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將引發天文學革命

來源: 宇之道 2016-02-11 11:52: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72 bytes)

美國當地時間2月11日上午10點30分(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召集了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媒體中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兩顆黑洞在合並的最後階段產生的。兩顆黑洞的初始質量分別為29顆太陽和36顆太陽,合並成了一顆62倍太陽質量高速旋轉的黑洞,虧損的質量以強大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到宇宙空間,經過13億年的漫長旅行,終於抵達了地球,被美國的“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兩台孿生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

什麽是引力波?

在物理學上,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以光速傳播的時空波動,如同石頭丟進水裏產生的波紋一樣,引力波被視為宇宙中的“時空漣漪”。通常引力波的產生非常困難,地球圍繞太陽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前進,發出的引力波功率僅為200瓦,還不如家用電飯煲功率大。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加速、碰撞和合並等事件才可以形成強大的引力波,但能產生這種較強引力波的波源距離地球都十分遙遠,傳播到地球時變得非常微弱。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根據廣義相對論,該雙星係統會以引力波的形式損失能量,軌道周期每年縮短76.5微秒

1974 年物理學家約瑟夫·泰勒(Joseph Hooton Taylor, Jr)和拉塞爾·赫爾斯(Russell Alan Hulse)發現了一顆編號為PSR B1913+16的脈衝星,他們發現該脈衝星處於雙星係統中,其伴星也是一顆中子星。根據廣義相對論,該雙星係統會以引力波的形式損失能量,軌道周期每年縮短76.5微秒,軌道半長軸每年減少3.5米,預計大約經過3億年後發生合並。

自1974年,泰勒和赫爾斯和對這個雙星係統的軌道進行了長時間的觀測,觀測值和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數值符合得非常好,這間接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泰勒和赫爾斯也因這項工作於1993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共振型引力波探測器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韋伯教授在調試他的引力波探測器(1965年)

上世紀60年代,馬裏蘭大學的物理學家韋伯(Joseph Weber)首先提出了一種共振型引力波探測器。該探測器由多層鋁筒構成,直徑1米,長2米,質量約1000千克,用細絲懸掛起來。當引力波經過圓柱時,圓柱會發生共振,進而可以通過安裝在圓柱周圍的壓電傳感器檢測到。韋伯曾經在相距1000千米的兩個地方同時放置了相同的探測器,隻有兩個探測器同時檢測到相同的信號才被記錄下來。1968年,韋伯宣稱他探測到了引力波,立刻引起了學界的轟動,但是後來的重複實驗都一無所獲。

激光幹涉引力波探測器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兩台孿生引力波探測器分別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左)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列文斯頓,彼此相距3000公裏

上世紀70年代,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萊納·魏斯(Rainer Weiss)等人意識到用激光幹涉方法探測引力波的可能性。引力波的探測對儀器的靈敏度要求非常高,要能夠在1000米的距離上感知10^-18米的變化,相當於質子直徑的千分之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如此高靈敏度所需的技術條件才逐漸趨於成熟。

1991 年,麻省理工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資助下,開始聯合建設“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LIGO的主要部分是兩個互相垂直的幹涉臂,臂長均為4000米。在兩臂交會處,從激光光源發出的光束被一分為二,分別進入互相垂直並保持超真空狀態的兩空心圓柱體內,然後被終端的鏡麵反射回原出發點,並在那裏發生幹涉。若有引力波通過,便會引起時空變形,一臂的長度會略為變長而另一臂的長度則略為縮短,這樣就會造成光程差發生變化,因此激光幹涉條紋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兩台孿生引力波探測器分別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列文斯頓,彼此相距3000千米。隻有當兩個探測器同時檢測到相同的信號才有可能是引力波。LIGO於1999年初步建成,2002年開始運行。

2007年,LIGO進行了一次升級改造,包括采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進一步減少振動等。升級後的LIGO被稱為“增強LIGO”。2009年7月,增強LIGO開始運行直到2010年10月結束。

在2002年到2010年期間,LIGO沒能探測到引力波存在的可靠證據。

2010年,LIGO進行了為期五年的重大升級改造,改造之後的探測器靈敏度要求提高10倍,被稱為“先進LIGO”。2015年9月18日,先進LIGO開始試運行。據悉,本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升級前的LIGO於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的信號。

目前主流的引力波探測器都是這種基於邁克耳孫幹涉儀的原理。世界範圍內,除了美國的LIGO引力波探測器之外,還有德國和英國合作的GEO600、法國和意大利合作的VIRGO、日本的TAMA300以及計劃中的LCGT、澳大利亞計劃中的AIGO以及印度計劃中的LIGO-India。

地基探測器探測引力波的頻率範圍是1赫茲~10^4赫茲。除了地基引力波探測器之外,科學家也在積極籌備“激光幹涉太空引力波天線”(LISA/ eLISA)。理論上,eLISA探測引力波頻率範圍為10^-5赫茲~1赫茲。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也在利用一種叫“脈衝星計時陣列”(PTA)的射電天文方法探測更低頻率(納赫茲)的引力波。PTA與eLISA、LIGO在探測頻率上形成互補關係。

引力波探測的意義?

引力波天文學將是繼傳統電磁波天文學、宇宙線天文學和中微子天文學之後,人類認識宇宙的全新窗口,必將引發一場天文學的革命。

引力波探測除了能夠檢驗廣義相對論之外,還有助於證明其它版本的引力理論正確與否,還將推動引力量子化的研究,最終把引力融入其它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完成愛因斯坦的偉大夢想。

引力波像其它的波一樣,攜帶著能量和信息。電磁波(宇宙背景微波輻射)隻能讓我們看到大爆炸38萬年之後的景象,而引力波能夠讓我們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間,檢驗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正確與否。

所有跟帖: 

寫了這麽長,還是沒看懂。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18:24:33

檢測到是一次性的,還是以後一直能檢測到?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18:31:05

引力場的波動一般比較平緩,人類還無法檢測到。這是第一次成功的檢測到由於黑洞碰撞引起的引力場的波動。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131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19:35:03

那如果隻是一次性的,我們還真應該感謝那兩個黑洞的融合,而且距離我們正好是13億光年,正好各種儀器調試好。否則還要等很多億年啊。隻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20:35:01

隻是太巧了。另外這兩個黑洞到底是融合了,還是隻是碰了一下又分開了?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20:38:04

這個波波長,頻率有沒有數據?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4/2016 postreply 20:41:25

我隻是轉貼。具體情況,你自己搜一下吧。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05:38:01

要能重複多次觀測到才行,一次觀測難免有誤。 -WEYC- 給 WEY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09:41:06

是兩台在不同地方的儀器同時觀察到的。要想觀測到下一次類似的事件發生,可能要等很久。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0:30:51

這個引力波應該還不斷的經過地球 -fourwaves- 給 fourwav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2:01:20

引力波就像遠方的一個閃電,你隻能看見一次。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2:08:46

難道還要等13億年?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4:56:01

中了樂透獎? -fourwaves- 給 fourwav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5:31:39

還會有別的黑洞吞噬其他大質量天體,或著離我們較近的中子星、白矮星等的吞噬。就像流星墜入大氣層,沒人知道什麽時候會發生。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6:52:50

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億年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8:50:16

為什麽要等幾億年?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19:37:24

不知道啊。你覺得應該是多少年? -speedingticket- 給 speedingticket 發送悄悄話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6 postreply 11:46:08

這個儀器的設計能力應該是幾年就可以探測到一次。如果再改進一下,應該一年可以測到幾次吧。 -宇之道- 給 宇之道 發送悄悄話 宇之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6 postreply 13:12:18

說引發革命為時尚早,隻不過檢證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而已,而似乎並沒有人質疑廣義相對論吧? -天方化戟- 給 天方化戟 發送悄悄話 天方化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6 postreply 01:37: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