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最多集中在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高潮。

來源: bebe2014 2019-06-15 17:09:4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208 bytes)

死人最多集中在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高潮。

第一階段,1967年冬至1968年春,主要在農村全自治區刮起了一股“紅色風暴”,說是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及其子女起來造反,要殺幹部群眾,說“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於是在農村中成立起了“貧下中農最高人民法庭”,搞群眾專政,殺了一大批四類分子及其家屬、子女,也乘機殺了一些“4·22”觀點的人。其中靠近湖南零陵地區的桂林地區各縣,尤為嚴重,有的四類分子之家被全家殺絕。“靈山縣譚禮大隊民兵排長黃培立召開民兵統一行動,把地、富及其子女全部殺掉,全大隊共殺了130多人,財產、房屋沒收蓋禮堂,禽畜、糧食全部吃掉”(中紀委、組織部等六部委《關於廣西落實政策情況的調查報告》附件之一,1981年7月15日)。19683月,上思縣武裝部長段振邦在縣四級幹部會上說:“過去我們對敵人專政,要經過公安、法院,現在不需要了,現在實行群眾專政,不殺掉那些東霸天、西霸天,群眾不同意”。全縣於同年的三、四月間亂殺了一批四類分子及其家屬、子女和被認為是壞人的人。臨桂縣19671968年兩年打死的1865人中,被打死的四類分子及其家屬、子女459人。靈山縣“貧下中農造反總部”(“聯指”)於1968年初,召開會議全縣統一行動。全縣共殺死2900多人。他們用“種花生”指槍決,“種芋頭”指石頭打死,“種甘蔗”指木棒打死等暗語統計殺人數字。當時被殺害的貧下中農、幹部、群眾,在1983年全區處理“文革”遺留問題時,他們的遺屬與子女還可以去找政府、黨委落實政策,要求給予一定的撫恤與生活補助,要求追查凶手,可是四類分子及其家屬子女他們去找誰,向誰去申冤啊!

--------------------

第二階段,是各縣革委會成立前後,其名義之一是保衛紅色政權,二是抓“反共救國團”。廣西各縣大部分在1968年春夏期間成立革委會,殺人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的,且多數是在各縣革委會成立後有領導地殺的。上思縣成立革委會後,在縣革委會主任、縣武裝部長段振邦的組織、策劃、煽動下,造成1639名幹部、群眾和四類分子被殺,其中,被殺的國家幹部162人,工人61人,城鎮居民18人,學生5人,社員632人,四類分子761人;老遊擊隊員48人,共產黨員97人,共青團員13人。宜山縣革委會成立後,由縣革委會主任、縣武裝部政委季德春、縣武裝副部長李慶餘、作戰參謀蔣國誌、民兵科長吳先水與原副縣長崔振鐸、原縣委副書記王德茂等人策劃下,於1968611日召開了“向階級敵人發動猛烈進攻”的全縣萬人大會,在大會上當場打死幹部、群眾11人。會後,各公社仿效、推廣,均成立了以民兵為主體的“保衛紅色政權指揮部”,群眾稱之為“殺人部”,向階級敵人專政。從此開始,該縣共死亡1400人,其中,兩派武鬥死幾十人,縣革委會成立前亂打亂殺死亡300多人,革委會成立後,由季德春等人策劃、煽動,有組織有領導地殺害了900多人。賓陽縣革委會成立後,從19683月至196910月期間,在縣革委會主任、6949部隊副師長王建勳的策劃、組織、指揮下,以“保衛紅色政權”、“向階級敵人發動猛烈進攻”等名義,致使該縣亂打亂殺,逼死了3890餘人,是南寧地區死人最多的縣之一。

廣西軍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革籌小組出於政治目的,於1968617日,將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已被破獲結案、審判處理過的玉林縣石南公社梁福隆等人組織的“中華民國反共救國團廣西分團第十大隊”為主體,和浦北縣六萬山區的“羅平黨”案等,拚湊成19684月“破獲”了“中華民國反共救國團廣西分團”的“反革命集團案件”,向自治區各地、縣、市張榜公布案情,號召開展“大檢舉、大揭發、大鬥爭”。同時還把這個“反團”案與“4·22”群眾組織掛鉤,混為一談,聯係起來“大檢舉、大揭發、大鬥爭”,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剿滅反共救國團匪徒”的活動,在廣西全區城鄉普遍開展,把參加“4·22”組織或傾向“4·22”組織的幹部、群眾,加上“反共救國團”罪名,不經過任何法律手續,殺了一大批。融安縣受迫害的幹部、群眾上訪團對我們工作組來信反映:“從1968814日縣革委會成立到9月底一個半月的時間裏,全縣殺了三千多人。其中縣革委會機關所在的長安鎮,殺了八百餘人。大將公社小圩鎮龍妙街殺死45人,成了寡婦街,至今每逢過年過節到處是悲慘的哭泣聲。有些老人講:當年日本強盜侵占長安鎮,進行屠殺時一天最多殺了17人,而1968821日,一天就殺了100多人。他們憤慨地講:這幫殺人強盜,真比日本鬼子還凶殘狠毒。”

在老革命根據地鳳山縣,“文革”開始後,以老紅軍營長廖熙英為首,以革命老人、老遊擊隊員為骨幹,成立“革老派”,副縣長覃家修也支持“革老派”觀點。廣西兩派形成後,“革老派”支持“4·22”。當時同意“革老派”觀點的群眾、幹部占全縣人口的95%。由於“革老派”力量雄厚,19682月占領了縣城,“聯指”逃去東蘭縣。廣西區革籌、廣西軍區公布“反團”案案情之後,鳳山“聯指”派組織乘機於77日發出關於圍殲“中華民國反共救國團鳳山分團覃、廖匪幫”的總反擊令,又調去了11個縣的武裝民兵,配合6911部隊圍剿“革老派”,名曰“剿匪”,實為協助逃跑在外的“聯指”打回鳳山,“革老派”被打死打傷20人,抓走16人(其中13人被殺),“聯指”奪回了縣城,“革老派”全部逃往農村。縣革委會成立後,上麵派去了9個縣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配合軍隊進駐鳳山,“革老派”的大小頭目大部分被殺,一部分被抓。全縣被抓6000多人,批鬥了5000多人,殺死了3000多人。有的全家被殺光,很多軍烈家屬全家也被殺光,許多老紅軍、老遊擊隊員被殺,全縣地下黨被打成“叛徒集團”。可是19815月鳳山縣委向我們調查組匯報說:19686月至10月死了1197人,占當時全縣人口的1%。顯然沒有說實話。玉林地區1968年在圍剿“反共救國團”運動中進行的大屠殺,是時任玉林軍分區政委甘照寰拍板,參謀長達誌、地區造反派頭頭王 × 鎮主持召開各縣革委會、武裝部負責人會議布置的,共逼死、打死幾千人,其中,陸川縣殺害1200多人,容縣逼死、打死1392人。原淩雲縣委書記趙 × × 是被三個人拉出去殺的,當時趙見到縣武裝部長說:“你要救我呀!”可是這個武裝部長不理睬,就這樣把趙拉出去殺了。

--------------------

第三階段,是發布《七·三布告》以後。這個時期,農村“4·22”的大小頭頭和骨幹大體已被用“反共救國團”的罪名消滅得差不多了,掌權者和扶持的“聯指”造反派於是揮戈向城市開刀,集中表現在湘桂鐵路線上的南寧、桂林二市。

1983年處理“文革”遺留問題階段的調查證實,《七·三布告》是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的名義於196873日批準發布的,在這之前的19684月,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根據廣西軍區、廣西革籌小組的報告,內定“4·22”是反動組織,將對立的兩派設立據點,策劃組織武鬥,打死幹部群眾,殺人放火,搶援越物資、武器,搶部隊武器彈藥,阻斷鐵路交通等罪名,都加在“4·22”一派的頭上。就在這時人民解放軍駐廣西某部打下“U-2”美國間諜飛機,林彪要接見有功人員,由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焦紅光帶隊赴京,事先區革籌小組主要負責人親自授意整理了“4·22”的材料,報給林彪,《七·三布告》就是這樣產生的。

廣西革籌小組、廣西軍區和廣西“聯指”造反派有了《七·三布告》這柄尚方寶劍,他們控製的報紙、電台,大造輿論,把“4·22”組織和其他持不同意見的群眾,當成敵人,在南寧、柳州、桂林三市,在軍隊、武裝民兵和“聯指”武裝人員三麵包圍之下,被徹底打垮,已經放下武器的“俘虜”,又被大批屠殺。

南寧市在《七·三布告》公布後,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兼南寧警備區司令員、區公檢法軍管會主任宋治平、南寧警備區政委韓仕福、副司令員印璽、副政委慕石起等人,於728日在南寧警備區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軍區、區革籌小組命令,“用武力圍剿南寧市解放路、新華街、南寧市百貨大樓、區展覽館、邕江上停泊的輪船對立派據點。會後,調集了南寧地區14個縣的武裝民兵,調動了6912部隊、6966部隊、6936部隊和軍區警衛營、99部隊部分官兵,以及‘聯指’派武鬥人員共三萬多人,由印璽、慕石起指揮,與造反派一起,向解放路、新華街、展覽館、邕江上的輪船等處,發起猛烈攻擊,動用了八二迫擊炮、無坐力炮、火箭筒、炸藥包等武器,731日猛攻開始,當天攻下展覽館,88日全部攻下,圍剿、屠殺群眾造成萬餘人死亡的嚴重事件。僅事後南寧火葬場負責火化的屍體就有5000多具,有人看見,解放路打下後,有20多輛翻鬥卡車拉了三天的屍體,有的拉到市郊煤礦的坑道裏,有的拋到邕江。為掩人耳目,抬屍體的‘4·22’成員也被‘聯指’打死,當時邕江下遊的西津水電站閘門被漂去的屍體堵住了。”“88日,部隊和‘聯指’攻打解放路全部結束。解放路及其附近33條街巷被炮擊中焚燒成了一片廢墟。據1983年處理‘文革’遺留問題時調查,解放軍和廣西‘聯指’攻打解放路這一帶,共燒毀33條街巷,其中燒毀機關、學校、工廠、商店和民房共2880多座(間),建築麵積46萬平方米,使街道的5個公社、一萬多戶、五萬多居民無家可歸,僅國家財產損失價值6千萬元以上”。(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編寫小組:《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第116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廣西“4·22”全部覆滅。三個據點攻下後,有的投降,都被“聯指”成員殺害,有很多人鑽了防空洞,鑽防空洞的人,絕大部分被一場無名的大水奪去了生命(係“聯指”造反派往防空洞裏灌水所致),有的被各縣民兵押回在途中殺死。“據不完全統計,僅圍攻解放路和展覽館打死1470人,抓獲俘虜9845人……分別關押在區文化大院、區電業局、南寧二中、九中、天桃小學、區、市看守所等10多個單位。關押在區看守所的265人,區交通學校711人,南寧幼師441人;有的被當作‘殺人放火’、‘四類分子’、‘壞頭頭’、‘國民黨殘渣餘孽’、‘反共救國團’等罪名的‘要犯’、‘首犯’處理。被‘俘虜’人員交各縣民兵拉回去處理共7012人,其中在拉回途中打死和拉回後打死的有2324人,當作‘要犯’長期關押的46人。”(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編寫小組:《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第115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桂林“八二○事件”

廣西區革籌小組、廣西軍區、廣西“聯指”造反派在解決南寧問題,圍剿、拔除“4·22”據點之後,又著手解決桂林問題,策劃、製造了桂林“八二○事件”,一萬餘名群眾被無辜殺害,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事件發生前桂林的“文革”情況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桂林和廣西其他地區一樣,群眾組織因支持韋國清和反對韋國清分裂成兩派,前者為“聯指”,占少數,後者為“革命造反大軍”(簡稱“老多”,即“4·22”)占絕大多數。

1967年下半年開始,兩派多次搶槍武鬥。“4·22”三次搶了各種槍支3000餘支、加農炮8門。“聯指”四次搶了各種槍支7000餘支,機關槍10挺。僅196866日至13日的7天內兩派發生武鬥17次。6月下旬,“聯指”在桂林軍分區的支持下,以“保衛革命委員會”名義,從全地區12個縣調集數千名武裝民兵進城,形成對“4·22”的包圍,導致大規模的武鬥。兩派在湘桂鐵路兩側設立據點,不斷衝突,迫使鐵路中斷。

《七·三布告》公布後,周恩來於725日在京再次接見兩派群眾組織代表,提出立即停止武鬥,上交武器,恢複交通,動員進城民兵回鄉。同時,由駐桂林的6955部隊派出人員,進駐兩派武鬥據點,實行武裝隔離。88日,桂林地、市革委會和駐軍支左小組,又一次發出通令,要求兩派必須在812日停止武鬥,上交武器。桂林軍分區政委陳秉德也於1968810日向“4·22”表態:“隻要‘4·22’交槍,保證不抓人,‘聯指’也交槍。”

經過上述工作,兩派於812日停火,當晚鐵路通車。“4·22”於81314日向公檢法軍管會交出3000餘支槍,拆除了工事,恢複了市內交通,部分人員集聚在市工人文化宮,等待辦學習班。與此相反,“聯指”隻交了30餘支槍,工事未拆,據點未撤,調集來進城參與武鬥的武裝民兵未回鄉,且將武鬥人員以市革委名義,改編為武裝的“工人糾察隊”,配發了一部分“4·22”上交的武器。

“八二○事件”是如何策劃、發動的

“八月初,廣州軍區在湖南衡山開會,黃永勝主持會議,廣西軍區、桂林市武裝部、桂林軍分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是落實《七·三布告》,研究出動軍隊,武裝解除武鬥據點”。(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編寫小組:《廣西文革大事年表》第113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據桂林駐軍支左小組成員、市革委會政法部長、後5048部隊副政委朱兆富同誌反映:19688月初,廣西軍區政委魏佑鑄在北京向參加部隊學習班的廣西軍區的同誌講:廣西問題怎麽解決,請示了黃永勝,黃讓廣西自己拿出辦法。經軍區研究,先在融安縣下手,動用軍隊,對400餘名“4·22”成員,用武力解決。事後,向黃永勝匯報時,黃表揚幹得好。這樣就摸了中央的底,擬定了用武力解決桂林問題的行動計劃,並將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吳華,由南寧調到桂林,將正在北京參加學習班的桂林軍分區司令員景伯成叫回,共同指揮了這一行動。原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後離休居住桂林的老紅軍薑茂生同誌反映,“八二○事件”之前,黃永勝在北京召開秘密會議進行研究,是林彪叫開的,吳華等來桂林指揮的。桂林駐軍支左小組成員、104部隊處長王汝保同誌反映:“八二○事件”行動時,部隊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部,由吳華、景伯成、桂林市武裝部政委陳陳秉德三人組成。

據這些當事人的反映,“八二○事件”是在北京預謀,經黃永勝批準,由部隊參與,依靠“聯指”,調動武裝民兵,對“4·22”、幹部、群眾進行血腥屠殺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的。

事件經過

1968820日,桂林地、市革委會和桂林警備區司令部、政治部,聯合發出公告,以進一步落實《七·三布告》為名,號召“向一小撮階級敵人發動更加猛烈地進攻”。當日淩晨5時,支左部隊和上萬名武裝民兵、“工人糾察隊”、“聯指”成員組織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按事先劃分的地區,手持名單,挨家挨戶搜查、抓捕,全市共抓了7000多人,僅有二千多師生員工的廣西師範學院,就抓了1200多人。桂林地區所屬12個縣,在同一天行動,全地區抓了一萬多人。“八二○事件”和事件之後致使桂林市和桂林地區12個縣槍殺、打死、逼死幹部、群眾一萬多人。在“八二○事件”後的一個月內,桂林市僅機關、工廠內部打死296人。桂林地直機關抓了300多人,大部分被殺害了。臨桂縣打死848人,僅縣直駐桂林單位抓去318人,放了25人,其餘293人全被殺害,其中發現一份111人的被殺害人員名單,名單裏有縣委副書記李瑾科、副縣長周克仁、法院院長劉錫臣、副檢察長龍炎運、縣財貿政治部副主任李景發、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王振廷等領導幹部,他們被扣上“反共救國團”罪名,由縣委宣傳部幹事、“聯指”造反派頭頭胥明德以貫徹“七·三布告”的名義,於820日、31日、918日夜晚,用汽車拉到漓江邊,除一人乘天黑混亂中逃跑外,其餘110人全部殺害。僅有41名職工的縣醫院,殺死了16人。其中,縣法院院長劉錫臣是“八二○事件”時被抓,918日和其他4人在批鬥時被活活打死,其妻是縣醫院的醫生,823日同其他20人,被集體槍殺。就連跑回河北獻縣老家躲避災難的17歲的兒子劉振剛,也被抓回打死,說“鏟草不除根,以後是禍害”。劉錫臣夫妻和兒子被害後,遺留下一個15歲的女兒劉嬋榮和兩個幼子,生活無著,逼得15歲的女兒帶著兩個弟弟到處要飯。19815月,我們調查組到桂林調查時,她來找了我們,一邊哭泣,泣不成聲,一邊控訴當時的暴行,在場的調查組的同誌聽了她的哭訴,禁不住淒然淚下。隻有100餘人的地區土產公司,殺害7人,該公司831日開批鬥會,活活打死3人,讓“4·22”成員謝定軍、金聲二人挖坑掩埋,坑挖好後,謝、金二人也被打死,一齊埋掉。913日上午,該公司接到上麵不準再殺人的通知,下午又殺9人,其中,“4·22”成員吳若君因懷孕臨產幸免,孩子生下後,起名叫“保駕臣”。當時“聯指”殺人到了瘋狂的程度。有一個從湖南到桂林搞副業的社員被盤問是幹什麽的,那人說:“打圍的”,被當成打“韋”(國清)的,當場打死。

所有跟帖: 

終於知道是怎麽回事了,以前知道死了很多人,就不知道怎麽回事。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1/2019 postreply 12:38: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