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農村的,70年以後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突飛猛進地改善,可以吃到一半左右的白麵
所有跟帖:
•
農村生產從過去的以手工為主變成基本上半機械化了,鄉鎮企業也已經起步。分地後反而倒退了很多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2/27/2019 postreply
15:39:33
•
有自行車手表收音機的人或家庭是否多了?農村有線廣播可能普及了
-aebny-
♂
(0 bytes)
()
02/27/2019 postreply
16:48:05
•
七十年代末,化肥,農藥和水利使糧食產量繼續增長,而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進入勞動力隊伍。
-所想即所得-
♂
(0 bytes)
()
02/27/2019 postreply
17:25:00
•
70年代初,主食是紅薯,紅薯窩窩頭,玉米窩窩頭,高粱窩窩頭等,還有小米,蕎麥,大麥。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2/27/2019 postreply
17:58:59
•
出工不出力下,生產效率的提高很有限。人口的增長是另一個因素。
-一唯-
♂
(0 bytes)
()
02/28/2019 postreply
13: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