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壇發了幾百篇帖子,我跟別人帖一萬條,2年前自己請網管全部刪除了。
補充一點曆史知識,好萊塢是娛樂,不是曆史
有網友說:“二戰的時候,法國第一個投降,英國奮起反抗,但是能力不夠,眼看要亡國了,來了美國大救星。”
事實是正在與英國作戰的德軍抽兵去撲滅南斯拉夫叛亂,耽誤了一個星期,使得英國苟延殘喘免於滅亡,然後德軍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如果徳軍全力以赴一鼓作氣攻打英國,會滅亡英國的。至於大救星,那是蘇聯(被動的)。
二戰中:
1. 徳蘇美陣亡人數:
1)蘇軍擊斃德軍450萬人,占德軍死亡的80%,幾乎所有德軍主力都是被蘇軍殲滅;
蘇軍陣亡880萬人--1050萬人。
2)英美及所有盟軍擊斃德軍100萬人,占德軍死亡的20%。
美軍在歐非陣亡25萬人。由於美軍加入戰場很晚,德軍主力和蘇軍主力都幾乎消耗了大半,士兵大部分是新兵。
2. 在歐非戰場兵力:
1)蘇軍主力1100多萬,還有400多萬地方武裝。自1941年6月22日年以來吸引德軍兵力的80%。
2)美軍200多萬;1942年7月才登陸非洲,1944年登陸法國。
美軍雖然總兵力最高時1050萬,
a) 但是美軍是輪戰,同時投入戰鬥兵力不多;
b) 美海軍有400萬,大部分是陸地服務支持係統,像兵站,倉儲,軍械,物資,後勤,運輸,醫院等非戰鬥人員;
c) 陸軍500多萬,但是僅有64個師作戰部隊,其它很大一部分是守衛本土的國民警衛隊,預備役,守島部隊,同樣的龐大後勤等非戰鬥人員;
d) 美軍有100多萬陸軍及海軍主力在太平洋戰場。
3)英軍200多萬。
4)德軍最多時900餘萬。
3. 1945年德軍用兵配屬:
1)200個師和15個坦克師與蘇軍作戰;
2)60個殘缺師及200輛坦克對盟軍作戰。
4. 雙方各自都超過百萬人規模的會戰:
蘇德:
1)基輔會戰,蘇軍被俘65萬;
2)列寧格勒保衛戰;
3)莫斯科保衛戰,決定蘇聯是否能生存的一戰;
4)明斯克會戰;
5)斯大林格勒戰役,決定整個二戰勝負會戰;
6)庫爾斯科會戰,戰略反攻;
7)圍攻柏林,250萬蘇軍對90萬德軍,決定德國失敗的一戰。
盟徳:諾曼底登陸。是在德軍已露敗像的時候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320萬盟軍對90萬德軍,主要是登陸而非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