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紅色娘子軍,被遺忘與被改寫的

來源: 2019-04-09 20:07: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021 bytes)
中華遺產雜誌  作者: 中華遺產雜誌 發布於 2018-01-05 14:51:15 投訴
閱讀數:31214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的前世今生

??    六十年代是個火紅的年代,革命是時代的主旋律。在弘揚革命精神,突出工農兵的大方向下,1963年11月,國家總理周恩來在觀看北京舞蹈學校附屬實驗芭蕾舞團(即中央芭蕾舞團前身)演出的舞劇《巴黎聖母院》後,問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負責人,能不能創作革命化、大眾化的芭蕾舞。他同時也意識到芭蕾並非本土藝術形式,一上來就搞徹底的民族化是很困難的,於是建議:“你們能不能先在題材上革命化,然後再過渡到民族化,先編一個外國革命題材的芭蕾舞劇,比如反映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故事?”

    為了落實總理的設想,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林默涵邀請了北京舞蹈學校、中央音樂學院的趙、李承祥、王錫賢、蔣祖慧等人,開會討論。李承祥提出可改編電影《紅色娘子軍》,理由是影片獲獎了,在群眾中有知名度;劇中人物性格鮮明,海南的熱帶風光、黎族風情可以豐富舞台效果;娘子軍的題材也適合芭蕾舞以女性為主的特點。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讚同。林默涵當場拍板,將《紅色娘子軍》改編成芭蕾舞劇。1963年初,改編工作啟動。

    用西方的芭蕾舞表現紅軍和革命,是史無前例的全新創作。從舞蹈動作到音樂編排,把西洋傳統改成中國民族形式,要比拍電影更難。李承祥回憶:“在聯排時我們請來了北京軍區政委,他提了個意見,說我們的演員‘太像娘子,不像軍’,為此我們還到大同正兒八經地進行了軍訓。軍訓回來再進排練場,戰士模樣就出來了!”

1964年9月26日,芭蕾舞《紅色娘子軍》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次公演。周恩來觀看演出後走上台,高興地說:“我的思想比你們保守了,我原來想,芭蕾舞要馬上表現中國的現代生活恐怕有困難,需要過渡一下,沒想到你們演出得這樣成功。”半個月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同誌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看了演出,毛主席在上台與演員合影時,說了三句話:“方向是對頭的,革命是成功的,藝術上也是好的。”這三句話為芭蕾舞《紅色娘子軍》定了性,也預示著它即將登上中國芭蕾藝術的頂峰。

    毛澤東看過演出不久,毛夫人江青來到實驗芭蕾舞團蹲點。

    1963年,毛澤東對文藝創作和文藝舞台上充斥著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現象十分不滿,批評文化部是“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他嚴厲地說:“許多共產黨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文化部於是趕緊組織各地劇團排練革命題材的新戲,並於1964年7月在北京舉辦了“革命現代戲觀摩大會”。

    匆忙上馬的新戲未免粗糙,在一次中宣部、文化部的會議上,江青對現代戲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個官員半開玩笑地說:“要不然,您搞個樣板出來?”這句話,實實在在把“第一夫人”刺激到了。

    1964年夏秋之交,文化幹部們在開會時的無心之語,促使江青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搞出個“樣板”給大家瞧瞧。江青先從觀摩大會上選了幾個基礎較好的本子,改編為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是年年底,開始著手重新排演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文革”正式爆發前,江青熱衷於樣板戲的創作,就連拍攝劇照這樣的細活也逐一過問。“文革”正式爆發前,江青熱衷於樣板戲的創作,就連拍攝劇照這樣的細活也逐一過問。

?

    對於抓樣板戲這件事,江青沒有浮於表麵。從劇本的政治思想到舞蹈的動作設計,從表演到人物塑造,從服裝到化妝,從音樂到樂器,每一項她都作了具體指示,這一點,恐怕會令今天的很多讀者頗感意外。1969年3月內部發行的《無限風光在險峰》,收錄了江青關於“樣板戲”和“文藝革命”的部分講話。這本小冊子明確記載,江青先後七次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提出從宏觀到微觀的修改意見。她向劇組人員吐露:“你們知道我對這個劇是有感情的,甚至廢寢忘食。”可以說,在“文革”爆發前,她整個身心就撲在了這出戲上。

黨代表洪常青被俘後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場景,其拍攝者正是署名“李進”的江青。黨代表洪常青被俘後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場景,其拍攝者正是署名“李進”的江青。

?

    那麽,《紅色娘子軍》如何在江青手中“磨”成了樣板戲?比起西方古典芭蕾,它又有哪些創新呢?我得到的答案是,此劇把中國民族舞和京劇的元素,成功移植到芭蕾舞藝術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男演員的藝術表現力。

    江青搞樣板戲,是為了突出政治,突出毛澤東思想和黨的領導。在《紅色娘子軍》中,她“欽點”洪常青為第一號人物。眾所周知,芭蕾舞曆來是女演員的天下,男演員隻是陪襯,舞步也相當單調,隻有大跳和揮鞭轉等幾個標準性動作,雙臂僵直,上身幾乎不怎麽動。洪常青這個男性角色要在舞台上“立”起來,單靠借鑒古典芭蕾的技術肯定不行。於是,江青讓編導發揮才智,引入京劇和民族舞的動作。結果,洪常青的第一次出場,就是在晨曦中偵查情況,“急步圓場”、“前躍”、“磋步”、“亮相”的手勢和造型皆來源於京劇。

    必須承認,江青的編排理念相當大膽。洪常青的大刀舞借鑒自中國民族舞,騰空飄忽,挺拔有力;赤衛隊員的五寸刀舞有海南黎族舞蹈的特色;反麵人物老四的南拳,動作難度不亞於現代舞。這些改進和創新,給中國芭蕾舞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同時,古典芭蕾的傳統,也在《紅色娘子軍》中得到了新形式的發揮。例如“排山倒海,乘勝進軍”的過場,女戰士排成一隊,端著步槍,用飛速整齊的“劈叉大跳”表現鐵流滾滾、一往無前的奔襲場麵,舞台效果極為壯觀。

    革命樣板戲不僅是藝術創想,最重要的是體現無產階級的感情。江青在指導演員塑造舞劇人物形象時特別強調這一點。第一場“常青指路”,講的是洪常青給吳瓊花兩個銀毫子,讓她去找紅軍。瓊花激動地接過錢,給洪常青深深地鞠了一躬。看到這裏,江青說:“音樂舞蹈都要加強,要使人掉淚。瓊花接到銀幣時表情不夠。你們不知道舊社會,我小時候給一個銅板就不容易,可是洪常青給她的是銀毫子,她要感動的流淚。拿到錢,在表演上要有個過程,這地方是有戲的,南霸天拿人不當人,共產黨員是這樣對人的,兩種對比,不要錯過。”

    視覺效果也是江青特別強調的,用她的話來說,“舞蹈不講究造型,就沒有前途”。她對細節一一作了指示:紅領章要鮮豔突出,灰軍裝褪了色要染,少女的頭要梳小髻,演員加了睫毛不好,“這不是演外國人”。化妝的人要理解這是海南島,“臉都是黑紅的,不是白的”。常青、小龐出場得用手槍,不能用駁殼槍。因為駁殼槍要背在身上,影響演員的動作。做布景木棉花開始用的是紅布,放在舞台上,看起來鮮豔美麗,可透過攝像機的鏡頭,卻顯得色澤昏暗,怎麽都亮不起來。江青建議用紅絲絨代替,攝影組成員一開始心裏打鼓,也不敢吭聲,等遵照指示拍出來,眾人驚訝不已,紅絲絨做的木棉花果真栩栩如生,豔麗動人。

1970年,國慶閱兵的遊行隊伍中出現了“紅色娘子軍”方隊1970年,國慶閱兵的遊行隊伍中出現了“紅色娘子軍”方隊

?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樣板戲”被打入冷宮、全國禁演時,汪曾祺不服,說過幾句話:“江青對於樣板戲確實是‘抓’了的,而且抓得很具體,從劇本、導演、唱腔、布景、服裝,包括《紅燈記》鐵梅的衣服上的補丁,《沙家浜》沙奶奶家門前的柳樹,事無巨細,一抓到底,限期完成,不許搪塞。有人說‘樣板戲’都是別人搞的,江青沒有做什麽,江青隻是‘剽竊’,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文革結束後,因為江青的關係,八個“樣板戲”一度被雪藏。但是多年過去了,還真沒有多少作品,特別是現代芭蕾舞劇能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相媲美。1993年,中央芭蕾舞團重新上演《紅色娘子軍》,引發強烈反響。次年,又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就在這個時候,該劇的原創人員卻打起了官司。

    原來,《紅色娘子軍》重新上演前,電影劇本作者梁信向中央芭蕾舞團提出版權訴求。時任中芭團長的李承祥表示願意協商,雙方遂簽訂一份《協議書》,確認梁信對電影劇本享有著作權,中芭則負有標注“根據梁信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改編”的署名義務,並一次性支付他5000元作為報酬。

    此後,《紅色娘子軍》在國內外演出上千場,聲勢越來越火,梁信感覺吃了虧。法律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不超過十年,而中芭在協議簽訂後的20年間沒再給過他一分錢。《紅色娘子軍》成了中芭的當家戲,劇本作者卻無人理睬。老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於是在2012年,一紙訴狀將中央芭蕾舞團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權。而中芭則認為,付過錢就等於買斷了版權。雙方僵持不下,官司沒了斷,還鬧得滿城風雨。

    另一邊,在深圳,已經退休的劉文韶也發表談話,堅稱自己才是《紅色娘子軍》的第一個創作者,當年也寫了同名的電影劇本,準備送交八一電影製片廠,隻因聽說梁信寫了《瓊島英雄花》,才沒把作品拿出來。言下之意,是梁信用了他的成果。這個說法受到文史研究者的質疑,以劉文韶掌握的素材,恐怕寫不出與梁信同等水平的劇本。

    一連串的糾葛中,又出現了中央音樂學院前院長吳祖強的身影。吳老說《紅色娘子軍》是他心中最大的痛,他本人是1964年舞劇音樂的原創作曲者,後來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沒有繼續參與,同事卻未經同意,擅自改了他的作品。吳祖強要求重新出版作曲的總譜,以正本清源。而且,他對舞劇一度署名“作曲杜鳴心、施萬春、王燕樵、戴宏威合作”,又刪去他名字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

    行文至此,我已無言可訴。今時今日,人們懂得了維權,也懂得了利益,有誰還記得當年創作的初衷?

    正欲擱筆,見人民網海南視窗3月11日電:3月9日下午,99歲的“紅色娘子軍”老戰士潘先英在瓊海革命老區陽江逝世。潘先英參加過女子軍在母瑞山和撤回樂四區的戰鬥,當年,曾有人勸她將腳上因腐爛造成的傷疤報告給政府,索要“槍傷”補貼,卻被她拒絕了,她說:做人要忠誠,清白。

文章節選自《中華遺產》雜誌2014年05期 | 撰文/劉統????

所有跟帖: 

改成樣板戲好,芭蕾拿玩意兒像沒穿衣服光腚似的,嗬嗬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0:27:54

樣板戲的確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本來為傳統戲劇摸索出了一條生路,後來徹底否定文革否定江,傳統戲劇又回到了因循守舊的死路上了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給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發送悄悄話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0:29:21

不知是先有芭蕾舞娘子軍,還是先有樣板戲?不竄改曆史就沒其合法性。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0:41:53

先有紅色娘子軍電影,後改編成樣板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3:04:44

民國時期戴愛蓮就在中國開辦芭蕾學校,自編了不少中國式芭蕾還得到宋慶齡讚賞。可惜她的丈夫不是李剛。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0:54:54

你好痛苦,如果是好東西,能被提倡就更好。為何要這樣偏執。 -reader007- 給 reader00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1:31:06

老聶,我覺得你還是多談談舊上海的故事一類的,或攝影音樂啥的,造福本壇眾生,會很受歡迎。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2:07:42

談舊上海,你完全可以用民國幾年幾年等等-等等-等等,如此這樣的字眼和三位一體的排比句,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742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2:13:53

這是老聶一貫的風格:一知半解不懂裝懂卻又死鑽牛角尖,最後丟人現眼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給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發送悄悄話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1:39:01

四耳和阿巴泥配合一問一答肯定一絕。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03:14:20

痛苦,是英雄的悲劇本色。老聶的問題,主要是學,未於致用。這是他的悲劇所在。如果老聶生於那個時代,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2:24:37

莎士比亞悲劇裏頭哈姆雷特這個人物的背景故事,就該是以老聶的悲劇故事為主題了。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2:26:11

老聶是個英雄,這是毫無疑議的。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3:01:33

文革時期大家也能看芭蕾舞天鵝湖片段,列寧在1918裏有一段還挺長 -aebny- 給 aebny 發送悄悄話 (608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1:00:20

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在世界芭蕾舞界都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音樂舞蹈舞美都是上上之作。 -reader007- 給 reader007 發送悄悄話 (644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23:06:01

馮小剛的春晚《紅色娘子軍》就一股娘子氣:小三娘子氣 -mingxiaot- 給 mingxiaot 發送悄悄話 mingxiaot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03:51:58

是差了不少。 -reader007- 給 reader00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0:44:01

我覺得中國舞劇“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比西方傳統的芭蕾舞好看,可能是文化的原因或者成長背景的原因 -rogersune- 給 rogersu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06:20:00

不全是,我們平時聽和看的古典芭蕾都經典片段,最美的部分。到了國外看過全局,就覺得一般了。當然, -reader007- 給 reader007 發送悄悄話 (98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0:17:55

紅色娘子軍在法國演出,大受歡迎,盡管比文革版差了一個數量級。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2:57:27

蘇聯已經有過一個革命芭蕾了叫紅鴉片花,裏麵的俄羅斯水兵舞也是經典 -aebny- 給 aeb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06:23:03

芭蕾舞紅色娘子軍是根據謝晉導演的同名電影改編的。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03:43:39

在現場看遍馬林斯基,英國皇家等世界頂級芭蕾舞團演的天鵝湖等經典芭蕾舞後再看紅色娘子軍,深深感到真是上乘之作,音樂舞蹈表演具佳毫不 -匡吉- 給 匡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19:51:12

汪曾祺也一會兒一個說法? -yazimoi- 給 yazimoi 發送悄悄話 yazimoi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04/15/2019 postreply 21:58: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