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也許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麽糟

來源: Luumia 2016-05-26 12:47: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39 bytes)

偶然翻了幾篇有關物種滅絕的文章,發現了些有意思的例子與觀點,現在到博客裏來發點感慨。

第六次物種滅絕真的要來了嗎?

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經曆了5次大型的,單向型的物種滅絕,例如消失在白堊紀的恐龍。現在媒體也越來越多地談到這個話題,甚至對所謂“第六次物種滅絕”給出了時刻表。人類似乎也很自省地將原因都歸入了自身的生存活動上。但是,事實真如此嗎?"Nature", "Science" 等雜誌上刊登了科學家們對此各種不同的看法。先看看數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Un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a conservation de la nature UICN)的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人類一共識別了150萬個物種,UICN 的科學家研究了其中79 837種,這其中的23 250 種被認為是“瀕危”。滅絕速度科學家們的意見也是從1到100的不同。他們認為,每10年大約有0.01%至1%的物種最終消失。所以,在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情況下,如果這23 250個物種在未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裏保持同樣的速度消失,才可以說是進入了“第六次物種滅絕”期。



哪些物種瀕臨滅絕?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 曾經撰文指出“研究表明大批海洋生物瀕臨滅絕!” 但是自公元1500年以來,真正滅絕的海洋生物隻有15種,並且最近50年無一海洋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因其特殊的生活環境:浩淼的大洋讓它們總能覓到生存之所,往往能躲過劫難。例如,大西洋鱈魚(cabillaud/cod)曾是蘊藏最豐富的捕撈品種,但是因為幾十年來人類的過度漁獵,到1992年時Cape Cod海域存魚量隻有1815年的3%。但是大西洋另一邊的北海(mer du Nord)情況卻有所不同:因為嚴格有效的法規措施,魚群數量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事實上,大多數物種的滅絕出現在大洋洲的各大島嶼上。與陸地不同,島嶼因其封閉性的地理環境,一方麵新的物種很容易產生,另一方麵本土物種抵抗外來物種的能力低。自1600年以來,地球上鳥類,爬行類及哺乳類動物的滅絕分別有95%,90%及60%發生在這些隻占地球總麵積3%的島嶼上。所以物種滅絕是一種非常局限的區域性現象。對占地球表麵積97%的陸地與海洋來說,物種滅絕對其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健康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生物自己能幹什麽?

麵對似乎“越來越艱難的”生存環境,生物自己是如何應對的呢?所有的生物麵對環境的變化都有3種選擇:遷徙,適應或者消亡。遷徙,生物會邂逅自己的遠親,從而產生新物種(被分子生物學家稱為“基因漫歩”:les gènes se baladent);適應環境,生物會進化;如果“選擇堅貞”,現存物種消亡,那麽它們留下的生存空間又可以接納以遷徙和適應來麵對變化的別的物種。至於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隻會為更多的新物種提供生存土壤。因為對絕大多數生物來說,適應溫暖比抵抗嚴寒更容易。在人類所了解的地球38億年的演變曆史中,物種越來越多樣性是個總趨勢,因為每次物種滅絕之後總會有更多的新的物種產生。

人類幹了些什麽?人類還能幹些什麽?

當然,人類在自身的生存活動中已經對大自然犯下了不可逆轉的錯誤,是可能的“第六次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但是大自然的魔法口袋裏可不止一套把戲,當生態環境的變化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命運時,他們就會采取行動讓物種多樣性走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但願這樣的行動還不算太晚!

方法之一:消滅外來入侵的捕食者
在新西蘭,科學家們自80年代以來一直在致力於“清理領地”的工作:穩妥地控製人類活動帶來的外來物種,同時又是本土物種的捕食者的數量。例如:老鼠,羊,豬,驢,樹蛇(serpents arboricole /tree snake)(生活在Guam),狐狸(在 les Aléoutiennes 地區)等等。目的就是減少這些外來物種對本土野生物種的侵害。在80年代,世界僅存,新西蘭某個島獨有的一種生活在地上的鸚鵡kakapo,因為生存領地裏老鼠猖獗,幾乎瀕臨滅絕。科學家們用了數十年的時間用盡各種方法滅鼠,最後kakapo 生存了下來。用同樣的方法獲救的還有kiwi鳥,tuataras(一類蜥蜴),wetas(一類巨型昆蟲)等等。

方法之二:圈養或異地培育再放生回原領地
加利福利亞鷹(condor de Californie),黑腳臭鼬(putois à pied noir/black foot ferret)曾瀕臨滅絕,科學家成功地進行圈養然後放生回領地。還有Yellowstone狼,瑞典,蘇格蘭水獺也漸漸地被重新放回它們已經長期遠離的曾經的領地。僅在新西蘭,以這種方式挽救的“瀕危”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在1992年至2005年間幾乎翻倍:從124增長到424種!還有一種方法叫“生態替換” (remplacement écologique /ecological replacement):一種名為Aldabra烏龜被引入Kauaï 替代一種陸地生活的早已滅絕的“龜嘴”鴨(canard au bec de tortue),因為新引入的物種可以擔當已滅絕物種的生態功能。這樣一來,科學界也把挽救物種的重點從單純的“救”轉移到恢複生態自然運作的過程中來。

人們做事情都推崇用理智,講究一下“輕重緩急”。這樣一來,本來“生而平等”的生物就被放到了生態環境這架天平上:到底該優先挽救哪種 “瀕臨滅絕”的生物?但是,在如繁星般浩瀚的物種界中,某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具體的作用,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也並不十分清楚。當然,人們還是知道一些的,諸如:海獺是海藻叢林的維護工,沒有了它,那些依賴海藻叢為生的其它生物就“唇亡齒寒”了,起碼“小醜魚”nemo"就沒法活。人們還在積極地思考,例如:可不可以模擬水獺,像它們一樣在水中造大大小小的泥塘,在為其它生物提供棲息之所的同時還可以讓水浸透到更深的蓄水層?人們也在大膽地猜想:會不會是大大小小的生物多多少少都擔負著生態功能的某一小片?(這個觀點還有點“平等意識”的曙光)

方法三:基因改良
生物技術在幫助物種提高病蟲害抵抗力,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被稱為“完美樹”的加利福利亞板栗樹。曾經占美東落葉林近四分之一江山的板栗樹,由於某種來自於亞洲的真菌感染,數以十億計的樹病死,整個物種也於20世紀初滅絕。後來紐約州立大學的William Powell, Charles Maynard成功地將存在於小麥中的抗真菌基因移植到板栗樹基因鏈上,一種對真菌具有天然免疫力的板栗樹從此誕生,並且再次讓美東的森林煥發了勃勃生機。這一物種也被美國權威部門鑒定為“對生態環境沒有危險”。當然,美國對所有的OGM/GMO都是同一態度,雖然OGM/GMO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需要相當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驗證的。

物種多樣性(biodiversité )與物種豐盈性(bioabondance)

物種的多樣性是衡量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前麵我們提到了,人類隻識別了150萬種生物,還有超過400萬種的生物人類還是一無所知的,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有不少已滅絕或正在滅絕。保存物種的多樣性也就是保存了生態環境的平衡,但是要保持生態環境的健康運作還需要物種的豐盈,即:數量要足夠多。最簡單的例子,加利福利亞板栗樹,為多少野生動物(當然也為人類)提供了食物?還有,讓mammouth laineux(wooly mammoth)回歸北極洲以下北美歐亞廣闊的原野上,讓它們幫助改善地球上最大一片的草原;俄國人Serguei Zimov和他的團隊經過多年的工作,已經將西伯利亞北部的Pléistocène 變成了每平方公裏聚居10噸量動物的可觀的生態園。

當然這樣的工作需要強力的資金支持,並非時時處處可為。但是人類有意識的努力其效果也是很可觀的:在歐洲,河流去汙化,三文魚重現於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還是在歐洲,退耕還林,野生動物漸漸回歸;久已不見蹤跡的狼,猞狸(lynx),棕熊,gloutons/glutton 等又回到了叢林......還有海域,地中海的Pélagos 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區已擴展到了 87 500平方公裏;Obama總統在2014年曾宣布the pacific remote island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也覆蓋到了近7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這樣的保護區目前全球已經超過了6500個,涉及海洋總麵積的3.4%,計劃到2020達到10%。陸地上的保護區也一樣:在1985年時隻占陸地麵積的4%,而如今已到達17%。所以,大體趨勢是正態的。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當他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脅時,應該知道怎麽做。還有,悲觀的人或許可以深刻地了解世界,但是隻有客觀與樂觀的人才能真正改善甚至創造世界!Save the world, 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希望如此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1/2016 postreply 16:48: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