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汽車在中國起步,並不比其他國家落後。按照有些說法,甚至第一輛自動車輛,就是1672年傳教士南懷仁為康熙皇帝設計的,采用蒸汽動力,隻不過不能載人。
即使我們以1885年卡爾奔馳發明內燃機汽車作為現代汽車出現的標準,也僅在16年後的1901年,中國就進口了第一輛汽車。
關於中國第一輛汽車到底是哪一個,有一些爭議,有說法是第一輛汽車是袁世凱花了一萬兩白銀進獻給慈禧的壽辰貢品,也有說法是一個叫Leinz的比利時人在1901年末從香港進口了兩輛美國Oldsmobile(後為通用收購)汽車到上海。1902年初上牌行駛。但根據慈禧的禦用汽車並非奔馳牌 也非國內首輛,和考證|中國首輛進口汽車與慈禧太後--百度百家,似乎後者應該更早一些。
1902年1月30日,oldsmobile汽車的車主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相當於公共租界的自治性市政府)申請汽車牌照,工部局開會討論後,決定發給臨時執照,暫按馬車規格征稅,每月捐銀2元。工部局同時決定在當年(1902年)下半除增設汽車執照專門項目之外,還起草製定了汽車主需遵守的規則。這大概是最早的車船使用費和交規。下圖為與當年Leinz進口的Oldsmobile汽車同型號的汽車。根據遼寧電視台的報道,『這是兩輛黑色木質車身的汽車。一輛是折疊式軟篷車頂。一輛是涼篷式車頂。外表與當地的馬車十分相似。車上有兩排座位,前兩排為司機席,後排為乘客席。木質車輪輻條,實心輪胎,另裝有煤油燈和手捏喇叭。』
下圖為進貢給慈禧的車輛。由美國DURYEA製造(也有說是奔馳的第二代車型,但根據資料似乎前者更可信)。它的發動機裝在乘客席座位的下麵,是一台橫置式氣缸、1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也有說是4馬力的)。前懸掛是一橫置鋼板彈簧,後懸掛是兩個普通鋼板彈簧。車廂兩側的翼子板係三合板製成。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9公裏。
隨著汽車進入中國,公路也開始出現。過去馬車時代,中國隻有土路。第一條專門為汽車建設的鋪裝道路,可能是德國人在青島修建的台柳路(台東到嶗山柳樹台),碎石路麵,全長31公裏。但這條路是哪年修通的也難以考證,我查了一些資料,從1903年到1907年的說法都有。下圖為當時台柳路上回娘家的大戶人家
中央政府修建的第一條公路,則是張家口到庫倫(即烏蘭巴托),1917(也有說1918)年通車。不知道當年是不是也有保證中央對邊疆地區影響力的考慮。
有了車,就需要更多的路。有了路,也就可以有更多的車。
要說中國早期的汽車發展曆史,就必須要說上海。自1902年第一輛汽車在上海上牌起,到1908年初,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汽車發放的牌照總數增至119輛。這之後法租界也開始有汽車。到1913年,兩租界總共已有超過500輛汽車,而當時其他較早擁有汽車的城市如北京、漢口、青島,加起來尚不夠上海汽車保有量的零頭。甚至一直到1927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8677輛,都有超過一萬輛在上海,而當時公共租界有汽車就有6000輛汽車,其中私人轎車3860輛。全國半數以上民用汽車在上海這種情況,實際上一直保持到1949年。
繁榮的汽車銷售也催生了很多汽車相關行業。1912年,上海出現了最早的汽車運輸行,承包貨運業務。到1927年,公共租界已有貨運906輛。
同是1927年,上海出現了最早的汽車零件銷售店『龍飛車行』,為馬車零件店轉業而來。還出現了最早的零配件製造廠,『楊複興』,由鍛打馬車鋼板彈簧改為鍛打汽車鋼板彈簧。後來,上海的汽車修理行業分為修理業(隻管修),修配廠(使用進口新零件修理),拆配廠(拆裝舊車零件修理),零件店(隻賣零件)這四種業態。
1915年,國內第一輛消防汽車在滬問世。之後上海郵局也開始利用載貨汽車取代馬車運送郵件和貨物。
1908年,公共租界出現了第一輛出租車,也是中國第一輛出租車,由四川路(今四川中路)97號美商環球供應公司百貨商場開始出租給購買商品的顧客。到1927年,公共租界已有出租汽車628輛。北京和南京分別到1913年和1922年才有第一輛出租車。
上海最早的信號燈出現在1919年,當時在霞飛路(今天的淮海路)等部分馬路的轉角處設置了紅綠燈,用來指揮交通。據1924年出版的陳伯熙《上海軼事大觀》記載,在紅綠燈出現以前,工部局雇傭人員在馬路中間舉一木牌,木牌一麵塗白漆,一麵塗紅漆,站在馬路十字路口,遇兩車同至,視情舉白麵牌表示放行,舉紅麵牌表示暫停,依次放行。下圖為1935年位於其美路(四平路)翔殷路口的交通指揮亭,亭子的周圍有四盞交通信號燈,當時的信號隻有紅綠兩色。
1924年,美孚公司在上海開設中國第一座加油站,位於四川路111號
下圖為上海第一條公交線路,1924年由英商中國公共汽車公司開辟,1路車從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到公園靶子場(今魯迅公園旁)。也有說法第一條公交線路是1922年在華界開設的。上海的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則分別在1908年和1914年在公共租界開設。到1927年,上海全境已經有12條公交線路,82輛營運公交汽車。
當時公共汽車的宣傳廣告
當時公交車的價目表
20年代上海的雙層公共汽車
上海北火車站門前的公交汽車總站
上海也是中國早期公路人才的搖籃。1921年,中華全國道路協會在滬建立,擁有中外會員13000人。1924年和1927年,中華工業專門學校汽車道路專科和中央汽車專門學校先後在滬創設。到1927年全國公路總長已達29170公裏。
隨著全國公路建設的發展,各地都開始建設長途汽車站,1922年起,上海陸續有滬太、滬閔、上南、上川等民營長途汽車公司開設,但大部分長途線路以今天標準都不算遠,直到嘉定,奉賢等郊縣,少數車輛會到達浙江。下圖為滬閔南拓長途汽車公司的上海汽車站。
行駛在滬太線(上海-江蘇蘇州太倉)上的奔馳長途汽車
1920年代的九江路。
1927年之後,雖然租界區的汽車保有量增加變慢,但華界卻迎來了汽車數量的大幅增高。華人中新興的民族資本家和銀行、外資大企業的高級職員開始購買汽車。當時新建的高中檔住宅,也開始流行建立配套車庫。如1928年四明銀行建造的四明村(今延安中路913弄)118套石庫門住宅中,有58套配有汽車間。當時一些麵向顯貴子弟的西方教會學校每逢周末放學,校門口也會排起長龍。
隨著汽車需求量的增加,30年代初上海已有40家汽車洋行(其中以美商居多),最多時一年進口3700輛汽車,占全國進口量的三分之二。
小資階層大多買不起汽車,但需要撐場麵的時候,也大多會雇車。租車業務蓬勃發展,30年代上海最大的租車行已經是華人經營的祥生出租汽車公司,擁有240多輛汽車。1936年,上海共有出租汽車公司近百家,有小客車1000多輛。
到1934年,華界汽車保有量已經從2597輛上升到9710輛,占到全上海汽車保有量的將近半數。據當年1月全國經濟委員會對各大城市的汽車調查資料,全上海的汽車保有量為17039輛,為北京、天津的8倍多,南京、廣州的12倍多,漢口的24倍。到抗戰前夕,上海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已超過6輛。如果看中國全國,要到1993年才達到同等水平。
汽車的增加還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在當時的中國南方,因為19世紀英國人在香港,上海,漢口、廣州、廈門的影響,實行靠左行駛,但在北京,山東,直隸,東北等地,受俄國、德國的影響,多為右行。在1934年開始的新生活運動中,民國政府開始規定全國統一左行,但並沒有成功。下圖為左行的上海街道
其他方麵,1936年,上海有公共汽車線路31條,營運汽車285輛,並有部分企業自用公共汽車。長途汽車共135輛。全市汽車運貨行有260家,載貨汽車700多輛;並有企業自用載貨汽車千餘輛。
1930年代的外灘,除了汽車,電車,更多的還是人力黃包車,人力三輪車和自行車
30年代的南京路,滿街的愛國旗幟,讓人想起2012年的中國小飯館門口那些保釣宣言。
西藏路和南京路路口,蔣介石的大幅肖像
上海高樓群,遠處為國際飯店,1934年建成時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直至1983年被南京的金陵飯店取代。
霞飛路亞爾培路(陝西南路)路口騎摩托車的洋人:
南京路上的自行車
南京路上的黃包車
南京路上的行人
對比下30年代的第二大城市天津
第三大城市北京
廣州
南京
青島
30年代上海也出現了最早的汽車製造業。因為當時中國缺乏石油,30年代上海企業界和學界開發了不少使用植物油和木炭的代燃汽車。
所謂木炭汽車,就是將木炭放進特製的煤氣爐內燃燒,產生煤氣後,代替汽油推動發動機驅動的汽車。它在中國最早由留法學生湯仲明研製成功,最終在1935年於上海成立木炭車公司。後來經過改進,又出現了可以使用無煙煤的煤氣發生爐。同樣替代汽油的,還有酒精,隻不過因為後來抗戰時糧食也緊缺,並沒有燃燒木炭和煤的代燃汽車使用廣泛。
1937年,中國汽車製造公司成立,同年3月,以德國奔馳汽車散件組裝的奔馳柴油汽車在上海麵世。與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樣,當時的國民政府也選擇了商用汽車作為製造汽車的開始,隻不過,這些汽車是載客汽車,首批近百輛都投入蘇南公路運營。原本該公司與奔馳已簽訂技術轉讓協議,計劃5年後開始大規模自製奔馳技術的汽車,可惜因為抗戰爆發被打斷。
4月,總工程師張世綱這款名為『本茨式中國號』的汽車行駛近一個月,抵達昆明參與京滇公路周覽會。沿途采用了花生油、菜籽油、茶油、桐油、棉籽油、煙籽油等各種植物油為燃料,居然並沒有出現故障。後來,中國的工程師甚至對柴油機進行了改進,用以專門燃燒桐油。在抗戰時期在大西南廣泛應用。
下圖為中國汽車製造公司製造的『本茨式中國號』柴油客車。
不過真正中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應該是張學良在東北讚助的民生牌卡車,1931年6月生產,載重量2噸。采用了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當然,九一八事變很快爆發,民生牌汽車也同樣沒有了下文。
其他地區也有一些製造汽車的嚐試。閻錫山統治下,山西在1932年造出一輛“山西牌”2噸貨車;1933年,實業部中央工業試製所試製成一輛三輪微型汽車,成為中國最早試製的微型車;在湖南,1936年也有一家機械廠用自製的汽油機裝成一輛載重2噸的“衡嶽牌”25座客車。
國民政府時期公路建設也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1928年中華民國交通部擬訂全國公路計劃,以蘭州為公路中心,分全國公路為國道、省道、縣道3種,總長為41550公裏,預計10年完成。但到1937年抗戰前夕,全國已有117296公裏的公路,國民政府實際上修了超過8萬公裏的公路,中國的城市基本都被公路連接起來。當然,其中大部分是土路。1934年,國民政府還成立了公路委員會,統一路政,開展省際聯運。到1937年,全國已有68917輛民用汽車。
抗戰爆發以後,上海租界成為孤島,大量的江浙富商遷入上海,反而使得上海租界的私人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但好景不長,1941年日美開戰,日軍占領租界。因為缺少汽油,一小部分共公汽車、出租汽車、載貨汽車和自用小汽車,一度改裝為代燃汽車,使用木炭、木柴、白煤、酒精、石炭等燃料。但因為代燃改裝成本很高,除了少量載貨汽車以外,大量汽車都被廢棄。戰後的1945年10月,全市登記的汽車僅1498輛,不到戰前的十分之一。
在這個特殊時代的上海,馬車複興,自行車,黃包車(載人)、榻車(載貨)、老虎車大行其道,三輪客車和三輪、四輪拖車也開始興起。
戰後,上海和全國的汽車經濟都開始恢複,而且因為40年代末物價飛漲,很多企業主購買汽車作為交易的籌碼,1948年10月,上海汽車保有量達到24540輛,接近戰前的水平。同年全國汽車保有量恢複到50900輛。1949年,公路裏程也達到13萬公裏,超過戰前的水平。
同時,因為戰後大量車輛從美國進口的左舵車,國民政府在1945年改為實行靠右行駛。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私人轎車數量大幅減少。但50年代民用汽車數量依然有比較快的增長。到1956年,全國已經有11.74萬輛民用汽車,比49年的水平翻了一番還多,也大大超過了戰前最高水平。50年代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公路建設,公路總裏程在1956年達到了22.6萬公裏,差不多是戰前水平的兩倍。
下圖為1946年天津汽車製配廠生產的飛鷹牌三輪汽車
1945年上海解放後,將1940年日本人成立的昌和製作所收歸國有,成為上海機器廠第二製造廠(永久自行車廠前身),1946年自行車年產量達到4600輛。下圖為1950年代的天津飛鴿自行車廠
建國初依然在廣泛使用的木炭代燃汽車。
大道奇T234,建國初北京主要的公交車型號,為之前南京政府從美國進口
參考資料:
::::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上海通網站 上海市地情資料庫 上海市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