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回想陳逸飛 2005年4月12日寫在南京

來源: bebe2014 2019-02-25 23:09: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8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ebe2014 ] 在 2019-02-26 00:19:4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逸飛長我7歲。我19歲那年認識他,那麽他才26歲,時在1972年,距今33年了。 
  記得是由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女才子劉耀真引見,上午好太陽,送我到畫室大門口,她說你自己進去吧。隻見逸飛正從大畫布前退開遠觀,我竟一時羞怯,回身退出來。結果還是劉耀真領我進入,介紹過,他就看我攜去的畫,片刻便熟,叫我以後去“白相”。 
  那夜記日記,寫了兩回,隻恨寫不像,終於沒記完。 

  陳逸飛當年譽滿上海,雖然另有夏葆元魏景山聲名響亮,但逸飛較夏、魏二位年紀輕,好比現在說的“黑馬”,不容小視,因他當年正有大作《開路先鋒》入選全國美展,與景山合作,轟動一時。此前我已百般曲折識得葆元,結交為師,惟不曾見過逸飛與景山。這幾位於我學畫實在有終生的影響,可是當年不曾喊老師,直呼其名:葆元、景山、逸飛。 

  那天我見逸飛,他正畫雙聯畫《紅旗頌》油稿,其時我從未見過那麽大的畫,豎著,高約3米,一枚畫臨陣宣誓的三位兵士,一枚畫紀念碑前敬禮的新中國女孩。我說為首那女的真好看,逸飛咧嘴笑道:是我老婆呀。我這才知道他已婚,瞧著隻像大學生。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9845

  1980年代的畫家陳逸飛和楊明義 

  

  

  他的電影,我是看過的。第一部力氣用足,意象紛亂,那樣子的沒有故事,沒有結構,可以的,然而畢竟是繪畫的想象與影像敘述不是一回事。可是拍成一部電影好不容易啊,他總算還了第一筆夙願。《人約黃昏》相當可看,比比凱歌的《風月》、藝謀的“搖啊搖”,一是陝西知青,一是北京知青,懂什麽舊上海與舊江南?到底逸飛上海人,遙想他童年五六十年代,馬路上的上海人其實全是過來人,結果是連背景群眾的衣帽扮相也都經得起看。逸飛鍾情歐洲文藝片的所謂“優雅”情調,也還貫穿全片,多少有點意思在,我不喜歡的是原作,這便是逸飛的趣味了。 
  說到逸飛的趣味,眾人議論,多以他晚近的美女係列、古裝係列,及弄時尚、選模特做依據。然而看《黃河頌》、《紅旗頌》與《占領總統府》,逸飛實有英雄情結,崇拜英雄主義的,此為近人所不知。他自強好勝有果斷,便是個人奮鬥當英雄的坯,遇上“文革”時代泛政治化激情,又是建國後新起的油畫家,與我輩知青逆子相較,他的成長經曆與政治觀價值觀,自然正麵而進步,曾是滬上評出的優秀共青團員。雖因同行相嫉,他“文革”時期的力作幾乎全部被否決,但他的職業生涯與功名之途,算是順利的,不像葆元在工藝美術係統虛擲歲月十餘年,懷奇才而大不遇。此所以逸飛早年的畫作局勢龐大,雄心勃勃,自是一股朝氣、自信、有魄力,即便政治宣傳大主題,真有青春熱情在,論重要性,同期同代,今也無有可資替代者。 

  
https://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2/chendanqing_yifei.htm
  

   2005年4月12日寫在南京

 

所有跟帖: 

陳逸飛(1946年4月12日-2005年4月10日 -bebe2014- 給 bebe201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5/2019 postreply 23:10: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