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日記:它屬於中國人民

來源: 淡黃柳 2019-04-22 06:12: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28 bytes)

 

現存蔣介石的日記實際起於1918年、止於1972年,長達54年。日記對蔣介石成為最高領導人前後的心路曆程及諸多不為人知的政壇內幕均有記載。

日記手稿原存放在台北蔣介石官邸,蔣去世後由蔣經國保管;1988年蔣經國去世前交付給幼子蔣孝勇;1996年蔣孝勇去世前囑咐其夫人蔣方智怡妥善管理。

2000年,台灣發生“政黨輪替”,政治氛圍變化,出現了一係列“去蔣化”的動作。蔣方智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稱,“蔣公日記屬於全體中國人民”,但需要找到一個既專業又有聲望、公正客觀的單位才能交出去。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兩位學者馬若孟、郭岱君前往接洽,最終說服蔣方智怡將日記存在胡佛,並從2006年3月開始,日記手稿複製件逐步向讀者開放。

2005年1月10日,蔣方智怡正式與胡佛研究所簽署合約,將蔣介石日記手稿(以下簡稱“蔣日記”)暫存胡佛研究所,時間為50年。

郭岱君告訴新聞,“當時蔣家認為日記放在台灣不妥當,而胡佛檔案館對曆史檔案的保存、修複、保護和開放的設施都是世界一流的,所以選擇了胡佛檔案館。”

郭岱君表示,“日記是非常私人的東西,蔣家大可不必拿出來,他們沒有這個義務。但最後胡佛從學術價值、還原曆史的角度,說服蔣家開放日記給學者研究。”

由於蔣介石身份的特殊性,其日記的公開受到萬眾矚目。

宋曹琍璿是宋子安(宋子文幼弟)的兒媳婦,也是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她曾受蔣家後人委托對蔣介石日記進行初讀,看是否有內容不宜開放。

蔣介石最後一任秘書秦孝儀的學生潘邦正曾和宋曹琍璿一起做初讀日記的工作。日記前十年,有部分內容坦率地記錄了蔣介石早年生活的浮浪,秦孝儀等人認為這些內容不必公開,以免影響“蔣公”的形象。

宋曹琍璿則力爭“還原他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把“成長的十年日記”全部開放。郭岱君表示,日記開放了那麽多年,沒有任何學者,即使是最左派的、最反蔣的學者,也都沒有拿他早年的生活來批評他。

宋曹琍璿曾竭力遊說蔣家,“以我看完的感受,我覺得蔣公日記越早開放越好,這對整個中華民族會有很大的建設性的影響。”

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在中華民國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蔣介石曆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行憲後連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27年。

蔣介石領導北伐統一了全中國;領導並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確定了中華民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保衛和建設了台灣,捍衛、保護和延續了中華傳統文化。

蔣介石力阻馬列共產主義禍亂中華,堅決反對共產邪惡主義,反對台獨分裂。蔣介石畢生圖中華民族之複興,求國家之完整和尊嚴,生死無悔,奮鬥不懈。他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彪炳千秋,永載史冊。

著名曆史學家唐德剛表示,蔣介石“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之曠世豪傑、民族英雄也……五千年來,率全民,禦強寇,生死無悔,百折不撓,終將頑敵驅除,國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無第二人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不同意。因為不可信的太多。中國人民難道喜歡虛偽之作?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9 postreply 07:33:08

蔣毛都服曾文正,蔣記日記有模仿曾的味道。但蔣從小記到老,一味作態反省,累幾十年看下來。從來不改。所以也就無人信其言了。。。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218 bytes) () 04/22/2019 postreply 12:16:58

屬於你就行了,別把我代表了,我不要。 -saloon1978- 給 saloon197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2/2019 postreply 11:23:38

日記抗戰,地圖開疆。治國有罪,台島退休。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9 postreply 13:11: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