道涵年邁缺乏領導活力,或者埋怨上海缺少中央政府的支持。中共中央尋求接班人時,時任副總理的萬裏向汪道涵征求意見,汪道涵再次舉薦了江澤民
1985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芮杏文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任市委副書記
1985年7月,江澤民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
 
========

據說,僅僅傳說:

文革中,1968?

中央軍委辦事組、全軍文革小組在三座門軍委大院召開國防軍工生產會議,電話通知王諍務必參加。王諍準時趕到了會場。林彪沒來,但他的老婆葉群(已當上軍委辦事組副組長)和新任命的總參謀長兼軍委辦事組長黃永勝,副總長吳法憲邱會作、李作鵬、溫玉成等人都來了。到會的還有葉劍英、聶榮臻兩位老帥。副總理兼公安部長謝富治、北京軍區政委鄭維山以及國務院負責抓生產的李先念、紀登奎等也到會。王諍到會場後,即在後排找個位子坐下,閉目養神。

 

會議由黃永勝主持。他無端地嚴厲指責了陳毅如何如何“反對”毛澤東,又批判羅瑞卿如何“破壞”國防軍工生產,還含沙射影地批評葉帥對林副統帥不尊重。葉群接著講話,不時揚揚手中的小紅書,口口聲聲林總如何如何,王諍更是反感到了極點。實在忍無可忍,他取出鋼筆和小本子,寫了兩張紙條,內容大意是:林彪同誌不是沒有缺點和錯誤,他在紅軍長征時期就兩次反對過毛主席;遵義會議後,林彪還主動聯絡張國燾,想奪去毛主席對中央紅軍的最高指揮權……條子不長,但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他請坐在他前排的黃知真將軍遞上字條,黃知真傳遞給自己前排的鍾赤兵將軍,一個個傳遞。黃永勝看了字條,臉色頓變,他惡狠狠地瞪了後排的王諍一眼。王諍卻神色自若。他已橫下一條心來,就是要碰一碰聲名顯赫、如日中天的林副統帥,殺殺他和他一夥走卒的囂張氣焰!王諍早已作好了被捕被打擊的思想準備。前幾天,他就對夫人秦岩交待了後事該如何辦,暗示自己極可能出禍端。他沒給自己留下退路。此刻,王諍雙手抱臂,嘴角掛著一縷傲然無畏的冷笑。
黃永勝將字條遞給葉群,吳法憲、邱會作等依次傳看,個個神情驚恐。他們交頭接耳,議論了一會兒。接著,黃永勝打開小紅書,念了一段毛主席語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它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接著,他以手掌擊桌,聲色俱厲地宣布:“會場上竟有人公然跳出來,赤膊上陣,猖狂反對林副統帥。這是當前軍內文化大革命中又一起極為嚴重的政治事件,性質非常嚴重……”
紛紛將目光轉向王諍。王諍肩披黃呢子軍大衣,依舊雙手抱臂,麵色冷峻,凜然無畏。第二天,軍委辦事組宣布王諍隔離審查,他被剝奪了人身自由。這就是轟動軍內外的“炮打副統帥事件”。
王諍被扣上一連串黑帽子,大會鬥,小會批,林彪及其追隨者們恨不得將他公開處死。王諍被剝奪了自我辯護的起碼權利,他被坐“飛機”,戴高帽子,整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為“炮打”一事作檢討。專案人員一時無計可施,幾個月以後,東北烏蘇裏江畔發生了中蘇邊防軍武裝衝突,即珍寶島事件。為了對付“新沙皇”,毛澤東親自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會上有人談到前線的無線電通訊屢被蘇軍電子幹擾,已造成某種不利後果。毛主席當即責問林彪、黃永勝:為什麽不及時抽調解放軍在幾年前就已組建的電子幹擾部隊參戰?同時,又問到王諍的情況。林彪、黃永勝等人支支吾吾,不知怎麽回答才好。毛澤東回顧了紅軍長征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次鬥爭,鄭重指示:王諍是立過大功的同誌,是功臣,有缺點錯誤可以幫他改麽,一棍子打死不是黨的政策,要盡快讓王諍出來工作……
這樣,王諍終於逃過了滅頂之災,又有了為黨為軍隊為人民效力的機會。他一心隻想多做工作,把失去的寶貴時間補回來,但他的健康一天不如一天。
1978年8月13日,王諍將軍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王諍將軍的浩然正氣將永留人間。
 
---------

1953年配發連排使用的701型步談機

戰士折收BC-1000型無線電話機天線杆

19兵團無線電話營一、二隊調往北京整訓

 

1946年,晉察冀軍區通信兵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創製出第一部超短波無線電話機;

晉察冀野戰軍創立我軍第一支無線電話隊;

在華北戰場和西北戰場上的數次戰鬥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無線電話通信;

軍委為汲取金門失利的教訓,加強大規模渡海登島作戰的通信聯絡,將全隊作為拳頭力量,整體調往華東。

無線電話成為人民軍隊的一種獨立通信手段,這種利用無線電直接通話方式的形成,在後來曆次作戰行動中,甚至對於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為軍隊通信兵的發展史留下了重要篇章。

毛主席 “這個電話好,美國人能造這東西,我看你們也能造”

1930年底,“霧滿龍崗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在江西中央根據地的紅一方麵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全殲了國民黨軍的張輝瓚師。這一仗,領袖毛澤東和一個張輝瓚師的小戰士結下了不解之緣。

紅軍戰鬥中繳獲了“半部無線電台”,說半部是因為電台隻有收信機完好,而發信機已經被砸壞不能用了。部隊還俘虜了負責電台的報務員,其中有個小夥子叫王諍。有了電台,又有了會用電台的人,這對紅軍來說太重要了。毛澤東馬上接見了王諍等幾位電台人員。從此,人民軍隊有了自己的無線電通信。後來,毛澤東稱王諍為軍隊通信的開山鼻祖。

1944年夏天,王諍已經是通信兵最高領導機構軍委三局的局長了。那時,來延安進行空中作戰氣象保障網談判的美軍攜帶有先進的通信裝備,王諍想“走後門”弄些來“參觀”,然後再偷偷還回去。他找到思想進步、來延安參加抗日的燕京大學電學專家、英國人林邁可,林邁可利用私人關係,又去找了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借”了不少寶貝。東西一拿來,王諍馬上就看出有兩部是超短波無線電話機,試著開機,果然好用。當即送往在棗園的毛主席和王家坪的朱總司令,兩人進行了聯機。毛主席一邊走一邊和朱總司令通話:“看來美國人的洋東西還是很不錯的,可以洋為中用嘛!”毛主席放下機器就對王諍局長說:“這個電話好,可以不用電線,美國人能造這東西,我看你們也能造,你們不是已經造出不少發電報的電台了嗎?現在就交給你們三局一個新的任務,製造我們自己的無線電話機!”

送還美軍機器後,王諍局長馬上就布置有關人員開始研製。當時軍隊中雖然早已經有了電台,但隻能發電報。在抗日戰爭已進入大反攻階段,軍委三局的工作極其繁忙,雖然一度做出了樣機,但都沒有成功。日本宣布投降後,軍委三局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向各大解放區派遣得力幹部,王諍局長抓住這一時機,派遣精幹力量,到當時各方麵基礎都比較好的晉察冀堅持研發無線電話機。派遣幹部中,有一個是在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擔任機務員的年輕人,叫趙戈,雖然隻有二十六七歲,卻有六七年的黨齡,思想好、技術精。王諍把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鄭重地交代,要努力把無線電話機搞出來。

羅瑞卿 “這小東西還真挺複雜,難怪有這麽大作用”

1946年春,趙戈等五人抵達晉察冀軍區機關所在地——河北省張家口,被分配在晉察冀軍區通信聯絡分局的技術研究室,無線電話機的研製工作得以迅速展開。從日本鬼子手裏奪回來的張家口雖然物質條件比延安好,但也是百廢待興,主要的困難依舊是缺乏關鍵性的電子器件,比如真空管和用量很大的電池等。為了搞器材,甚至驚動了野戰軍的羅瑞卿政委。

有一次趙戈拿了介紹信跑到設在饒陽的晉察冀軍區外貿部,工作人員一看光電池就要1000節,真空管要十幾隻,就說把倉庫裏的所有庫存搬出來也不夠,趙戈一急,就搶過賬本看。這下闖了禍,人家找羅瑞卿告狀,說通信分局的人“搶”了軍區外貿部。羅政委把趙戈叫到辦公室詢問,趙戈壯著膽子拿出美製真空管“3Q5”說明緣由,羅政委接過一隻“3Q5”,對著陽光細細地看著,“這小東西還真挺複雜,難怪有這麽大作用,這麽寶貝”。

1947年春,終於生產出12部無線電話機。起初就想把機器命名為“3Q5型”,可又不想用美國造的“洋貨”名,趙戈提出把“Q”去掉,叫“35”型,修配廠的同誌說這是我們晉察冀生產的,應該加上“邊區造”,就這樣機器有了“邊區造35型”的命名。根據分局的指示,趙戈他們拉上參加無線電話機試驗的一個班,帶好12部機器,外加一部從晉察冀新華廣播電台搞來的日式94型電台等全部家當,直奔在河北滿城縣塬台村的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

耿飆 “好,聲音比有線電話還清楚”

在野戰軍司令部,耿飆參謀長放下繁忙的軍機要務,要親自聽趙戈他們匯報。當講到軍委三局首長親自交代任務時,耿參謀長插話說:“你們王諍局長我認識,他可是紅軍通信兵第一人呢!搞無線電話這件事有遠見!”他當即向在場的野戰軍司令部通信科曠泉吉科長指示:“明天我到現場,試驗給我聽聽。”

試驗現場是3公裏左右的丘陵地,耿飆摘下風帽,戴上耳機,對著機箱上的送話器講了很多話,還詢問對方有多遠。耿飆摘下耳機高興地說:“好,聲音比有線電話還清楚。”他略作沉思,就對曠科長說:“你馬上以野司的名義起草一份電報,發各縱隊,選調一批年輕、有文化、有戰鬥經驗的戰士來學習訓練無線電話,你們看60個人怎麽樣?”接著,像是下達指示又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就叫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無線電話隊吧!”耿飆又對趙戈說:“我們這個電話隊的隊長就是你啦!”他臨走時又特意叮囑:“人調齊了向我報告,我要來講話!”

三天後,剛剛進入電話隊的劉文達被任命為一排長。另一個排長叫陳玉俠。戰士們陸續到齊後,編成了12個無線電話台,每排編六個台,各配備一部機器,那部日式機器放在隊部作機動用。

不久,耿飆參謀長在電話隊成立典禮上宣布:“今天是我們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無線電話隊成立的日子,你們是我軍有史以來的第一支無線電話隊!”

曾思玉 對著無線話筒大喊“開炮!”

1947年秋,晉察冀野戰軍遵照軍委的指示,決心在平漢路、保定以北地區發起攻勢作戰。部隊先期采取圍攻徐水城,尋機殲滅敵援軍的圍城打援戰法,但因敵方援軍隊形密集,雙方形成膠著狀態。

為打破僵局,野司決定誘敵援軍西進,在運動中殲敵。結果,坐鎮北平的蔣介石錯誤判斷我軍兵力不足已陷被動,急令駐石家莊的第三軍等北上保定,企圖南北夾擊消滅我軍於保定以北地區。野戰軍指揮員在西進途中獲悉這一敵情變化,將計就計,主力隱蔽南移,出敵不意在運動中計劃殲敵第三軍於保定以南地區,著名的清風店戰役就此展開。

無線電話隊原本跟隨野司機關從徐水地區向西行進,途中趙戈隊長突然接到命令,部隊要調頭向南,一晝夜要急行軍100多公裏,並在行進中做好戰鬥準備。時任野司通信科長的張凱決定:由趙隊長帶電話隊二排以及一排的兩個台,用於主力4縱和所屬10旅以及野司對炮兵旅、炮兵陣地、炮兵觀察所的指揮;劉文達排長帶一排四個台用於4縱12旅。

電話隊的全體官兵做到了一晝夜負重奔襲100公裏不掉隊,終於和作戰部隊一起,趕到了群眾基礎較好的清風店地區。而敵第三軍一晝夜隻前行了不到90華裏,剛好進至我軍預計的戰場。由於4縱等主攻部隊和野司炮兵旅加強了無線電話聯通,在部隊快速調動中,對上對下的通信聯絡保持了順暢。無線電話對部隊在運動中調整部署、占領陣地、發起攻擊起到了關鍵作用。敵核心陣地很快被我4縱突破,敵第三軍軍部和其主力退守在幾個孤立的村莊裏。

計劃開始全麵總攻了,可擔任主攻的4縱和野司炮旅的有線電話不是被敵人飛機和炮火炸斷,就是被我軍攻擊部隊在行進中誤弄斷,4縱曾思玉司令員很著急。趙戈隊長當即調整力量,派人迅速趕往炮指,並很快聯通了與炮旅鍾旅長的無線電話。曾司令對著無線電話的話筒大聲說:“開炮!”隨著鍾旅長的一連串口令,敵人龜縮的那幾個村莊馬上就被我軍強大的炮火覆蓋了,敵人四下奔逃,頃刻間土崩瓦解。

清風店戰役我軍取得了完勝,這也是無線電話隊成立以後經曆的第一次大勝仗。這一仗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關鍵作用。戰役剛結束,中央軍委就給晉察冀野戰軍發了賀電。今天的西柏坡紀念館裏,還有朱德總司令在清風店戰役結束時即興寫的詩作《賀晉察冀軍區殲蔣第三軍》。

沿革

1946年夏,晉察冀軍區通信聯絡分局試製成功四部無線電話機,即組成一個12人的試驗班,班長齊漢傑。由趙戈帶隊前往大同、集寧戰役前線進行作戰試驗。

1947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在河北滿城縣塬台村成立了我軍第一支無線電話隊,隊長趙戈,編製為連級單位,員額60人。

1948年5月,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並為華北軍區,原晉察冀野戰軍,改稱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原野司無線電話隊改稱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無線電話隊。

1949年初,人民解放軍統一編製和番號,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所轄三個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64、65軍。兵團無線電話隊擴編為三個隊(均為連級),編入各軍序列,劉文達、齊漢傑、王宗貴分別任隊長。

1949年10月,各軍無線電話隊歸建整編,由兩個隊編成軍委無線電話營,趙戈任營長。1950年5月進北京整訓換裝後奉命南下,6月在福州轉隸第10兵團兼福建軍區,擬運用於大規模渡海登島作戰。

1950年8月以該營為基礎,擴編為華東軍區司令部第三通信團,下轄無線電話營和無線報話營各一個。進入常規戰備和訓練。

原理

無線電話機是利用無線電波傳遞話音信息的通信設備。相對於有線電話機,它兼具無線電報機動性好和有線電話便捷高效的雙重優點。

早期的步談機、報話機和現代的對講機、手機等都屬於無線電話機。當今科學飛速進步,機器性能特征更加突出,如供部隊在行軍中通話的就叫“步談機”,專為運動中通話設計的手持機就叫“手機”或“移動電話”等,也就不再籠統地稱無線電話機了。

無線電話機與無線電報機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當時都是非數字的模擬體製。整機由發信機和收信機組成;一般情況下,發信機為了能將300-3000赫茲帶寬的話音(又叫音頻)發射出去,就必須提高其頻率,用電子振蕩器產生數十(短波)或數百(超短波)兆赫茲信號(又叫“射頻”)作為載頻或叫載波,把頻率不夠高很難發射的音頻“載”上,這個過程叫調製,也分為調幅和調頻,然後進行放大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

收信機的作用於上相反,從天線接收到電波後,用檢波或叫解調,把搭在載頻之上的音頻“卸”下來,再經過放大就可以用耳機聽到發話方的話音了。由於耗電和收發信機共用部分部件的原因,使收與發不能同時進行,技術上稱為“單工”。現代的許多對講機仍采用單工方式。

本版文並供圖/榕楊

---------------

1972年,王諍任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職務,而且還接連當選為中共第十和第十一屆兩屆中央委員;1977年4月又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仍兼任國家四機部部長和總參第四部部長。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王諍被定為守靈人之一。

  1977年,王諍積勞成疾,被查出了癌症,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工作。1978年初,總參第四部在武漢組織電子對抗演習,時任副總參謀長兼總參第四部部長王諍執意要去,並在醫生陪伴下帶上氧氣袋現場指揮。一天下來,他累得大口喘著粗氣,呼吸困難。盡管如此,第二天他還堅持到現場作演習總結報告。葉劍英元帥請著名畫家李苦禪畫了一隻雄鷹圖送給王諍,葉帥在畫上親筆題寫了“英雄老去心猶壯,獨立蒼茫有所思”。

  1978年8月13日,王諍將軍病逝於北京,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親筆給王諍的題詞是:“半部電台起家,一生征戰為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貼的王諍兩張紙條是真的假的?自從看了4000 中直幹部會議錄,我就懷疑你們共產黨沒幾個有骨氣的人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3:35:23

鵝木雞 哦~~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3:59:47

我也覺得傳說成分很大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22:39

有演義的成份。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27:00

此人也有毛病,既然都是紅一方麵軍的何必和林總過意不去,當然也沒必要靠的太近,否則也會是死黨(和7機部的王秉章一樣) -aebny- 給 aebny 發送悄悄話 (182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04:12

紙條之事,可靠性 不大,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176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14:48

他隻是從事報務工作,當四機部部長不大合適,還是該找個拿過洋博士的人當好 -aebny- 給 aeb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33:30

胡適之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4:39:00

這小子成天意淫任命部長真是強擼啊離灰飛煙滅不遠了 -ENTP- 給 ENTP 發送悄悄話 ENT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7:54:24

你任命過幾個部長?好心告訴你意淫過分了,強擼灰飛煙滅啊 -ENTP- 給 ENTP 發送悄悄話 ENT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7:52:42

王諍任四機部長期間中國電子工業發展迅速。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63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7:54:52

他任命過很多部長,都是拿過洋博士的,大躍進,比迅速更迅速 -ENTP- 給 ENTP 發送悄悄話 ENT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8:00:44

紙條不是二張,是三張。。。四機部造反派搞的三張條子現行反革命事件。老毛說有功處理要慎重,結果就是晾一邊誰也不敢處理他。 -天堂之令- 給 天堂之令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8:02:32

硬氣老王!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176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8:27:55

他幸運地看到了文革的結束,四人幫的倒台。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8:46:36

甭瞎扯, 這個集團, 那個幫, 與老王無幹,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3352 bytes) () 07/17/2019 postreply 19:00: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