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又得諾獎,哪兒比老中強?多個耳朵?

今年日本科學家開門紅,大隅良典在小日本放了一顆諾貝爾炸彈。今天,2016年10月3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11時30分,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發現細胞自噬的機製,得到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消息頓時在橫濱東京理工學院引起了一片歡呼雀躍,他徒子徒孫滿堂,一個個成就非凡,在世界上比老板還要紅火,更加牛皮,大會小會無處不在。不過,老師幹得早,諾貝爾獎要給原創,所以他的弟子們全部回家看望老爺爺。由於筆者也參加此類研究,見過不少他的弟子。

大隅良典1945年出生在福岡學術世家,其父也是大學教授,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在1974 年東京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後,在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作了三年博士後,跟隨1972年諾獎得主、美國生物學家傑拉爾德.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大隅良典決定了從事發育生物學的研究之路,1988 年返回日本東京大學建立了他的研究小組。 2009年以來任東京理工學院的教授。大隅良典早在2006年獲日本最高學術獎日本學士院獎,並一直被認為諾獎熱門人選。

最近大隅良典所帶領的研究小組(論文登載於“發育細胞”)宣布,他們成功探明了細胞自噬的啟動機製。本次研究對預防和治療由細胞自噬引發的癌症及神經類疾病有重要意義。自噬是細胞吞噬自身細胞質蛋白或細胞器的過程,細胞借此分解無用蛋白,實現細胞自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

上世紀80年代末,大隅良典曾用一種微生物酶,成功用顯微鏡觀察到細胞內的自噬過程,但該現象的具體機製一直未能探明。此後,鍥而不舍,1992年他終於解析到了自噬的機製論文登載於“J CELL BIOL--細胞生物雜誌”,那時候,尚是冷門。與他有合作的DAN KLINOSKY(密西根大學)也在從事細胞泡的研究,可惜沒有快速進入自噬領域,後來盡管投入巨力研究,發現了一係列控製自噬的基因,並主辦>雜誌,但是隻能是後發製人得不到諾貝爾獎了。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大隅良典的發現有助了解細胞如何自行循環回收,研究人類身體如何適應饑餓和對感染作出反應。但年紀增長會令細胞自噬功能減弱,有關發現對研究腦退化症、癌症和帕金森症有很大幫助。細胞自噬是指細胞如何自行處理內部物質的過程,包括分解失去作用的蛋白質、胞器或入侵的微生物,再把這些物質合組作其他用途,可以比喻成回收細胞的垃圾,是細胞生長、發育的一個正常過程,
"自噬"一詞可譯為"自吃",科學家在20 世紀 60 年代首先發現它與細胞行為有關。1974 醫學獎得主基督教徒德 · 迪鑄在1963年提出自噬概念。當時,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可能把細胞成份運送到不同部位(溶酶體),從而將細胞內一部分成分或細胞器(比如線粒體)消化或降解。在大隅良典發現細胞自噬的關鍵機製之後,研究局麵豁然開朗,相關論文發表量像火箭般的快速上升,全世界絕大部分生物醫學家至少聽到有關的知識,一點不懂自噬的寥寥無幾。

說日本人牛,不是吹的。去年,諾貝爾醫學獎一半給了愛爾蘭的威廉 C.坎貝爾和日本聰大村為"他們發現關於反對由蛔蟲寄生蟲引起的感染一種新型療法";另一半授予中國屠呦呦,獎勵"她發現關於瘧疾的一種新型療法"。

回憶四年前(2012),英國的約翰 B.格登和日本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因為發現成熟的細胞可以被重新編程成為未成熟的細胞可以發育成人體的所有組織。山中伸彌當時說:"因為我們已經開發的方法不需要胚胎,它可能技術上允許有化學改造皮膚細胞,甚至可能任何有知識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產生人類皮膚細胞(或者其他細胞)"。

1949年湯川秀樹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首次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他的成功鼓舞了戰後日本國民的自信心。日本人曾獲得了亞洲第一個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與確實領取的和平獎。進入21世紀後,日本人的獲獎次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此外,獲得其他科學大獎的人數,也都是亞洲之冠。迄今為止,日本是歐美之外獲獎最多的國家,共達25人,包括物理學獎11人、化學獎7人、生理學或醫學獎4人、文學獎2人、和平獎1人。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麽原因日本鬼子在科學創造領域如此的傲立亞洲,得心應手,把其他亞洲人遠遠的拋在了後麵?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絕不是他們多長了一個耳朵!

1:勤奮,超過頭懸梁錐刺股。他們中的優秀科學家,非常投入,刻苦地鑽研,為事業持之以恒的奮鬥,那種執著除了德國人外還沒有幾個民族可以與之抗衡。所以,德國人和日本人有很大的相似性。1900到至1945年間,德國人拿到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獎,三分之一的化學獎。一些對人類曆史影響很大的發明和理論都是德國人完成的,比如合成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二戰後的近幾十年美國鋒芒畢露,遙遙領先。不要忘記,美國人以歐洲移民(包括猶太裔)為主體。日本人認為有希望幹成的大事,一定要幹,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拿下。聽到的故事是為了搶發表一個基因順序,有個實驗室全麵動員,日以繼夜連續作戰兩個禮拜,完成了任務。

2:認真,一就是一不是二。嚴肅認真,把問題搞清楚為止,切忌似是而非、淺嚐輒止。生物醫學實驗耗時間多,他們搞不出來就不願回家,哪怕夜深人靜,甚至通宵達旦,也毫無怨言。日本人的認真也是可能隻有德國人才能可以和他們拚一拚。我認為這可能是日本人更重要的特質,甚至比第一點(勤奮)更為重要的素質。難道我們華人不刻苦,我們亞洲人(日韓華)基本上把實驗室的苦鬥獎包攬了。但是我們還沒有他們日本人那麽較勁,認真。因此我們還不能取得原創性的成果,裏程碑似的發明。

 

 

3:土壤或文化傳統。即日本人賴以生存和奮鬥的優良環境。他們學習帶著興趣,充滿熱情,從小與大自然交友,培養了極大的好奇心和讀書熱情。家長是因勢利導的培養。回頭看看我們親愛的功利主義的華裔父母們,尤其是虎媽虎爸們吧,我們爭的是高分,名校,出名或掙大錢。是的,我們對子女充滿希望,甚至於望子成龍,或恨鐵不成鋼。但是往往忽略培養優良的品質,對生活的熱愛,扼殺創造性,對科學事業的熱愛。因此,可以讀名校,可以出名成家,但是成不了卓越人才。由於不注意培育創造力,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部分中國科學家的研究還是步人家的後塵,缺乏突破創新。

4:經濟工業發展情況和人民富裕程度。其實這是相當重要的。日本人在二戰後,靠美國大力支持扶持,迅速的恢複國力大力發展汽車和電器工業,賺了許多美國人的銀子。目前中國在複興,也有似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日本,那時他們小日本也似乎離諾貝爾獎很遙遠(已經誕生但沒有今天這樣如履平地-今年包攬物理獎)。所以隻要加強我們國家的科研投入,改革教育方法,我們在20-30年後會有一個科研成果收獲期。希望大家愛護生命,爭取再活30年,有幸看看中國大量收獲炸藥獎吧。

5:注重基礎學科的研究。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教授森康晃說,早在明治維新前的江戶時代,日本就重視基礎研究,並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在數學等領域卻一直在進行獨自研究,而且通過通商的荷蘭接觸了西方近代科學。因此知識的長期積累,並非一朝一夕。諾貝爾獎獲得者全都是國立大學畢業,很多人還獲得了博士學位,屬於研究型大學。中國有點急功近利,應用為主,應該改變這種狀況。

6:保證科研經費。二戰後,日本以科技作為立國之本,舉全國之力投巨資進行科技創新。作為文部科學省外圍機構的“日本學術振興會”負責製定具體科學研究項目的,其掌管的“科學研究費”是日本最大規模的競爭性申請類科研費,占日本政府全部競爭性科研費的六成以上,是當前日本科研經費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還是那句話,日本科學家,好比一粒粒好種子幸運的落在肥沃充滿陽光雨露的土壤裏。咱們中國人,本來有優良的基因卻不幸運的掉到了充滿汙濁爛泥地,隻想成名成家,安於現狀,貪圖安逸。而不是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作出對自己和對人類有積極意義的貢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