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一長津湖之戰 (4)

來源: 碧藍時空 2019-05-07 10:22: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540 bytes)

5. 陸戰一師的撤退

在西線已經完全潰敗, 大局已定的情勢下, 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終於在11月30號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顯然, 撤退的第一步是柳潭裏的陸戰一師主力從柳潭裏撤回下碣隅裏。 但柳潭裏的撤退是一個複雜的工程, 因為家大業大, 史密斯師長又不想扔下任何重裝備,所以, 盡管柳潭裏離下碣隅裏隻有不到25公裏, 負責撤退指揮的利茨伯格上校慎之又慎。 他首先派出戴維斯中校率一隻營級特遣隊援助德洞嶺的巴伯加強連。 這隻特遣隊運用我軍的戰鬥模式, 全副輕裝, 不分晝夜, 不走公路, 沿著公路旁的山嶺脊道,踩著英尺深的積雪, 向德洞嶺殺去。 目標是在師主力到達德洞嶺以前, 清除關口附近對公路的任何阻撓, 並把德洞嶺山頂的巴伯連隊接應出來。 事實證明, 陸戰一師確實是一隻過得硬的部隊。 他們在有重武器掩護下, 能夠打出最高的戰爭效率。 在沒有重武器的掩護的條件下, 也照樣能發揮出像我軍一樣的戰鬥意誌和戰鬥力。 跟美國陸軍真是天上地下。順便說一下, 筆者認為陸軍戰鬥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將不知兵, 兵不知兵。 美軍中隻有兩個兵種士兵負傷後回到原連隊, 一個是空降兵, 一個是陸戰隊。而在陸軍, 士兵負傷歸隊,一般不回原連隊, 而是根據需要, 隨便分配, 這就使得一個連隊裏的士兵沒有相互了解和友誼, 往往是在一起隻有幾個月。 而軍官的分配也和士兵一樣。 所以整個部隊隻是一個機械式的分工合作, 很難達到小範圍內的協同。 二戰中盡管陸戰隊和空降兵都成軍時間不長, 但在歐洲和亞洲的表現都比陸軍好。

先頭部隊派出後, 利茨伯格深知在回下碣隅裏的路上遍地都是我軍的阻擊部隊。因此將撤退的部隊完全布置成進攻隊形。他將部隊分成左翼右翼和中央分隊。 左右翼一律輕裝,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 沿道路兩側的山脊攻擊前進, 所有的傷員, 車輛,工兵沿中央道路前進。而火炮也對兩翼的部隊提供火力支持。 這樣盡管撤退速度很慢, 但最大限度減少了傷亡。

計劃開始實施後, 戴維斯先遣隊按時到達德洞嶺和巴伯連隊回合。 不久師主力也按時到達。 戴維斯先遣隊士氣正旺, 又為整個部隊主力擔任後衛。經過59個小時的艱苦奮鬥, 陸戰一師主力終於衝破我九兵團的重重包圍, 退回了下碣隅裏。 經過五個日夜的戰鬥, 陸戰一師死傷一千人左右, 凍傷500人左右。 九兵團數字沒有統計, 但至少是陸戰一師的幾倍。 除了戰鬥傷亡以外, 我軍最大的問題是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 所以,我軍死傷比例很高。 另外,由於沒有禦寒的冬裝, 我軍產生了大量的凍死和難以治愈的凍傷。 相比起來, 陸戰一師的凍傷基本上是輕微的, 很快能夠痊愈。 而傷員能夠得到及時包紮, 並迅速通過飛機運往日本醫院進行手術。

師主力回到下碣隅裏, 史密斯師長大大鬆了一口氣, 現在下碣隅裏部隊一萬多人, 坦克,裝甲車, 及各種工程車輛,運輸卡車一千多台。 現在的問題是怎樣把陸戰一師運回鹹興或後方。為此,第十軍和相配合的陸海空三軍在下碣隅裏專門開了一個會。 由於下碣隅裏的機場已經完工, 憑美軍的運力, 把陸戰一師的裝備和人員空運出去是可行的。但史密斯師長力排眾議, 決定陸戰一師沿原路步行撤退。 他的理由是如果空運, 最後擔任掩護的部隊會成為九兵團的盤中餐。 並且隨著下碣隅裏主力的撤退, 古土裏剩下的兩個營也會成為我軍下一個攻擊目標。 史密斯師長要把整個師的部隊全給帶出去。

師主力於12月4日到達下碣隅裏,經過兩天的休整, 準備於12月6日開始向古土裏撤退。 這時九兵團的26軍主力終於趕到戰場。宋時輪認為,在第一階段的戰鬥中, 之所以收獲甚微,沒能達成戰役合成, 主要是由於兵力分散。 現在有了26軍三個生力師, 再加上27軍的受損不大的兩個師, 一定能在陸戰一師的撤退途中有所斬獲。他的命令也很簡單, 26軍在前麵堵, 27軍在後麵追, 打不死陸戰一師, 也要啃下一口肉。

沒想到, 真打起來, 滿不是一回事。 陸戰一師從下碣隅裏的撤退態勢跟從柳潭裏一樣, 根本不像敗退, 而是像全麵進攻。 史密斯師長安排七團當先鋒,五團殿後。 在七團還沒出發前, 幾十門榴彈炮為了把炮彈打光, 減少累贅, 對從下碣隅裏到古土裏的18公裏實行地毯式炮擊。 同時從日本和在鹹興的八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各種類型的上百架轟炸機輪番起飛,對道路兩旁任何的風吹草動實施打擊。 在地麵上, 七團以坦克為先導, 所有陸戰隊員沿道路兩旁的山嶺攻擊前進。這種陸空鋪天蓋地的進攻模式,使我軍的小米加步槍難以施展和接近敵人的中央後勤和輜重部隊。 斷後的5團麵對27軍的不計代價的進攻,也殊死一搏。根本不給27軍任何突襲的機會。 所以我軍罕有斬獲,最後我兩個軍在陸戰一師從下碣隅裏到古土裏的18公裏的撤退途中共殺死殺傷美軍600人左右。 陸戰一師幾乎毫發無損地退回到了古土裏, 和一團的另兩個營回合了。

美陸戰一師退到了古土裏, 第十軍擔任左右翼掩護的其他部隊也向後收縮。這時,盡管美第十軍離港口鹹興還有兩站,但我軍至此已經基本沒有機會對第十軍任何一部分部隊進行圍殲作戰了。 唯一一個剩下值得一提是水門橋的炸毀和重修。 水門橋是古土裏到港口鹹興的唯一通道,過不了水門橋, 第十軍就不能通過港口從海上撤退。按照初始圍殲陸戰一師的計劃, 我九兵團20軍需要派一股小部隊炸毀水門橋。這樣如果萬一圍殲陸戰一師有敵人突圍出來,也沒法通過水門橋。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20軍60師的部隊忠於執行了兵團的作戰意圖, 對水門橋進行了三次爆炸。炸的連橋墩都沒有了。但美軍退到古土裏後, 工兵營長佩特裏奇通過對水門橋的評估, 成功地用從日本空投來車轍橋組件, 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架起了一座能通過坦克和各種卡車工程車的軍用橋梁, 使得我軍認為的不可能變成了通途。

長津湖之戰的思考

戰役的結果:美第十軍陸戰一師是主要的圍攻對象。 共被打死700多人, 受傷4000多人, 另有70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傷, 但基本不影響繼續作戰。 美陸軍第七師31團戰鬥隊受到毀滅性打擊, 被我軍打死俘虜1500人左右, 是整個戰役中美軍最大的損失。九兵團的損失沒有公開的統計, 但在戰役的第一階段, 20軍基本被凍傷打殘是不爭的事實。 在第二階段, 26軍和27軍也遭受了重大損失。現在官方的統一報道是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凍傷四萬多人。 這個數據顯然是有爭議的。 這一點從後來我軍內部的通訊也可以看出來。 後來我軍的空軍司令遲浩田回憶當年20軍的長津湖作戰時曾經說, 他所在的營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凍傷的。在後來朝鮮戰爭第四次戰役發起時,彭德懷給毛澤東的電報中匯報說, 九兵團能夠行動的戰士隻能編成八個團,這已經是長津湖戰役三個月以後了。我軍是蘇聯編製, 每個團1500-2000人左右, 所以八個團是15000人到20000人。 而我九兵團入朝時是16萬人左右。 由此可想我九兵團的損失程度了。

戰役的反思:

  • 長津湖戰役的必要性。 如果我軍的戰役思想是東擋西打, 集中力量打痛第八集團軍, 我第九兵團就沒有必要前出到蓋馬高原。 因為整個朝鮮戰爭的重點曆來是西部, 如果西部的敵人撤了, 東部也就自動退了。 如果我軍不需要到蓋馬高原, 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配備冬裝,運輸給養, 並且因為是防守, 重武器也可以利用上, 而靠近中朝邊界的氣候也要對中方有利多了。
  • 長津湖戰役的可行性。盡管我九兵團是加強兵團, 16萬人左右, 但美第十軍也有約十萬人, 再加上製空權。 我軍是精銳之師不假, 但在零下30度沒有冬裝,帶著炒麵, 拿著三八大蓋和手榴彈去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拚殺, 應當說, 勝算的可能性太小了。
  • 長津湖戰役的將在外:應當說敵我雙方的高層對第二次戰役東部戰場都過度自信和冒進了。 彭德懷和遠在北京的毛澤東都認為圍殲陸戰一師對於九兵團來說是小菜一碟, 在戰役的開始甚至要求部隊圍而不打, 完全沒把蓋馬高原的寒冷和陸戰一師的戰鬥力當回事。 作為戰地指揮的宋時輪和各軍師長, 本來是有機會根據戰場的情況向上級反映並改變戰役計劃, 這在我軍也是有傳統的。 當年林彪和粟裕都幹過。 但遺憾的是宋時輪沒能盡到一個高級指揮員的責任。 據說第十軍撤走後, 宋時輪看到九兵團的慘狀, 放聲大哭, 覺得沒法跟華東野戰軍的老領導,諸如陳毅粟裕等交差。
  • 當時的遠東司令麥克阿瑟和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也非常冒進。 他們認為我軍在朝鮮東線沒有重兵, 所以督促陸戰一師快速進軍,長驅直入, 爭取聖誕節前到達鴨綠江,讓軍隊回家過聖誕節。而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麵對上司的幾番喋喋不休的命令,堅持正確的作戰原則, 沒有強大的後勤保障不進攻,沒有側翼掩護不進軍。 應當說, 如果史密斯師長按照上司的指示進軍,那麽柳潭裏的美軍主力就有被我軍各個擊破的可能, 盡管不能全殲, 損失肯定要大的多。史密斯師長在我軍聲勢浩大的圍攻下,以我為主, 臨危不懼, 指揮若定, 在幾乎所有我軍的進攻領域, 柳潭裏, 德洞嶺, 下碣隅裏, 古土裏都取得了勝算, 不愧是精銳之師的將軍。 實際上五團團長墨裏和七團團長利茨伯格也都是非常傑出的指揮官。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 陸戰一師才能夠在我虎狼之師的圍攻下全師而退。
  • 假如。。。
  1. 假如我第九兵團在第二次戰役隻守不攻, 在西線戰役結束前沒有和陸戰一師進行真正的攻防接觸, 那麽第九兵團就會損失輕微, 那麽第九兵團就能夠參加第四次戰役, 那麽彭德懷的兵力就不會捉襟見肘, 那麽我軍就不會有砥平裏之敗,那麽我軍第五次戰役就不會如此倉促。。。
  2. 如果陸戰一師在古土裏會師後轉守為攻,當時我軍已經是強弩之末, 彈藥和給養也已經用盡。 而陸戰一師,尤其是一團情緒高昂, 再加上其他兩個師和韓一軍團的首都師和第三師, 我軍還能頂的住嗎?後果不堪設想。
  • 長津湖戰後60年, 有人總結說, 我軍在戰略上贏了, 因為第十軍在我軍的壓迫下, 退回了三八線。 但我軍在戰術上輸了, 誌願軍的精銳,準備跨海作戰的第九加強兵團由於指揮不當, 被寒冷和美陸戰一師的打擊失去了再戰的能力。第九加強兵團後來經過從華東野戰軍調入大量老兵, 和動員東北解放的農民參軍, 才勉強補夠一個兵團。 又經過換裝蘇式武器裝備, 最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 但當年粟裕手下的20軍,26軍, 27軍已經是一去不複返了。 後來的戰鬥力盡管有了蘇式武器, 也是大打折扣。反過來看, 美第十軍中的第三師和韓國第一軍團在第二次戰役中幾乎是毫發無損。第七師31團戰鬥隊被擊潰, 但與我軍的報道相反, 31團並沒有取消編製, 因為實際上31團在新興裏隻損失了一個營, 一部分還跑回了下碣隅裏, 所以經過補充後馬上參加了第四次戰役。 我軍的主攻目標, 受損失最大的美陸戰一師, 死700多人, 傷4000多人。 由於醫療條件好, 救助及時, 大部分輕傷隊員很快又歸隊。 同時因為美軍是記點輪休製, 也就是經過一段時間服役達到規定的點數後,回國輪休, 由經過作戰訓練的預備役補充。 所以,美陸戰一師很快就又達到滿員, 並參加了第四次戰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1 怎麽沒了? -小寧波♂- 給 小寧波♂ 發送悄悄話 小寧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0:49:37

看到了 -小寧波♂- 給 小寧波♂ 發送悄悄話 小寧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0:50:04

我在網上談兵班上說過,美軍是打敗了誌願軍的圍追堵截勝利打到38線的而不是打不過誌願軍逃回38線的。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41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1:18:58

是突破重圍,退回38線,給誌願軍重創,而且自身傷亡不大。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1:57:00

爾等應當問問爾的米國主,38線離米國近萬公裏遠,米國銀為神馬要去送死?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4:16:39

擦擦眼淚.... 別急著哭.... -小寧波♂- 給 小寧波♂ 發送悄悄話 小寧波♂ 的博客首頁 (35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4:27:41

戰爭分兩階段,先是誌願軍把美軍從鴨綠江趕過了38線並拿下了漢城,然後美軍再反攻奪回漢城並返回了38線。 -鬆隱青山- 給 鬆隱青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3:43:43

不是,是美軍自己撤回38線的這是有曆史文獻證明的。正如樓主說的,如果東線美軍不是打算撤回38線而是打算向鴨綠江進攻,誌願軍是擋不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65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0:19:02

杜魯門允許聯合國軍越過38線的前提是中蘇不出兵。所以一旦中蘇出兵,聯合國軍就應該撤回38線。不僅如此,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239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0:30:49

這麽說,中國那時就能不戰而屈聯合國之兵了?這麽牛?原因何在?總不能靠嘴炮吧? -日月同行- 給 日月同行 發送悄悄話 (46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3:05:22

很簡單,原因在有蘇聯。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241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3:41:48

美國打北韓,打北越怎麽就不怕蘇聯介入? -日月同行- 給 日月同行 發送悄悄話 (281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4:31:50

怎麽不怕,正因為怕,所以才撤回38線。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14:33:25

先把問話看清再回答。誌願軍未介入,他們就主動撤回三八線? -日月同行- 給 日月同行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19 postreply 01:30:28

正如樓主說的,東線美軍回合後,如果向鴨綠江發起進攻,9兵團是沒有能力擋住他們的。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85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0:21:59

雙方損失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1093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4:19:12

這是戰爭,戰爭能雙贏麽?必然付出人命。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9 postreply 14:21:02

楊根思就是九兵團的,長津湖戰役後軍中有嚴懲宋時輪的呼聲,陳毅專門去了次朝鮮明裏慰問實質是替宋擋子彈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4:15:27

楊根思就是九兵團的,長津湖戰役後軍中有嚴懲宋時輪的呼聲,陳毅專門去了次朝鮮明裏慰問實質是替宋擋子彈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04:15:27

楊根思自爆毫無意義,在那種情況下,後撤才是理智的選擇。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131 bytes) () 05/08/2019 postreply 14:38: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