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來源: bebe2014 2019-02-17 12:24:5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39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ebe2014 ] 在 2019-02-18 08:03: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Nixon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his overture to China before he became president, writing in Foreign Affairs a year before his election: "There is no place on this small planet for a billion of its potentially most able people to live in angry isolation."
尼克鬆在他擔任總統之前為他在中國的提議奠定了基礎,在他當選前一年寫了一篇文章, 發表在<<外交事務>>:“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沒有一個地方能讓十億可能最有能力的人生活在憤怒的孤立中。”
尼克鬆回憶說:“我認為美國和共產黨中國建立關係非常重要這一想法,
是我在1967年為《外交季刊》寫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我在就職演說
中提到了這一點,(尼克鬆於1969年1月20日就任總統),不到兩個星期以後,在2月1日,我寫了一個備忘錄給基辛格,
主張我們竭力鼓勵政府探索同中國人改善關係的可能性。”1969年2月下旬,
尼克鬆作為美國總統第一次訪問法國,他和法國總統戴高樂自然談到中國,
認為西方世界應該力圖了解中國,接觸中國,影響中國。他對戴高樂說:
“在我和蘇聯人進行對話的同時,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國問題上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不出十年,隻要中國有了巨大的核進展,我們就毫無選擇的餘地了。極為重要的是,我們和中國的來往必須比目前增多。” 
**** 1969年3月2日蘇軍發現中方有人上島,便派出邊防巡邏隊上島驅逐對方,被中方伏擊,打死打傷數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此再次發生武裝衝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其後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鬥之後中方控製全島。中方傷亡比對方少,這次戰鬥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或“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到了20世紀60年代,情況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國和蘇聯之間因黨際關係而影響國家關係,
昔日的兄弟友情,早已是離心離德,勢若水火。美國因陷於越南戰爭的泥潭,在與蘇聯爭霸的角逐
中開始處於守勢。在美、蘇、中戰略格局中,尼克鬆開始考慮改善對華關係。            
                                               
根據西方新聞媒體的披露,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財政開支累計可達2000億美元,美國的收支狀況
急劇惡化,嚴重地損害美國經濟。美國已經出動全國近1/2的地麵部隊,1/5的空軍力量,1/4的海軍力量,
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各種現代化武器。可是,在越南戰爭中並沒能取得如期的勝利,相反,美國卻付出死傷
幾十萬官兵的慘重代價,於是,反戰運動遍布美國的大小城市。美國朝野也已經開始厭倦這場戰爭,
正在尋求新的方法,爭取盡可能快和體麵地從越南撤軍。    
                                                               
美國因越南戰爭而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可是,蘇聯卻乘虛而入,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其核力量已經追上美國,
坦克、大炮、裝甲車等常規武器,更是大規模的擴充。尤為警覺的是,蘇聯海軍力量的發展,早已超乎常態。
蘇聯的遠洋艦時常在地中海和各大洋遊弋,公開地向美國的海上霸主地位挑戰。1969年,尼克鬆當選美國
總統後,麵對蘇聯爭霸世界的新的戰略態勢,認為美國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充當反對共產主義的國際憲兵,
肆行武裝幹涉,擔負過多的軍事義務,而必須采取戰略收縮政策。他說:“越南戰爭是我接任總統後必須立即
處理的最緊迫的外交問題。”而要妥善處理這一問題,中國則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用尼克鬆的話說就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河內,而在北京和莫斯科。”  
*** 中國擁有核武器+中蘇交惡+美國需要幫助來結束越戰 ==> 中美關係轉變 ***
老毛有三張牌:在蘇幫助下製造"核武器";創造"中蘇交惡".鼓勵, 支持越南與美國戰鬥
------------

(1969年12月3日晚間) 托塞爾緊追不舍,氣喘籲籲,他邊走邊說:“不久前我回了華盛頓一次。我見到

了總統。我想告訴你,總統想與你們領導人會談是十分認真的。因為我們希望與你們的國家改善關係。

請把這一情況報告上去,我樂意聽你的回音。”“我轉達!我轉達!我將把這一情況報告上去……”

景誌成邊答邊走。1970年5月20日毛主席“520聲明”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

狗". 1970年10月,尼克鬆請即將訪華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告中國政府,美國準備改善兩國的關係。

1970年12月9日,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給他傳遞來信息:“尼克鬆總統的一位特使將會在

北京受到最熱忱的歡迎。” 次年6月2日,巴基斯坦又傳來令人振奮的信息:“在研究了尼克鬆的三次口

信後,毛澤東主席表示,他歡迎尼克鬆來訪,並期待著屆時同總統閣下直接對話。周恩來總理熱烈地

期待著在最近的將來在中國同基辛格博士會晤。通過巴基斯坦政府的居間斡旋,中美就基辛格訪華達成

一致。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秘密飛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來總理同

基辛格進行了會談。基辛格承諾美國將逐步減少駐台的軍事力量;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複中國的席位,保證通過談判解

越南戰爭。隨後,雙方發表了會談公告,宣布尼克鬆應邀將於1972年5月之前訪問中國。

--------------
老鄧幾乎沒有牌.他創造"中越衝突"這張牌.
兩個集團進行冷戰. 中國幫助西方集團. 冷戰於1991年結束, 衝突變得無意義, 立即結束了.
中越衝突,1979-1991

Sino-Vietnamese conflicts, 1979–199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no-Vietnamese_conflicts,_1979%E2%80%931991

解放軍犧牲, 他們為中國現代化贏得機會. 中國獲得資本,技術,市場等.

On March 1, 1979, the two countries formally established embassies in each other's capitals. In 1979, outstanding private claims were resolved and a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was completed. Vice President Walter Mondale reciprocated Vice Premier Deng's visit with an August 1979 trip to China. This visit led to agreements in September 1980 on maritime affairs, civil aviation links, and textile matters, as well as a bilateral consular convention.

The threats of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and Vietnamese invasion of Cambodia were major factors that brought Washington and Beijing closer than ever before.[73] Sino-US military cooperation began in 1979; American arms sales to China were initiated, and in 1981 it was revealed that a joint Sino-US listening post had been operated in Xinjiang, near the Soviet border.

Chinese demands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from the US were not always met, in part due to opposition from Congressmen who either distruste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a communist nation out of principle, or concern that there was no guarantee that such technology would not end up in the hands of unfriendly third parties. In 1983,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changed its classification of China to "a friendly, developing nation",[This quote needs a cit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technology and armaments that could be sold. The skepticism of some US Congressmen was not entirely unmerited as China during the 1980s continued to sell arms to Iran and other states that were openly hostile to American interests.

所有跟帖: 

斯托塞爾大使華沙追逐中國外交官真相(1969年12月3日晚間) -bebe2014- 給 bebe2014 發送悄悄話 (8327 bytes) () 02/17/2019 postreply 13:09:43

連美國都打不贏北越,中國當時的軍隊多少年沒打仗了,更是別想教訓北越了。 -桂雨1- 給 桂雨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19 postreply 14:29:52

1970年12月9日,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給他傳遞來信息:“尼克鬆總統的一位特使將會在北京受到最熱忱的歡迎。” -bebe2014- 給 bebe2014 發送悄悄話 (1325 bytes) () 02/17/2019 postreply 14:43: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