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才貌雙全的姐妹花,出身名門,卻因同一男人自殺—ZT

來源: Tiger666 2019-06-19 17:36:5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8850 bytes)

1979年2月25日,立春已過。

 

但對於家住什刹海前海西岸,一座四合院裏的一個老人而言,她的春天再也不會來了。

 

這一天,這位63歲的老人把自己鎖在房內,把頭伸到早已打好結的布套中,用自縊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是郭沫若的妻子,也是國內知名的書畫家。

 

她的名字叫於立群。

 

 

於立群的死訊猶如一聲突如其來的驚雷,在文化界炸響。

 

她撲朔迷離的死因,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成為文化界一段離奇的公案

 

要真正理解這個女人的選擇,就不得不從將近半個世紀以前,民國時期那一對才貌雙全的姐妹花講起了。

 

 

 

 

於立忱、於立群兩姐妹出身名門。

 

 

她們的祖父於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間的"榜眼",曆任廣東學台、駐德大使、吏部侍郎等職,官至正二品、從一品,在當時的兩廣地區具有很高的聲望。

 

她們的外祖父岑春煊更是聲名顯赫。

 

其父是雲貴總督岑毓英,而他自己則曆經宦海沉浮,在清朝官至四川總督。

 

可惜姐妹倆的父親不爭氣,導致家道中落,一家人隻能依靠典當家產、變賣字畫來生活,終至舉步維艱,連姐妹們的學費都湊不出來。

 

這時候,作為家中長女,於立忱當仁不讓地站出來了。

 

 

連續好幾年,每到春節前,她都到和平門外的國立師範大學對麵去擺攤,主營代寫春聯。

 

在書香世家長大的於立忱,不僅學識淵博,還寫得一手好字。

 

加之十餘歲的花季少女亭亭玉立、氣質卓然,使得每年她的攤子前都門庭若市。

 

因此即使每年就寫那麽幾天,所得竟也足夠支付她和三個妹妹的學費。

 

1930年,十八歲的於立忱,考上國立師範大學後搬入學生宿舍。

 

同年,她十四歲的三妹於立群,也隨母親和弟弟,寄居到了上海外祖父家。

 

北平與上海相隔千裏之遙。

 

從此,姐妹倆聚少離多,並分別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於立群寄居到外祖父家後,不久就考入了捧紅“金嗓子”周璿的上海明月歌舞團。

 

 

後來又進入上海電影學校學習,當過話劇演員,還成為《健美運動》和《富春江》等電影的主演,是三十年代上海灘當紅的演藝明星。

 

於立忱則醉心文學,也喜歡話劇。大學期間,曾主演過著名話劇導演熊佛西所導演的法國名劇《啞妻》。

 

同時,她還是思想進步的學霸,也是媲美校花的才女,因此還未大學畢業,就被當時國內的媒體巨無霸——大公報聘為記者。

 

那時候誰都不會懷疑,這對才貌雙全的姐妹花,雖職業興趣不同,但肯定會擁有同樣光輝燦爛的前程。

 

誰又能想到,紅顏薄命,造化弄人,此刻正熠熠生輝的那一刻星辰,會驟然間就隕落了呢?

 

 

 

 

1934年,於立忱不幸染上了肺病。

 

《大公報》社長張季鸞非常賞識於立忱,得知她染病後,破例給予她津貼,讓她前往日本擔任東京特派記者,以便她可以接受更好的治療。

 

於立忱到達東京後,住處與郭沫若住處很近。

 

 

郭沫若是於立忱的精神偶像,加之背井離鄉又人生地不熟,生活孤寂的於立忱,於是常常去拜訪郭沫若。

 

當時郭沫若已人到中年,且早就在日本成家。

 

他與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相識於微時,經過自由戀愛後兩人結婚。

 

婚後妻子為他生育了五個子女,他還給妻子改名為安娜。

 

 

但是婚後郭沫若卻仍然與多名女子,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因此,當正值韶華、風姿綽約的於立忱出現後,風流成性的郭沫若馬上就心動了,然後不顧一切展開了追求。

 

於立忱本就崇拜郭沫若的瀟灑倜儻與才華橫溢,因此,偶像的甜言蜜語,讓她很快就淪陷了。

 

郭沫若對於立忱說,他早已不愛安娜了,他的心現在已全部被她占滿,他要與安娜離婚,然後和她結婚,此生願與她雙宿雙棲。

 

缺乏戀愛經驗的於立忱,哪裏是情場老手郭沫若的對手?

 

很快,她就在飄飄然中,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的交付給了郭沫若。

 

1936年冬天,於立忱發現自己懷孕了。

 

她滿心歡喜的將這個消息告知郭沫若,並催促他盡快與安娜離婚。

 

哪知這個情場浪蕩子毫無半分喜悅之情,隻會一味敷衍、拖延。

 

後來,實在是敷衍不過去了,他就要求於立忱去醫院,把肚子裏的孩子拿掉。

 

直到此時,於立忱才猶如被一盆冰水兜頭澆下,終於醒悟過來。

 

原來,自詡不凡的自己,竟被這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給騙了個徹徹底底。

 

原來,以為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愛情,隻不過是一場難以啟齒的笑話。

 

1937年初,深受情傷的於立忱返回上海。

 

不久之後,她孤身一人到醫院做了人工流產。

 

 

墮胎手術加之肺病的糾纏,讓於立忱身體更加羸弱。

 

然而更致命的,卻是此後她陷入了長期的自怨自艾,與難以排遣的抑鬱之中。

 

1937年5月,年僅25歲的於立忱選擇用自縊,來解脫身心的痛苦。

 

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

 

 

 

 

可歎的是,於立忱的自絕於世,竟沒有喚起郭沫若的半點愧悔之情。

 

於立忱死後不久。

 

郭沫若隨即拋妻棄子,從日本不辭而別,回國投身到抗戰之中。

 

同年底,在參加文藝演出的過程中,郭沫若邂逅了於立忱的胞妹——於立群,並對她一見傾心。

 

 

於立群與姐姐於立忱相貌神似,但姐妹倆氣質卻迥異。

 

姐姐身上,更多的呈現出一種書卷氣和多愁善感,交織而成的憂鬱氣息,妹妹身上則滿滿流露出健康活力、朝氣蓬勃之美。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姐姐更文藝,妹妹更陽光。

 

遇見於立群之時,郭沫若早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與社會活動家。

 

一個是誌得意滿、風姿瀟灑的文化界大咖;

 

另一個則是年輕貌美、人氣當紅的影視明星。

 

郎才女貌,兩個人站在一起,倒也像天造地設的一對。

 

此後一年,郭沫若對於立群百般照顧、頻現殷勤。

 

這個年長於立群24歲的男人,輕而易舉就俘獲了她的芳心。

 

他們很快就同居了。

 

1939年元旦過後,郭沫若與於立群在重慶舉行婚禮。

 

於立群是個外表柔弱順從、骨子裏實則剛毅要強的新女性。

 

這一點在她婚後的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方麵,她是文化界公認的“賢內助”。

 

婚後,她正式息影、退出文藝界,轉而將主要的時間精力,投注在照顧家庭與協助丈夫上。

 

她與郭沫若相伴四十年,兩人共生育了四子二女。

 

婚後,於立群在撫育幼子的同時,又陪同丈夫四處奔走。

 

 

同時,她既是事無巨細的家庭管家,又是郭沫若身邊最稱職的秘書。

 

她數十年如一日,幫助丈夫謄寫文章、整理資料、處理文件及一切瑣碎的事務,保障了郭沫若可以心無旁騖從事文學創作。

 

上世紀四十到五十年代,郭沫若迎來文學創作的巔峰期。

 

在這二十年裏,郭沫若共出版了將近四十部著作,包括詩集、雜文、散文、論文、劇本、譯作、史論等,最終奠定了其文學大家的地位。

 

在這背後,離不開於立群的犧牲與奉獻。

 

另一方麵,於立群又不允許自己隻是郭沫若背後的女人。

 

她還要向世人證明,她也是她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於立群。

 

於是,婚後在翻天覆地的奔忙中,她仍然堅持繼續從事書籍編輯與出版工作,並且重拾對書法與繪畫的愛好,逐漸成為聲名鵲起的書畫家。

 

其篆隸書法作品與國畫作品,均具備很高的藝術水準,成為國內知名博物館與收藏家,爭相收藏的墨寶。

 

 

中年以後,遭遇時代的風雲變幻,於立群矢誌不渝,一直陪伴著垂垂老矣的郭沫若。

 

四十年的婚姻生活,可以說,於立群過得並不輕鬆,但她卻甘之如飴。

 

 

 

 

1978年6月,郭沫若的人生終於走到了盡頭,享年八十六歲。

 

在他死後,他的才華與文學造詣再次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與此同時,有關他這一生,在男女私情與家庭倫理關係方麵的斑斑劣跡,引發了輿論的廣泛質疑。

 

 

這一時期,為了紀念丈夫,於立群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郭沫若詩集與文集的選編、出版工作中。

 

在四處奔走之際,於立群聽到了越來越多有關亡夫的負麵評價。

 

直到這時,她才逐漸意識到,她對這個一輩子敬之愛之的丈夫,並不真正了解。

 

原來,這個擁有超群文學造詣的大才子,私底下卻是一個處處留情、道德低下,為世人所不齒的偽君子。

 

於立群頓時感到了強烈的失望。

 

但給予她致命一擊的,卻是她在無意中獲悉的一樁陳年舊事。

 

原來,她那早已默默死去四十餘年的長姐於立忱,竟然曾與丈夫有過三年的私情。

 

而且長姐最後的自殺,也與丈夫的始亂終棄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個遲來的真相讓於立群崩潰了。

 

她怎麽也想不到,她與他做了四十年的恩愛夫妻,到頭來卻發現,這個枕邊人竟然就是害死長姐的罪魁禍首。

 

她不由得想起那一年,她與他初相識。

 

她一直認為他隻是長姐的偶像與摯友,還曾將長姐為他所作的詩簽贈予他,並向他轉述了長姐的崇拜與敬慕之情。

 

他當時滿臉驚喜,竟沒有為此向她解釋過半句。

 

他騙得她好苦,也害得她好苦,讓她陰差陽錯,才會一輩子把仇人當愛人!

 

更諷刺的是,在他死後,她還為了出版他的作品而四處奔波、殫精竭慮。

 

 

這可笑又荒謬的命運讓她如何去接受?

 

一邊是血濃於水的姐妹親情,一邊是四十年真心以待的愛侶。

 

餘生她該如何自處,死後她又有何顏麵與長姐相見?

 

罷了罷了,這一輩子她活得實在太累了。就這樣去吧,去了一了百了。

 

她翻箱倒櫃,最後找出一條舊床單。

 

然後顫顫巍巍地爬上桌子,將床單懸掛於房梁下,打好結。

 

末了,她將沉重的頭顱伸進去,閉上眼,腳輕輕離開桌沿,與這個令她失望透頂的現實世界不辭而別。

 

這一天,是1979年2月25日,也是她來到這個塵世的第六十三個春天。

 

 

 

 

民國時期是中國才子才女層出不窮的時代。

 

在那個人類的群星交相輝映的黃金時代,於立忱與於立群,這對一母同胞、才貌雙全的姐妹花,都曾用各自的才華驚豔過世人。

 

但姐妹倆卻同樣因為所托非人,而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她們的命運可悲亦可歎!

 

她們的人生故事,也給予後世女子以深刻的警醒。

 

她們用慘烈的結局告訴我們:比起美貌與才華,知人之明與識人之智,才是女子在世間安身立命的根本。

 

年輕的女孩啊,切記盲目的愛情,猶如足以使人致命的毒藥。

 

當愛情來臨時,請記得擦亮心靈的眼睛!

 

所有跟帖: 

千方百計為證明,挖空心思為倒共。。。無非是個老郭。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9/2019 postreply 19:22:17

老川,沒有那麽厲害吧?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19 postreply 03:58:49

寫文的人好像就是於立群女士自己。哈哈哈。文章,也可以這樣寫。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19 postreply 08:09:44

本王對此文這句話深表關注: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19 postreply 08:11:47

不值!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19 postreply 15:31:15

郭沫若就算年輕時私生活不夠嚴肅,也用不著用故事會的手法把自己的臆想當真事寫,不光汙染了於立群也侮辱了自己。 -金色的雨- 給 金色的雨 發送悄悄話 (78 bytes) () 06/21/2019 postreply 08:55:27

金兄常有金句。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1/2019 postreply 13:36: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