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平痛失諾獎,皆因華人不作宣傳

來源: 小思維 2018-10-03 08:32: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17 bytes)

今天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佈,由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勵他們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麵的卓越貢獻。今年的研究華人格外熟悉,因為有一個知名的華裔科學家陳列平在此領域的豐功偉績被忽視,再次與諾獎擦肩而過。

陳列平現在是耶魯大學腫瘤免疫中心主任,無論如何,他仍然是國際國內都認可的大咖。他的出身並不高貴(事實上國際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不一定是哈佛、耶魯大學的畢業生),陳列平在 1978 年考入福建醫學院讀本科,後在協和醫學院拿了碩士學位,在美國費城最克斯(Drexel)大學拿到了博士。

2006 年,陳列平在美國做了PD-1/PD-L1 抗體藥物I期臨床試驗。盡管臨床結果喜人,陳列平想回國開展研究卻遭冷遇。即使2012年,抗 PD-1 藥物顯示出對腫瘤治療效果已經引起全球重視,陳列平回國尋求經費支持仍然無功而歸。

      

早在1993 年,陳列平就在“細胞”雜誌上呼籲調節免疫係統來治療癌症。1999 年發現人源 PD-1 的配體,本世紀初就把通過抗 PD-1 通路來抗癌的理論搞清楚了,並在過去的幾年身體力行推動 PD-1 在臨床上的應用。施貴寶和默沙東(美國兩家大製藥公司)據此研發的抗 PD-1 的抗體藥被批準使用治療黑色素瘤,讓一個嚴重的惡性腫瘤變得不是那麽可怕了。不僅如此,此類抗體藥物開辟了腫瘤和其他疾病治療的一片廣闊天地,可以說是腫瘤治療的一場巨大革命。

據陳列平自己在微信群分享的信息,此番諾貝爾獎有些混淆不清,該發的沒發。發了的貢獻雖然大,但並不是如諾貝爾獎委員會所說的那些研究。所以有些張冠李戴,不倫不類。陳列平本人確實夠得上這次大獎,當然去年複旦大學把他的名字漏掉有些可惜,否則他就可能上了。

陳說道:艾利森並沒有發現令T細胞"煞車"的蛋白CLTA-4(發明者是苟德斯坦)。他隻不過把在自體免疫病中試驗的CLTA-4聯係到了癌細胞的抑製,2010年在一臨床讓黑色素瘤皮膚癌患者的癌細胞消失了。日本人本庶佑是PD-1蛋白的發現者,抑製腫瘤的機製也不是他發現的,此後用於治癌也與他無關。陳列平發明了PD-L1,他認為兩位獲獎人盡管有很大貢獻,但主要是宣傳工作做得好,做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反過來看,陳列平自己則是過分謙虛,社會動員不發力,看來教訓深刻,華人科學家一定要痛定思痛,下不為例。

這就說明兩個問題。第一,華人不怎麽幫助華人。要是大家齊心協力,把華人推出來,獲獎機會必然增加。起碼要問,咱們複旦大學的科學獎為什麽不給他?

第二,咱們華人自己還有些扭扭捏捏,不善於搞宣傳。甚至還過分謙虛,主動讓出榮譽。如此這般夾著尾巴做人,怎麽可能拿到炸藥獎。

大家並不知道炸藥獎並不是人家主動送給你,你不要,還要主動放棄。相反,獲獎人都是花了功夫,做了功課,而且必須據理力爭。當然,原創的工作要真的到位,貨真價實。接下來就是看誰的本事大,誰的關係好,還有誰的後台硬。大家可能知道2012的天然免疫TLR獎勵給了霍夫曼和比吾特樂。前者當之無愧,後者全靠搞小動作。以至於發獎之後上百名科學家在科學和自然發表文章表示抗議,都覺得耶魯大學的密茨左夫應該得獎。可惜,諾貝爾獎從來不認錯,也不收回或者追加,即使明確有誤。

另一個先例是華人屠呦呦的諾貝爾獎完全是咱們華人科學家寫綜述,評論,並且四處奔波最後有些照顧意義的獎勵。所以你真的有好酒,還必須大造聲勢才行。決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那是騙人的鬼話。兩年前華人莊小威也是與諾貝爾擦肩而過,不過除了火候不一定全部夠,宣傳同樣不那麽給力。

本文的一個主要觀點:咱們華人有了成就就要講,達到家喻戶曉。不光要認真作科研,也要奔走相告,把自己的卓越成就公諸於眾。而且講演水平要大力提高,咱們英語不是生來就會的要多花功夫才行。還有,重視輿論的作用和社會交往的巨大潛力,除了華人,還要其他族裔的幫助。最後也是大家做的不夠的,華人善於窩裏鬥。希望大家夥不要得紅眼病,要為自己的同胞加分。

如此等等,咱們華人今後拿到諾貝爾獎的機率一定會有所上升,說不定能夠直線上升。據說陳列平對國內的科研政策傾向和研究態度都有意見,中國政府有些看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而不是在基礎領域上下功夫,把原創的工作推動起來。科學界也是希望發高分文章,而不是追求研究的原創性。希望以後要重視原創,而不是看有沒有影響力,有沒有國際潮流,是不是發表在一級學科雜誌。經過一番風霜苦,必有臘梅放清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