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人類2號染色體有興趣知道詳細內容的,可以細讀上文。

來源: 藍山雀 2015-09-26 04:09: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81 bytes)

人類的2號染色體

 

2005年4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發布了由122位研究人員簽名的研究報告“Gener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D NA sequences of human chromosomes 2 and 4”“人類2號和4號染色體全麵注解的序列”,這是世界基因組研究計劃中的一個項目。此報告應該是對2號染色體最權威的研究成果 。

 

在報告的結論中有這樣的說明:“在2號染色體上,過去曾經描述過,在2q13–2q14.1位置上,有圍繞著祖先染色體融合的區域。在這裏,我們鑒定出2q21.1-2q21.2內一段2.6-Mb區域內有著豐富的近著絲粒、重複和著絲粒衛星重複序列”,這“也許是標誌著祖先的端粒和著絲粒,可能代表著人類世係中的常染色體的經常性重組。”

“On chromosome 2, the local region surrounding the ancestral chromosomal Fusion site on 2q13–2q14.1 had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Here we identi?ed a 2.6-Mb region within 2q21.1–2q21.2 that is enriched for pericentromeric duplications and centromeric  satellite repeat sequence motifs”,“perhaps representative of recurrent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s in the human lineage.”

 

在第6節中,我們已經質疑了“在2q13–2q14.1位置上”所謂的融合區的“TTAGGG”序列,知道它不可能是表達兩個染色體端粒的融合。但是在這裏,我們仍然按照驟變論的設想,繼續的來進行分析。

 

根據這個報告結論,假定了人的2號染色體,是由兩個古人猿的染色體融合而成。參照羅伯遜易位的病理和上麵結論中所描述的融合點的位置、退化著絲粒的位置,研究人員繪製了圖片(圖7-2),表達了它們的融合的方式。

 

2#染色體合並

 

圖7-2 驟變論對2號染色體合成的假想圖

 

按照上麵報告的結論和此圖,可以在人類2號染色體的結構圖上,明確地劃分出融合點和殘留著絲粒的位置(圖7-3

 

亞中著絲粒染色體融合圖

 

圖7-3 2號染色體融合假想圖(這隻是一個假想圖,您不能把它看成真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