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英、王光美回憶劉少奇zt

來源: 世事滄桑 2022-06-08 08:35: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697 bytes)

 

文 | 黃小同

上世紀90年代,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準備收集有關劉少奇在天津從事革命活動的史料,計劃編輯出版一本《劉少奇在天津》的史料集,當時決定由我負責。我通過曾在天津工作過的王光英聯係到了王光美的秘書王小蘇,不久便很順利地和王光美見麵了。王光美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後來為收集劉少奇同誌的資料,我又多次到王光美家去采訪。

■ 王光英打開了話匣子

天津決定要拍一部反映劉少奇1949年初到天津視察,解決幹部和資本家思想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天津盡快恢複經濟建設的電視片,需要就有關曆史情況采訪王光英,因而在采訪王光美的同時,我也在和王光英聯係。1996年夏初,我接到了王光英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說王光英可以見我。

 

約定見麵的那天下午,我來到人民大會堂王光英的辦公室。說明來意後,王光英就打開了話匣子,他先講了1949年劉少奇去天津前後的一些情況,特別提到當年天津資本家的思想狀況,也講了他自己的情況。他認為,劉少奇當年的天津之行對於當時天津的接管、經濟恢複工作,對於支援解放軍南下,對於全國的解放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說,當時全國的工商業者,特別是上海的工商業者都非常關注劉少奇在天津的活動和講話,應該說,劉少奇的天津講話對穩定民族工商業者的情緒是非常有幫助的。

據王光英回憶,當年在劉少奇去天津前,王光英曾專程到北京見了劉少奇,並根據劉少奇的要求,詳細介紹了天津資本家的情況。可以說,劉少奇去天津,是做了充分準備的。王光英記得,他還給劉少奇介紹了天津哪些工廠可以為打仗進行生產的情況,而劉少奇當時考慮的卻是如何盡快恢複國家經濟建設。

 

聽了王光英的一番話我越發感到,我們黨重視團結民族工商業者的政策是正確的,這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需要,更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 少奇也有浪漫的時候

同年8月,我因參加《薄一波回憶錄》文稿的修改,趕到了北戴河,當時住在中央二號院。一天下午,在住處不遠的一棟樓偶遇王光美和王小蘇。聊天中,我和王光美說了,為紀念劉少奇百年誕辰,天津擬拍電視劇的計劃,希望能正式采訪她。王光美高興地答應了,還說:“是我陪少奇去的天津,等找個時間給你們說說。”

 

1996年10月,我去安徽滁州參加學術研討會。很巧,王光美也在滁州。經過預約,我趕到滁州賓館和她見麵。因為我們要編寫劉少奇1949年視察天津的電視劇,想在其中表現劉少奇作為一個領袖,政治方麵、工作方麵以外,更人性化的內容,所以希望王光美能講講劉少奇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倆的情感生活。王光美聽完沒有絲毫猶豫,很痛快地就講開了:

我和劉少奇第一次見麵是在延安。我去延安前,在北平軍調處工作,1946年秋冬我離開北平,乘飛機到了延安,一下飛機見的是李克農。1947年胡宗南部隊要進攻延安我們曾一度撤離,後又回到延安,住在王家坪。

 

我第一次見劉少奇是在楊家嶺的一次舞會上,記得劉少奇當時問了我許多北平學生運動的情況。斯特朗說過,劉少奇跳舞跳得很好。那次跳舞後的第二天,徐冰又通知我去棗園,說是朱老總請我們幾個北平來的大學生吃飯,這樣就又和少奇見了一麵。記得當時劉少奇問起我跟北平地下黨的關係。我說,中央首長是不是都是直接關心北平來的大學生?少奇說,那得看我們有沒有時間了。說實話,當時我還是挺害怕他的。那時我已經讀過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那本書,少奇給人一種非常嚴肅之感。

又過了幾天,朱老總打電話給我,說少奇要約我談話。我到棗園時,少奇正和周恩來談話,周恩來見到我,立刻說:“光美來了,我們正好也談完了,你們接著談吧。”說完就走了。這時少奇要吃飯了,讓我也吃,我沒有吃。少奇吃得不多,小碗米飯就著一些蒜。看我不吃,他挺不好意思,就拉開抽屜,給我拿出一個小梨,估計放的時間不短,都黑了,我也沒吃。後來少奇跟我說,要我好好學習,注意和人民打成一片,要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還鼓勵我入黨,並說,入黨後是沒有自由的。當天晚上中央在王家坪開會慰問北平來的學生,也是給周恩來過生日。回來後,我就寫了入黨申請書。當時,中央對我們家的情況了解得很細致。

那時因為正在搞土改,我去了晉察冀根據地……土改回來後,經過西柏坡,我就留在了外事局做翻譯工作。

和少奇認識差不多快一年的時候,有一天,少奇和我談話,流露出想結婚的想法,他說:“我年紀大了,而且有孩子,工作又忙。”意思是讓我好好考慮,他還讓我找安子文談一談。其實,我當時已經有思想準備了,因為我的家庭比較複雜,我也讓少奇去找李克農多了解了解。我想,我和少奇從相識到結婚,應該是有緣分的。

1948年8月,我們在西柏坡舉行了婚禮,沒有搞什麽儀式,食堂給做了個大蛋糕,當時毛主席、周恩來等人都來了。結婚後,我想幫他做點事,就提出幫他清理報紙,沒想到他不同意。還說了一句話:“要真的有共同語言,還得有幾年呢!”聽到這話,我就愣住了,很不理解。少奇又跟我說:“知識分子都有個自大性。”後來我才理解少奇說的這幾句話,也對少奇這個人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外人看來,少奇似乎很嚴肅、很冷淡,其實他也講些笑話。少奇觀察事物非常細致,他在沉思時是不喜歡被別人打擾的,所以家裏的電話都放在我的屋裏。少奇非常喜歡幹活,在住處後麵開了塊地,自己種些菜。看到有木匠幹活,他也手癢癢,也動動刨子等工具。他還喜歡吹笛子、彈琴。少奇有肺病,他告訴我,他的父親就是因肺病去世的。為了我好,他就讓我多下去鍛煉,以便讓我以後能獨立工作。每次下去鍛煉,少奇都囑咐我要注意些什麽。

少奇工作太忙了,唯一放鬆的方式就是散步,風雨無阻。1949年我陪他去天津,因為住的地方就在海河邊,每天晚上我們倆都要在海河邊散散步。因為那時天津剛解放,隻要少奇出門,後麵就有警衛戰士跟著。散步時我習慣挽著他的胳膊,他總是悄悄對我說:“後麵有戰士,要注意影響。”

少奇也有浪漫的時候,記得從蘇聯回來時,一下飛機,當著許多人的麵,他就摟著我親了下。我當時倒不好意思了。

當年去天津時,我已經懷孕了,特別挑食。當時少奇很忙,但還是挺照顧我。後來,因為要生孩子,我提前離開天津回北京。到北京的當晚就和毛主席見了麵,毛主席問了我不少天津的情況,我做了比較詳細的匯報,又談了天津資本家的一些情況和少奇的工作,毛主席笑著說:“讓少奇同誌去天津就是去做這個工作的。”

王光美和我談了將近3個小時,這次談話對我們更多地認識劉少奇人性化的一麵有很大的幫助。

1998年春夏之際,我們編寫的電視劇《劉少奇:1949在天津》經過審查,在天津正式開機。開機那天,王光美也到了,還非常高興地講了話。同年10月,我參與撰寫的《劉少奇與天津講話》也出版了。我知道,不論是電視劇的完成,還是專著的出版,都包含了王光英、王光美等老同誌的熱情支持和鼓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