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1951年威脅用核武器的。毛根本沒被嚇倒,是英,法被嚇倒了,跑到美國說如果這樣他們要退出聯合國軍。

本帖於 2025-09-06 13:16:5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f2022f 編輯
  1. 英國的強烈反應

    • 時任英國首相的克萊門特·艾德禮對此深感擔憂。他甚至為此緊急飛赴華盛頓與杜魯門總統進行會談(1951年12月)。

    • 英國擔心,在朝鮮使用原子彈不僅會造成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更會激怒蘇聯,可能導致戰爭升級為全球性的核戰爭,而歐洲將成為美蘇核交鋒的第一戰場。

    • 英國認為,這會讓美國在歐洲的盟友失去公眾支持,嚴重破壞西方聯盟的團結。英國國會和媒體也出現了強烈的反對聲音。

    • 最終,杜魯門向艾德禮保證未經協商不會在朝鮮使用核武器,這才暫時安撫了英國。

  2. 法國的擔憂

    • 法國同樣對此表示深切憂慮。法國政府擔心,遠東的衝突升級會削弱美國對歐洲防務(尤其是北約)的投入,而當時歐洲正麵對蘇聯的軍事壓力。

    • 法國也害怕戰爭擴大化會把自己卷入與中蘇的直接對抗中,這是戰後虛弱的法國極力希望避免的。

    • 因此,法國也通過外交渠道向美國表達了反對意見,支持通過談判而非核升級來解決問題。

結論與影響

  • 美國的核威脅最終未能奏效。中國的堅決態度和盟友的強烈反對,使得美國決策層意識到使用原子彈在政治和戰略上的代價遠遠高於其軍事收益。

  • 這一事件凸顯了核武器作為政治訛詐工具的局限性,尤其是麵對一個意誌堅定的對手時。

  • 它也暴露了西方聯盟內部的巨大分歧,歐洲盟友不願意被美國在亞洲的決策拖入一場全球核戰爭。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