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總前委辨析
(本文轉自http://www.bjqx.org.cn/qxweb/n76421c774.aspx)
總前委,即總前敵委員會,又稱總前線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組織領導重大戰役或某一地區武裝鬥爭而設立的臨時性派出機關,是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的一種組織形式。①淮海戰役總前委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在人民解放軍中設立的第一個總前委,後來延伸為渡江戰役總前委。國內外學術界尤其是軍事史學界對淮海戰役進行過多角度的長期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關於該役的某些問題,仍然存在研究的空間。例如,對淮海戰役總前委的研究,就未能盡如人意。②過去一般認為淮海戰役是在總前委的領導之下進行和獲勝的。但筆者通過對史料的研究,卻發現總前委並非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本文希望能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恰當評價總前委的作用,還淮海戰役指揮機構之曆史本來麵貌。
一 在淮海戰役的籌劃階段,無成立總前委之預設
淮海戰役作為南線大決戰的條件是隨著敵情的變化逐漸成熟的,故該役的決策經過多次調整。在籌劃階段,該役由華東野戰軍(以下簡稱華野)獨立承擔,中原野戰軍(以下簡稱中野)作戰略配合,故未計劃設立領導華野和中野兩大野戰軍前委的總前委。
在濟南戰役即將結束之時,粟裕於
中野當時兵分兩路:司令員劉伯承、副政委鄧子恢、參謀長李達率約3個縱隊兵力在豫西,將華中“剿總”白崇禧部張淦第3兵團、黃維第12兵團向西南拖往鄂中大洪山、鄂豫邊桐柏山,使其難以東援徐海地區;副司令員陳毅、政委鄧小平、副政委張際春率4個縱隊在豫中,準備打鄭州,牽製孫元良兵團。均為對華野淮海戰役作遠距離戰略配合。
後來鄭徐線上戰局的發展比預想的順利。孫元良兵團於
綜上所述,關於成立總前委的問題,在淮海戰役的籌劃階段,從未提上過議事日程。如果總前委真是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這樣的安排就顯得不太符合毛澤東指揮作戰眼光遠大、未雨綢繆的常規。
二 11月初的“陳鄧統一指揮”並未實施
饒潄石、粟裕、譚震林於
31日晨,粟裕致電中央軍委並轉報中野陳鄧、華東局、中原局說:“淮海戰役,當遵令於齊(8日)晚同時發起戰鬥”;詢問:“但不知道陳軍長鄧政委所部能否於齊晚發起戰鬥,請陳鄧示複”;最後提出建議:“此次戰役規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⑩
當天夜裏,中野陳鄧複電中央軍委、華野並告中野劉鄧李,表示:預定
陳、鄧不能不再表態。
這就是說:陳、鄧抽象地接受了指揮權,具體又要求中央軍委“直接指揮”華野,實際推卸了“統一指揮”淮海戰役的責任。觀察在此之後中央軍委的電報,對華野的指示仍舊如前,既直接又具體,並未通過陳鄧來“統一指揮”華野。客觀上看,陳鄧當時也不具備“統一指揮”兩大野戰軍的條件,他們連電台都沒有一部,隻能通過4縱陳賡的電台來對外溝通。(14)而且,沒有中野司令員劉伯承和華野代司令員粟裕的參與,也不可能有對兩大野戰軍真正的軍事上的統一指揮。總之,“陳鄧統一指揮”僅是一個沒有貫徹的過渡性構想。
三 總前委成立滯後,其成員構成也不利於戰役指揮
淮海戰役比原計劃提前兩天於
中央軍委於
至11月中旬,淮海戰役打響已經10天了,總前委還未誕生。如果說總前委是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其成立是否過於滯後?
中原、華東兩軍必須準備在現地區作戰三個月至五個月(包括休整時間在內),吃飯的人數連同俘虜在內,將近八十萬人左右,必須由你們會同華東局、蘇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蘇分局、冀魯豫區黨委統籌解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麵大定,即全國局麵亦可基本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誌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誌為總前委書記。(18)
總前委五位委員中,三位常委,劉伯承為中野兼中原軍區司令員,陳毅任中野兼中原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原局第二書記,同時仍兼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鄧小平為中野兼中原軍區政委、中原局第一書記;兩位非常委,粟裕為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並代理前委書記(19),譚震林為華野副政委兼山東兵團政委(20)。總前委常委三人全在中野,其成員結構似不合理。因為淮海戰役是華野、中野兩大野戰軍合作,而且兩大野戰軍的地位和作用並非“平分秋色”,就像平津戰役不能說華北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地位平等一樣。
(1)從指揮兵力看。中野下轄7個縱隊,總兵力共13.6萬餘人,連同軍區部隊3個旅,合計15萬餘人。(21)華野下轄16個縱隊,總兵力共36.9萬餘人,連同軍區部隊4個旅,總兵力共約42萬人。(22)華野總兵力是中野的兩倍多,武器裝備也遠優於中野。
(2)從承擔任務看。在淮海戰役三個階段中,第一階段的重點是消滅黃百韜兵團,由華野獨立承擔,並阻援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中野4個縱隊參加堵截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牽製黃維、孫元良兵團。顯然華野是第一階段的主角,中野尚未全軍參戰。第二階段消滅黃維兵團是中心,以中野為主,但華野北“挾”杜聿明集團3個兵團,並基本消滅了孫元良兵團,南“看”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還先後派出近6個縱隊增援中野,(23)最終與中野7個縱隊一起“吃”掉了黃維兵團。該階段華野實際殲敵數多於中野。(24)第三階段消滅杜聿明集團,華野單獨作戰,中野全軍休整(戰略預備隊)。總之,華野是自始至終,全軍、全程參與淮海戰役;中野則是一部“遲到”,全軍“早退”,參戰兵力由局部到全體,逐步增加。
(3)從戰果看。淮海戰役,華野第一階段至少殲敵14.08萬餘人,第二階段至少殲敵10.8萬餘人,第三階段殲敵17.6萬餘人,合計華野至少殲敵42.5萬餘人,(25)占殲敵總數55萬的80%以上。中野第一階段殲敵約2萬人,(26)第二階段殲敵約7.9萬人(其中殲黃維兵團約7.8萬人,(27)南線殲李延年兵團約0.1萬人(28)),第三階段休整,合計中野殲敵約10萬人,占殲敵總數約18%。從殲敵數看,華野是中野的4倍多;從自身損耗看,兵員傷亡數和彈藥消耗數,華野都是中野的3倍以上。(29)
(4)從戰役關係看。成立總前委的時候,華野正在緊張地圍殲黃百韜兵團,誘殲邱清泉、李彌兵團一部,無疑是淮海戰場上最重要、最關鍵、最主要的作戰方向;而中野此時處於牽製、保障、配合華野作戰的地位。按照解放軍作戰的慣例,“在一次戰役中,幾支部隊聯合作戰,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揮員指揮次要方向上的指揮員,先打響的部隊指揮員指揮後打響的部隊指揮員,兵員多的指揮員指揮兵員少的指揮員”。(30)11月中旬淮海戰役的主要方向、先打響的、兵員多的,無疑都是華野。如果總前委真是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常委全在中野的安排就顯得不太符合常規,也不利於戰役的指揮。這不能不使人產生疑問:總前委真是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嗎?
四 總前委並未指揮淮海戰役的軍事工作
毛澤東賦予淮海戰役總前委“統籌一切”、“臨機處置一切”的大權。但總前委究竟統籌、處置了些什麽事情?又是如何統籌、處置的?考察起來卻令人感到困惑。因為:
1.總前委僅開過一次全體會議,而討論的內容卻非淮海戰役
毛澤東除了明確要求總前委統籌解決後勤問題之外,對其他任務用詞模糊:“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但哪些問題屬於“重要問題”?在總前委成立的
直到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快結束的
(一)黃維兵團殲滅後,請伯承同誌來中央商談戰略方針。估計黃維數日內可全殲,邱李則尚須較多時間才能全殲。黃維殲滅後,請劉、陳、鄧、粟、譚五同誌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好在邱李殲滅後的休整計劃,下一步作戰計劃及將來渡江作戰計劃,以總前委意見帶來中央。……(二)我們對今後作戰方針大致意見如下:甲、在全殲黃、邱、李諸敵後,華野中野兩軍休整兩個月(……),並大致準備好渡江作戰所需諸件(……)及初步完成政治動員。乙、在江淮間現有諸敵未退至江南的條件下,兩軍協力以一個月至兩個月時間舉行江淮戰役,……丙、然後再以相當時間,最後地完成渡江的諸項準備工作,即舉行渡江戰役。其時間大約在明年五月或六月。丁、華野中野兩軍協力經營東南,包括皖南、蘇南、浙江福建兩全省、江西一部,並奪取蕪湖、杭州、鎮江、蘇州、南京、上海、福州諸城而控製之。(31)
這是總前委成立將近一個月時間內毛澤東第一封明確致總前委的電報。此時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正在緊張進行,第三階段尚未開始。但此電內容與正在進行中的淮海戰役並無直接關係,而是高瞻遠矚地考慮淮海戰役結束後下一步的作戰部署。顯然毛澤東並不認為有關淮海戰役第三階段的部署,需要由總前委來研究、統籌、處置、指揮。
總前委於黃維兵團全殲後的
2.從電報中也找不到總前委工作的痕跡
總前委不開會,可以采取發電報的方式來行使其軍事指揮權。但從已經公布的電報來看,極難找到總前委指揮淮海戰役的痕跡。考察該役200餘封往來電報,初步分類統計如下:
第一,中央軍委下發的電報。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集》的有74封,其中給中野的25封(沒有一封是給鄧小平個人的),給華野的29封(其中有4封是給粟裕個人的),同時給兩大野戰軍的20封,無一封以“總前委”為收報人。給總前委五人劉陳鄧粟譚的電報,在
第二,華野、中野等呈報中央軍委的電報。沒有一封以“總前委”的名義落款,也無一封以劉陳鄧粟譚總前委五人聯合署名。以劉陳鄧三人名義致軍委的電報,從內容看,主要談中野問題,應是以中野指揮員而非總前委常委身份發出的電報。鄧小平個人致中央軍委的電報,僅有兩封:一封是第二階段結束後,報告中野各部隊休整地點,顯然不是以總前委書記的身份而是以中野政委的身份;另一封討論淮海戰役後中野進行江淮作戰的問題,內容與淮海戰役無關。(35)粟裕個人給中央軍委的電報則有5封,大多事關淮海戰役全局問題。
第三,中野和華野兩大野戰軍相互之間的電報。在
第四,分段綜合統計。從
第五,中央軍委每一封給中野的電報,均同時轉發華野。同樣,給華野的電報也都轉發中野。顯然是軍委讓兩個野戰軍相互知照中央的指示(同樣,兩大野戰軍各自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也均轉發給另一個野戰軍以便相互知照)。如果中央軍委真的把淮海戰役指揮權賦予總前委常委,如此繁瑣和大量的越級直接指揮,是否可能貽誤戰機或有違其授權呢?
總而言之,從檔案文獻來看,找不到總前委指揮淮海戰役的痕跡,更找不到總前委書記“主持決定”淮海戰役“部署決策”的任何蹤跡。(37)
五 總前委也未統籌淮海戰役的後勤工作
那麽,毛澤東明確賦予總前委的統籌後勤任務,是否由總前委具體完成的呢?事情似乎也並非如此。
華東早有自己的後勤機構:華東軍區後勤部,司令員周駿鳴。淮海戰役籌劃期間,又於
中原也有自己的後勤機關。首先是中原局第三書記、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副政委鄧子恢,在中原軍區兼中野參謀長李達的協助下,專門分管淮海戰役中原局的支前工作和中野的後勤工作。中原局還專門成立了位於前方的豫皖蘇後勤司令部(司令畢占雲、政委楊一辰),以及位於後方的豫西軍區支前司令部(司令員文建武、政委李一清)。(40)鄭州解放後,中野又在鄭州先後成立交通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文建武)和軍事運輸司令部,用火車等現代化工具運送軍需物資,中原軍區兼中野參謀長李達曾親自兼任過一段時間的交通司令部司令員。此外,中野原有供給部,部長劉岱峰,後又在鄭州設立中原軍區辦事處,劉岱峰兼主任,負責中原野戰軍的後勤供應工作。(41)可見,中原局、中野供給部、豫皖蘇後勤司令部等,是淮海戰役期間中野的後勤供應機構。
除了兩大野戰軍各自的後勤部門之外,中央軍委也直接領導淮海戰役的後勤工作。早在1948年8月下旬至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及預備會議期間,中央軍委就十分關心華東的後勤工作。
如劉陳尚未動身,請小平同誌考慮召開一次總前委會議,討論今後三個月的糧食供應、彈藥補給、交通運輸及其他有關後勤支前的工作。其中,關於前線者,即由你們直接令行,關於與後方有關者,請以你們決定通知華東局、中原局、華北局並告我們。如你們認為有開聯合支前會議必要,即由你們直接召開包括華東、華中、中原、冀魯豫四方麵支前代表的會議,解決具體問題,並由總前委中一人主持。(48)
此時劉、陳已經離開,總前委未召開後勤會議,決定召開一次華東、華中、中原、華北冀魯豫四方參加的聯合支前會議。但總前委無人與會主持,而是全權委托華野後勤部長劉瑞龍代為籌備、召集。
由上可見:第一,在總前委成立之前,中央軍委通過軍委後勤部長楊立三統籌領導淮海戰役的後勤支前工作;總前委成立之後,楊立三統籌指導的地位不變,中央軍委也一如既往地直接領導淮海戰役的後勤支前工作,並未通過總前委來統籌領導。第二,至12月下旬徐州聯合支前會議之前,華野、華東局和中野、中原局的後勤及支前機關,一直分別負責華野和中野各自的後勤供應和支前工作。其中中野後勤領導人是副政委鄧子恢和參謀長李達,具體工作主要由在戰地的豫皖蘇分局後勤司令部承擔,而中野前指劉陳鄧三人不分管中野的後勤工作。第三,總前委成立後,委員五人或常委三人中,並無一人分工專管或兼管整個戰役的後勤統籌工作。第四,總前委無人參加徐州聯合支前會議,而是委托華野後勤部長劉瑞龍代為主持會議。徐州四方聯合支前會議的與會人員,以華東為主,華中次之,中野僅派一名科長作代表,中原局也隻派了豫皖蘇分局後勤政委一人與會。會議決定,由華野後勤部和華東局支前委員會負責具體統籌整個淮海戰役的後勤供應和支前工作,會後總前委對此決定表示同意。顯而易見,總前委對淮海戰役的後勤供應工作,並未承擔統籌領導之職責。
六 結論:淮海戰役的指揮機關不是總前委
綜上所述,在淮海戰役的籌劃階段,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沒有成立總前委的預設。11月初的“陳鄧統一指揮”並未實施。現有論著一般將總前委常委、中野指揮員劉陳鄧與總前委畫等號,但劉陳鄧是否代表總前委?應作具體分析。首先,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應非總前委指揮。因為戰役籌劃,主要在中央軍委和華野之間進行,第一階段時過大半,總前委尚未成立。第一階段消滅黃百韜兵團的作戰目標一直沒有改變,所以總前委成立後第一階段僅剩的6天也不需要它來指揮。其次,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劉、陳兩人離開淮海戰場,前往中央商討渡江戰役等事宜,鄧(和副政委張際春)領導中野休整,故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也無法由總前委常委劉陳鄧三人來指揮。最後,唯一可能由總前委常委發揮指揮作用的主要是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正是在這個階段中,中央軍委發出了僅有的兩封直接對總前委布置工作的電報:一是請總前委召開唯一的一次全體會議,但商討的不是淮海戰役的有關部署,而是淮海之後乃至渡江戰役等問題。另一是指示總前委或開會研究或派一人主持召開一次聯合支前會議,商討淮海戰役的後勤統籌問題。結果總前委既未開會也未派委員主持會議,而是委托華野後勤部長代為主持,並接受會議做出的由華東後勤支前機關統籌淮海戰役後勤支前工作的決定。至於其他以劉陳鄧名義發出和接收的電報,從內容看應是代表中野指揮員而非總前委常委身份。總之實際情況是:總前委既未統一指揮淮海戰役的軍事工作,也未統籌領導淮海戰役的後勤工作。顯然淮海戰役的指揮者並不是總前委。
那麽,究竟是誰指揮了淮海戰役呢?筆者認為:淮海戰役是在中央軍委的直接領導下,由華野和中野分別指揮的。即淮海戰役的戰略指揮和戰役決策權在中央軍委,戰役和戰鬥指揮權在各野戰軍,即華野和中野的指揮員分別行使了對各自部隊(包括交叉配屬的部隊)的指揮權。和一般戰役不同的是,淮海戰役由於開始條件不成熟,變化很多,因此中央軍委在行使戰略指揮和戰役決策權時,較多地聽取和吸收了前線將領的合理意見,即由統帥部和戰區指揮員協商、共同行使戰役決策權。而總前委有其名無其實,實際是中野的代名詞,最多隻能算是
不過,粟裕建議由“陳鄧統一指揮”和毛澤東決定成立總前委的目的,是實現華野和中野兩大野戰軍的戰役協同,而這個目的是完全實現了。這也許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最大功績。
參考文獻從略 ,原文引址
http://www.bjqx.org.cn/qxweb/n76421c77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