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反共的人,斷章取義,歪曲毛的講話,汙蔑毛感謝日本侵華。事實到底是什麽?
1956年毛澤東與訪華的前日軍中將遠藤三郎談話時說道“你們也是我們的先生,我們要感謝你們。真是你們打了這一仗,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你們。”[1][2]
1960年毛澤東對日本文學代表團談話時記錄到毛倡議中日合作:“我同很多日本朋友講過這段事情,其中一部分人說日本侵略中國不好。我說侵略當然不好,但不能單看這壞的一麵,另一麵日本幫了我們中國的大忙。假如日本不占領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不會覺醒起來。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感謝日本皇軍。”“現在誰在教育你們日本人民?是美帝國主義做你們的反麵教員,同時它也做我們的反麵教員。”“……我們中日兩大民族有合作的可能性,也有此必要,因為都受美帝國主義壓迫,有共同立場。”[3][4]
1961年,毛澤東對日本社會黨顧問黑田壽男說:“……過去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中國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沒有中國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既不能覺悟、也不會團結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現在還在山裏,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已沒有其它出路了,所以才覺悟起來開始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後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軍閥。”在談話中,毛澤東還表示了“要區別對待與人民的關係和與政府的關係”“日本的壟斷資本政府和軍國主義分子應該負責任,日本人民不應該負責任”等意思[5][6]。
1964年7月9日,毛澤東與參加第二次亞洲經濟討論會的亞洲、非洲、大洋洲訪華代表談話,談及時任日本綿花社長南鄉三郎,兼任以前“日中輸出入組合”的第一任理事長,在1958年訪中期間的一次對話[7]:“我們解放後,有一位日本資本家叫南鄉三郎,和我談過一次話,他說:‘很對不起你們,日本侵略了你們。’我說:‘不,如果沒有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略,霸占了大半個中國,全中國人民就不可能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也就不可能勝利。’事實上,日本帝國主義當了我們的好教員。第一,它削弱了蔣介石;第二,我們發展了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和軍隊。在抗戰前,我們的軍隊曾達到過三十萬,由於我們自己犯了錯誤,減少到兩萬多。在八年抗戰中間,我們軍隊發展到了一百二十萬人。你看,日本不是幫了我們的大忙?這個忙不是日本共產黨幫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幫的。因為日本共產黨沒有侵略我們,而是日本壟斷資本和它的軍國主義政府侵略我們。”[8][9][10]
1964年7月10日,毛澤東接見再度訪華的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等的談話:
a)毛澤東:“我曾經跟日本朋友談。他們說,很對不起,日本皇軍侵略了中國。我說:不!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你們,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教員,也是你們的教員。……” 佐佐木:“今天聽到了毛主席非常寬宏大量的講話。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你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大家感到非常抱歉。”
b)毛澤東:“沒有什麽抱歉。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很大的利益,使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這一點,我和你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兩個人有矛盾。”(眾笑,會場活躍) 佐佐木:“謝謝。”
c)毛澤東:“……。蔣介石是第一位教會我打仗的人,就是指這一次。一打就打了十年。我們從沒有軍隊,發展到三十萬人的軍隊,結果我自己犯錯,這不能怪蔣介石。把南方根據地統統失掉,隻好進行二萬五千裏長征。在座的,有我,還有廖承誌同誌。剩下的軍隊有多少呢?從三十萬減至二萬五千人。我們為什麽要感謝日本皇軍呢?就是日本皇軍來了,我們和日本皇軍打,才又和蔣介石合作。二萬五千軍隊,打了八年,我們又發展到一百二十萬軍隊,有一億人口的根據地。你們說要不要感謝啊?”[11]
1964年8月23日周培源(中)陪同毛澤東接見日本代表團團長阪田昌一(右)
1964年日本共產黨幹部袴田裏見訪問中國
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與《西行漫記》作者、抗戰期間駐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談話,也再度提起時任日棉負責人(今屬於雙日公司)南鄉三郎,毛回憶道“……那些日本人實在好,中國革命沒有日本人幫忙是不行的。這個話我跟一個日本人講過,此人是個資本家,叫作南鄉三郎。他總是說:‘對不起,侵略你們了。’我說:不,你們幫了大忙了,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日本天皇。你們占領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全都起來跟你們作鬥爭,我們搞了一百萬軍隊,占領了一億人口的地方,這不都是你們幫的忙嗎?”[12]
1972年9月27日,毛澤東會見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等來訪日本客人時的談話摘要:毛澤東說:“……我們要感謝日本,沒有日本侵略中國,我們就不可能取得國共合作,我們就不能得到發展,最後取得政權。……我們是有你們的幫助,今天才能在北京見你們。”當田中角榮就“日本侵華給中國人們添了很大麻煩”的說法進行解釋的時候,毛澤東說:“那就好了,你們那個增添麻煩的說法就這樣解決了?”田中角榮說:“我們打算按照中國的(語言)習慣改(通過姬鵬飛和大平正芳的進一步會談,在最後的公報中改成‘痛感日本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嚴重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毛澤東說:“如果沒有日本侵華,也就沒有共產黨的勝利,更不會有今天的會談。……這就是曆史的辯證法嘛”。[13][14]
毛的這些講話,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表明中日應該向前看,不要糾結曆史,二是闡述壞的事情也有好的一麵,這是辯證法的基本思想。很明顯,毛這些話根本就沒有感謝日本侵華的意思。反共的人,故意歪曲事實,以小學語文水平來解讀毛的談話,可笑之極。
毛極具語言天賦,善於用通俗易懂,詼諧的語言來解釋大道理。這一點,無論是當時的中國,還是後來的中國,都無人能及。
毛作為新中國的創建者和掌舵人,受其自身知識和環境的局限,過分迷信傳統社會主義,認為通過國有化,和思想教育運動,就能鏟除人的自私性。事實證明,傳統社會主義的路是錯了。全部國有化,嚴重束縛了人民的自由,嚴重壓抑了人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雖然在一定時間內有效,但時間一長,就會導致低效,瞎指揮等副作用。
老鄧年輕時在法國呆了幾年,對西方資本主義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後來發現傳統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才發起改革,目的就是要借鑒資本主義的經濟體製,來加快中國的發展步伐。但當時極左思想牢牢控製全黨,老鄧知道不能說走資本主義道路,所以就提出不要爭論“姓資姓社”問題,才有了江朱主導的體製改革,中國經濟從此走上了正道。朱抓大放小,建立起中國特有的混合經濟體製,這個體製既充分發揮了中國人聰明,勤勞的優勢,又通過宏觀調控,避免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固有的周期性經濟危機。現在美國也學習中國的宏觀調控。後來美國主導全球化,給中國帶來千年不遇的機會,而朱的改製,才讓中國有機會參與全球化。
總而言之,毛完成了其曆史使命,讓中國完成初步工業化,成為一個思想上,組織上完全統一的國家,從此不再受強國欺淩。而土地國有化,是後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基石之一。沒有免費的土地,後來的大規模基建就沒有資金。而老鄧即時改變航道,讓中國快速成為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
毛鄧二人,都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